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展示
主页:详情展示

(2011年第1期)浅论唐代杜佑《通典》对《管子》的继承(上)

来源:安徽省管子研究会    时间:2012/8/29 9:43:21



 

 

浅论唐代杜佑《通典》对《管子》的继承
 
周怀宇   赵 伟
 
内容摘要:杜佑(734~812),字君卿,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青年时以门荫入仕,历玄、肃、代、德、顺、宪宗六朝,官至宰相。其花费36年写成了我国第一部典章制度通史——《通典》200卷。《新唐书·艺文志》记载杜佑著有《管氏指略》二卷,惜已亡佚。其关于管子思想的继承在其著述的《通典》中广泛体现,在唐代社会产生很大影响。本文专题考察杜佑《通典》对《管子》精髓的继承,探究《管子》思想通过杜佑《通典》的传承在唐代社会历史上的影响。
 
关键词:杜佑 《通典》 《管子》
 
杜佑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史学家。《旧唐书》载“开元末,刘秩采经史百家之言,取《周礼》六官所职,撰分门书三十五卷,号曰《政典》,大为时贤称赏;房琯以为才过刘更生(笔者注:刘向本名)。佑得其书,寻味厥旨,以为条目未尽,因而广之,加以开元礼、乐,书成二百卷,号曰《通典》。”《通典》起自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止于德宗建中元年(780),对各种典章制度、经济现象和周边民族,溯源明流,贯通古今。“其书大传于时,礼乐刑政之源,千载如指诸掌,大为士君子所称。”
一、《通典》征引《管子》文献的梳理
杜佑在《通典·序》中点出了其编撰《通典》的旨趣所在,他说“所纂通典,实采群言,徵诸人事,将施有政。”《管子》一书富含着经邦治国的精神内涵,刘向在《管子序》中概述:“凡管子书,务富国安民,道约精要,可以晓合经义。”杜佑深刻研究《管子》,撰述了《管氏指略》,领略并且阐述《管子》思想的精要。撰述《通典》,着重继承了《管子》富国安民的思想,全书32处直接征用《管子》的原文献,阐述《管子》微言大义于《通典》一书中。纵览《通典》一书,其传承《管子》的思想,发展了《管子》的思想值得总结。
《通典》200卷征引《管子》数十篇,例如《国蓄》《权修》《轻重》诸篇《霸言》《法法》《地图》等等。现将《通典》中征引《管子》内容列表梳理如下:
 
《通典》篇章
《通典》引文
《管子》篇目
《管子》原文
《通典·序》
“仓廪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
《牧民》第一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卷三《食货·乡党》
“不求而得,不召而来,故人无流亡之意,吏无备追之忧。故主政可行於人,人心可系於主。”
《禁藏》第五十三
“不求而约,不召而来。故民无流亡之意,吏无备追之忧。故主政可往于民,民心可系于主。”
卷三《食货·乡党》
“欲理其国者必先知其人,欲知其人者必知其地。”
《权修》第三
“欲为其国者,必重用其民;欲为其民者,必重尽其民力。”
卷三《食货·乡党》
“是以制国,郊内则以五家为轨,轨十为里,里四为连,连十为乡,乡五为帅,国内十五乡。”
《小匡》第二十
“制五家为轨,轨有长;十轨为里,里有司;四里为连,连有长;十连为乡,乡有良人;三乡一帅。”
卷四《食货四•赋税》
“地之生财有时,人之用力有倦,而人君之欲无穷。”
《权修》第三
“地之生财有时,民之用力有倦,而人君之欲无穷。”
卷七《食货·丁中》
“以正户籍,谓之养赢。”
《国蓄》第七十三
“以正户籍,谓之养赢。”
卷八《食货·钱币上》
“三币握之,非有补於温饱也,舍之非有切於饥寒也,先王以守财物、以御人事而平天下也。”(杜佑案:具轻重篇)
《国蓄》第七十三
“三币握之则非有补于暖也,食之则非有补于饱也,先王以守财物,以御民事,而平天下也。”
卷八《食货·钱币上》
“然则人君非能分并财利而调人事也,则君虽自为铸币而无已,乃使人下相役耳,恶能以为理乎?”
《国蓄》第七十三
“然则人君非能散积聚,钧羡不足,分并财利而调民事也,则君虽强本趣耕,而自为铸币而无已,乃今使民下相役耳,恶能以为治乎?”
卷八《食货·钱币上》
“汤七年旱,禹五年水,人之无饘,有卖子者。”(饘,糜也。章延反。杜佑案)
《山权数》第七十五
“汤七年旱,禹五年水,民之无饘,(有)卖子者。”
卷八《食货·钱币上》
管子曰:“桓公朝周,请天子号令诸侯,以石璧贺献。”
《轻重丁》第八十三
管子西见天子曰:“请以令使天下诸侯朝先王之庙,观于周室者,不得不以彤弓石璧。不以彤弓石璧者,不得入朝。”
卷十《食货·漕运》
“粟行三百里,则国无一年之积;粟行四百里,则国无二年之积;粟行五百里,则众有饥色。”
《八观》第十三
“粟行于三百里,则国毋一年之积;粟行于四百里,则国毋二年之积;粟行于五百里,则众有饥色。”
卷十《食货·盐铁》
“海王之国,谨正盐策。”
(杜佑案:正,税也。音征。)
《海王》第七十二
“海王之国,谨正盐策。”
卷十二《食货·轻重》
“利出於一孔者,其国无敌;出二孔者,其兵不诎”
(杜佑案:诎与屈同。)
《国蓄》第七十三
“利出于一孔者,其国无敌;出二孔者,其兵不诎”
卷十二《食货·轻重》
“故善为国者,天下下我高,天下轻我重,天下多我寡,然後可以朝天下。”
《轻重乙》第八十一
“故善为国者,天下下,我高;天下轻,我重;天下多,我寡。然后可以朝天下。”
卷十二《食货·轻重》
“天下诸侯载黄金珠玉、五、文采布帛输齐,以收石璧。”(杜佑案:输,音式树反。)
《轻重丁》第八十三
“天下诸侯载黄金珠玉五谷文采布泉(帛)输齐以收石璧。”
 
 

全站搜索

搜索

百度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