详情展示
主页:详情展示

(2010年第3期)论管子军事经济思想对《荡寇志》的影响

来源:安徽省管子研究会    时间:2020/6/12 10:00:37



论管子军事经济思想对《荡寇志》的影响

 

宋金民

 

 [ ]管子与俞万春两人所处时代相似,而且彼此心性暗合,这就使我们相信俞万春应该受到管子的影响。实际上,俞万春在小说《荡寇志》中采取的科技兴兵、实业强军的举措正是深受管子军事经济思想的影响。

[关键词] 管子;军事经济思想;荡寇志;影响

 

管子与俞万春两人都生活于硝烟四起、战火不断,统治政权摇摇欲坠的历史时期,身处末世,中国古代文人与生俱来的救世情结促使这些有识之士自觉地关注军事与经济问题,寻找拯时救世之道。江墨林认为:《管子》的军事经济思想,就是适应这一客观要求应时而生的。[1]于古今治乱之本,与夫历代兴废之由,罔不穷其源委[2]的俞万春在道光壬寅年英军入侵时,更是直接向军门献策,详细陈述攻战守卫的器械,并著述《骑射论》、《火器考》等书籍。两个人所处时代的相似,以及彼此心性的暗合,使我们相信俞万春应该受到管子的影响。实际上,俞万春在小说《荡寇志》中采取的科技兴兵、实业强军的举措正是源于管子。

《管子·七法》中说:故凡兵有大论,必先论其器。管子对武器装备高度重视,而且认为备具,胜之原(《幼官》),完善而精良的武器是取得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因此,管子相信审器而识胜(《兵法》),在一般情况下,通过仔细考察敌对双方武器装备的优劣,便可以判断出战争的胜负。备具,胜之厚(《幼官》),如果在武器装备方面胜过敌人,能够做到器无敌,那么在战争中取胜就有了把握。

《荡寇志》中,除了传统的武力、器械的的拼斗之外,新的火器与精巧的军事器械足以让人眼花缭乱。如渡河,并不用船只桥梁,在水面上来去如飞,正不稳中有降是何故的飞桥;走到分际,拨脱了捩子,那法条轮便牵动盘肠索,拽得轴轮飞旋,玛瑙尖锋撞着钢条,火星四迸,火药燃发的钢轮火柜;有轰雷掣电之威,倒海排山之势的奔雷车;四面迸打,雷轰霆击,不问人马,皆成齑粉的飞天神雷,另外如攻城铁穹庐、地雷、火箭、陷地鬼户等枚不胜举。从对先进武器装备乐此不疲的描述中,就可以看出俞万春对武器装备的重视,以及发自内心的希望依靠科技兴兵的主张。

为此,俞万春与管子一样认为先进武器装备对战争的胜负起着重大作用,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由于奔雷车的使用,交战双方的战争局势因之改观。白瓦尔罕投奔梁山,并带来了奔雷车,虽然奔雷车还是中华吕公车的格式,但经过白瓦尔罕的改造,那车发动了,分明是陆地狴犴,果有轰雷掣电之威,倒海排山之势。宋江看后也禁不住对众人道:攻新柳城时,白家兄弟若在,何惧刘慧娘哉!在两军交战中,那知那车山崩岳倒价拥来,拒马、蒺藜全不济事、但见火铳到时,尸骸粉碎;矢石落处,血雨纷飞。那神臂弓的羽箭,八尺长短,横射来,遇着人马,五六七八个的平穿过。官兵如何抵敌得,都弃甲抛戈,叫苦连天,各逃性命。那胡琼已中火铳,连人带马死在阵里。奔雷车如此厉害,云天彪焉有不败的道理,连云天彪本人也险些被擒,在陈丽卿、云龙的救护下才得已全身而退,军队却三停折了两停,带伤者无数,失去器械马匹的更不必说,云天彪禁不住感慨,这车不知何名,便是吕公车,亦无此厉害。野去渡一战,在奔雷车的帮助下,宋江止住了连败的战事,并随即取得了赤松林大战的胜利,在奔雷车面前,之前战无不胜的云天彪、陈希真等只能狼狈而逃,最终把被围在了二龙山,希望完全寄托在刘慧娘能够想出破解奔雷车的计策,除此之外,别无他法。从作品的描述中,足以看出在俞万春的意识中,先进的武器对战争的胜负起着多么大的作用。

管子在《兵法》中说:器械功则伐而不费。精良的武器装备可以减少士兵的伤亡,从而取得胜利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如果用滥恶不利的武器装备去和敌人厮杀,那就如同赤手空拳与敌搏斗,注定是会失败的,有人而无甲兵无食,谓之祸居(《撰度》)。《参患》中说:兵不完利,与无操者同实;甲不坚密,与俴者同实;驽不可以及远,与短兵同实;射而不能中,与无矢者同实;中而不能入,与无鏃者同实,武器落后与敌人交战,无疑等于将自己的士兵拱手送人,器滥恶不利者,以其士予人也。因此,管子主张求天下之精材,论百工之锐器(《幼官》),必须求天下之良工,任用能工巧匠,学习先进技术,改进、研发先进的武器装备。

《荡寇志》中,第一个能工巧匠是刘慧娘。刘慧娘做得飞桥,不备船只,不搭浮桥,士兵却快速地通过了魏河,这让宋江、吴用二人颇感惊讶,正是因为飞桥的作用,陈希真兵来去自如,迫使梁山产生了退兵之念;刘慧娘制作的钢轮火柜,使祝永清后退之中,炸死了邹润,炸毁了城墙,飞虎寨因此轻松失而复得;刘慧娘根据诸葛亮的木牛流马做成了能上阵厮杀的青狮兽;她的新法连弩是在旧法的基础上,进行加工改造而成,而效用却得到大大提高;刘慧娘用盐卤浸泡丝绳网防止了火鸦的袭击。有刘慧娘在,陈希真如虎添翼,打起仗来得心应手,如果刘慧娘不在,战事便变化莫测,可以说,刘慧娘一人就能左右着战争的胜负。如刘慧娘得病期间,梁山的奔雷车得已横行无忌,战无不胜,梁山不仅止住了连败的趋势,还接连取得了野云渡、二龙山战事的胜利,杀得官兵弃甲抛戈,叫苦连天,各逃性命,连云天彪都自叹:天亡我也!而刘慧娘一旦病愈,随即创造出了飞天神雷,破了奔雷车,陈希真才敢出寨迎敌,并取得了久违的一场胜利。同样又是因为刘慧娘创造出陷地鬼户,才破解了奔雷车的所向披靡,拒马、蒺藜都禁不住的态势,使其束手就擒。因此,刘慧娘这样的良工成了陈希真阵营中的核心人物,得到一致的重视与重用。

在《荡寇志》中,俞万春意识到不仅要寻求、重用刘慧娘这样本土的良工,还要求异族之良工,向西方学习,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做到师夷长技以制夷[3]

《管子·地图》篇中,管子说:凡主兵者,必先审知地图,举错知先后,不失地利,此地图之常也。非常强调地图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详知地图视为军中主帅的首先要务之一[4],《荡寇志》第一百二十回徐青娘随叔探亲,汪恭人献图定策中,陈希真想要攻打梁山,汪恭人向其赠送梁山地图,并说:舍间图有两本,一本乃是画家山水,无补实用,意思是西洋图才对了解梁山机关设置有实际作用,因为原来这西洋画法,写山水最得真形,一草一木,一坡一塘,尺寸远近,分毫不爽,在随后攻打梁山的战争中,正是得益于此图,陈希真等官军才得以攻入梁山腹地,出兵才常常出其不意,让梁山摸不着头脑,轻松取得胜利。

异族之良工就是大西洋欧罗巴国人氏的白瓦尔罕。白瓦尔罕中等身材,粉红面皮,深目高鼻,碧睛黄发,戴一顶桶子样浅边帽,身披一领大红小呢一口钟,象杀西洋画上的鬼子,虽然为异族,但是因为制作的奔雷车厉害,宋江观看后,称其为兄弟,并禁不住对众人道:攻新柳城时,白农兄弟若在,何惧刘慧娘哉!对其表达了由衷的赞赏。事实上,梁山凭借着白瓦尔罕的奔雷车,给云天彪的政府军造成了前所未有的重创,正是因为有了白瓦尔罕,梁山才取得了胜利。第一百十七回云天彪进攻蓼儿洼,宋公明袭取泰安府,白瓦尔罕被云天彪俘获,因为白瓦尔罕用奔雷车伤害官兵无数,所以云天彪下令将其处死,但却因为他是一名良工,此人尚有一技可用,这才被免死罪,并得到刘慧娘的赏识,把白瓦尔罕带到自己帐里,先令先令他拜见了云龙,命手下人替他换下了湿衣服,赐酒食压惊,并以先生称之。随后,白瓦尔罕为刘慧娘翻译出了《轮机经》,刘慧娘是喜不自胜,重赏白瓦尔罕,另立一帐,拨人去扶持他,手下人都称白教授,不呼其名,可见作者对良工的重视程度。

依靠先进的技术,依靠掌握先进技术的良工,制造先进的武器,取得战争的制胜权,可以说,俞万春深得管子军事思想的真谛。

先进的武器对战争胜负确实有着重大的影响,但这不是决定战争胜利的唯一因素,如果国贫兵弱,战则不胜,守则不固(《治国》)。为了取得战争胜利还要国富兵强,这就必须要发展经济,甲兵之本,必先于田宅(《侈靡》)。如果国无畜积,民无余财,则不能强兵,只能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野不辟,民无取,不可以应敌,内不可以固守(《权修》)、众有遗苞者,其战必不胜;道有损瘾者,其守必不固、民饥不可使战(《八观》),都是同一个意思。管子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他看到了战争耗费物质财富巨大这一事实,故凡用兵之计,三惊当一至,三至当一军,三军当一战。故一期之师,十年之蓄积弹;一战之费,累代之功尽(《参患》)。因此,管子认为强军必须发展经济,物质财富要胜过敌人,才有可能在战场上打败敌人,为兵之数,存乎聚财,是以欲王天下,财不盖天下,不能王天下(《七法》)。

在《荡寇志》中,为了减少军队的消耗,增强军队经济实力,俞万春想了很多办法,可以说是千方百计,如云天彪被困青州时,军饷缺乏,俞万春就采取义捐的方式,通过哈兰生等地方名流的踊跃捐助,云天彪才得已渡过难关;祝永清攻打猿臂寨时,因为对方防守严密,短时间内难以取胜,为了减少消耗,祝永清就调动地方官兵,就地汇支钱粮,并发动军民共守,减少军饷支出。但是仅靠节约并不是解决问题的长久之计,为了彻底解决军队消耗过大,经济没有保障的困境,在《荡寇志》中,陈希真就采取农业、商业强军的措施。

管子认为,欲王天下,必须国富而粟多,为此,就必须加强农业生产。众民、强兵、广地、富国,必生于粟也(《治国》)、地之守在城,城之守在兵,兵之守在人,人之守在粟(《权修》),只有生产足够的粮食,军队才能持久作战,才可守可战,有蓄积则久战而不鼠。相反,如果军队缺乏足够的粮食,则;兵弱而士不厉,兵弱而士不厉,则战不胜而守不固;战不胜而守不固,则国不安突(《七法》)。

陈希真与宋江同样是落草为寇,但在《荡寇志》中,陈希真并没有象《水浒传》中的宋江那样通过打家劫舍解决军饷,而是见青云山周围有肥田数千顷,于是,马上夺过来,招抚流民耕种,使军粮充备,用农业强军;等到梁山被剿灭后,梁山水泊被填平,云天彪与毕应元、范成龙、孔厚等人同去踏勘,天彪叫范成龙丈量了地亩,便命吊提从前梁山泊渔户租税册子,交与范成龙核算后,便命那班居民开垦地亩,又为他们相度地势,经理沟渠。不数年间,良田万顷,足见对农业的重视。

另外,管子还提出了四民分业定居论。按经济活动的特点,管子把他们分为士、农、工、商四大社会集团,认为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也(《小匡》),把商业同士、农、工并列,这既反映了新兴自由工商业者存在的事实,也表现出工商业者社会地位的尊重,与之相适应,管子还强调要加强政府对工商业者和山林川泽的管理[5]

在《荡寇志》中,俞万春重视商业,而且与农业一样,把商业也作为强军的一项切实可行的措施。第九十回陈道子草创猿臂寨,云天彪征讨清真山,刘慧娘望气发现青云山有白银,且在开采银矿时发现白银下面还有白垩,于是,陈希真便认命侯达为磁窑总局头目,与同乡数十人一起烧制磁器,各处销售、添助军饷,又令侯达提调窑器,私通客商,发去各路销卖,官府几番也禁止不得,陈希真兵亦兵亦商。正是由于商业的蓬勃发展,商业转而为军事服务,结果猿臂寨不动用官府军饷就做到了兵粮充足,军事实力大大增强。

在梁山被剿灭后,天子自查自纠,意识到加强山林川泽以及工商业管理的重要性,于是,天子道:朕意欲查明从前各盗占踞深山穷谷之处,再行勘明基址,随地制宜,设备官兵,着云天彪前往各地,相机办理,务期章程尽善而止。在随后云天彪的治理中,虽然也意欲把梁山前面的水泊填平,实际上这样做,改为田亩,其租税正与渔户相当,但是,最终水泊未经填塞,仍听百姓捕渔为业。另外,云天彪在巡查到青云营时,查得青云营有磁窑一局,云天彪下令磁窑:先归青云营征收租税,后划归沂州府兰山县征收,今将各窑户编查清楚,特设巡检一员,督理窑务,官名理窑巡检。余俱悉照旧章,无须更改。《荡寇志》中,作者意识到工商业强军的重要性,但也注重管理,对山林川泽的勘查、驻兵等未尝不可看作是对工商业弊端的未雨绸缪。

当然,作为特定时代的文人,俞万春的思想肯定是驳杂的,对一切优秀的中国传统思想也注定是兼容并蓄的,但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荡寇志》科技兴兵、实业强军的举措应该受到管子军事经济思想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江墨林.《管子》的军事经济思想[J].军事经济研究,1990,(4).

[2] 朱一玄,刘敏忱.水浒传资料汇编[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515.

[3] 魏源.魏源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6,207.

[4] 姜国柱.中国军事思想简史[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90.

[5] 张力.管仲评传[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268.

 

 

(作者简介:宋金民,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2008级博士)

全站搜索

搜索

百度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