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安徽省管子研究会 时间:2020/4/27 17:00:24
颍上管子节会故事
首届管子文化节和管子文化研讨会往事追记
刘国旗
1.序幕:《颍上历史文化集锦》引出的管子文化热
龚武同志调回县政协担任文史委员会主任以后,做的一件重要事情就是编辑出版第一部全貌反映颍上古今历史文化的《颍上历史文化集锦》,该书于2005年12月由黄山书社正式出版。
龚武在为《颍上历史文化集锦》一书的撰写的导言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管子文化是颍上,乃至安徽和淮河流域地域文化的代表,同时提出管子文化也是该书编辑所遵循的主线。
该书正式出版之后,引起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社会各界对此反响强烈。县政协隆重召开一个高规格的出版发行座谈会,颍上县委副书记、县长刘辉参加了座谈会,发表了讲话。他对《颍上历史文化集锦》尤其感兴趣,不仅亲自过问,2006年春节,还把该书作为礼品,带进北京,作为当年召开颍上籍在京人士座谈会慰问礼品。家乡在京人士看见此书后,评价很高,纷纷表示,送什么都没有送这样的书好!该书印刷经费不足,刘辉县长听说此事后,指示说,该书是非卖品,用于公务馈赠和交流,经费不足由县政府拨给。
《颍上历史文化集锦》对管子文化的强调,引发了颍上当任主官干事业的灵感。无独有偶,这个灵感用五百年前颍上知县屠隆的话,就是主官主政治理一方,必结合实情有所取义以建功立业。万历初年的高材生新科进士屠隆当时想到的是管子文化,遂修建管鲍祠并做记文。
《颍上历史文化集锦》是颍上新一轮管子文化热的垫戏,或者序幕。正戏就是管子文化节(简称管节)和管子文化研讨会(以下简称管会),或合而称之为颍上管子节会。
2.改四月八传统庙会为颍上管子文化节
2006年3月,管子节会正式登场。第一次举办管仲文化节在颍上没有先例,这是一种创新,也是一种探索。县委县政府决定把颍上传统庙会和管子思想传承结合起来,统一命名为管仲文化节。
当时县委宣传部负责人跟龚武说,县委、县政府今年要把颍城传统四月八庙会改为管子文化节,举行一次管子文化研讨会,请专家来,这件事有经费保障。话说的虽极为简略,传达的信息量很大,包涵的分量和任务也很重。指派的任务十分明了:一是为首届管子文化节撰写方案,实际上相当于一个策划书;二是要筹办首届管子文化研讨会。
龚武临危受命,主持制定管仲文化节方案、筹划管子文化研讨会。方案确定了首届管子文化节包括管子文化节开幕式、管子研究会年会和管子文化研讨会、管子文化书画展、颍上籍名人著作收藏展、社区花鼓灯、物资交流会、颍上县第三届民间收藏品交流暨收藏家协会成立大会、县豫剧团公演、颍上县名优农产品展示会等十项内容。
龚武提交的这个方案批准执行后,首届管子文化节取得了圆满成功。举办了第一次之后,取得了经验,每年在基本方案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调整,不断增加新的内容。文化节后来改为文化旅游节,迄今已经举办十三届,成为一个很成熟的节庆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管学专家学者数万人次,极大提高了管子故里安徽颍上这张名片的知名度。
3.首届管子文化研讨会:做好管子文化的百鸡宴
文化节策划书好写,但筹办管子文化研讨会从零开始是第一次,过去没办过,没有经验可循。专家学者在哪里?需要去找。龚武一边抓紧写作文化节的方案,一边构想这个文化研讨会怎么开。
管子文化研讨会作为文化节的重头戏、招牌项目,为举办好首届管子文化研讨会,龚武开动脑筋找对策,千方百计想办法。
当时全国只有山东一直在搞管子研究,主要是在淄博和临淄有人在搞,淄博山东理工大学有个齐文化研究院,研究院办个《管子学刊》,名气不小。
龚武只身奔赴山东齐文化研究院取经。齐文化研究院院长宣兆齐等人热情接待了来自管子故里的客人,积极介绍管子研究状况,提供有关专家学者的信息。双方就研讨会的开法等做了探讨和交流。回到颍上,龚武根据山东的经验结合颍上实际,提出山东做的是传统文化的满汉全席,颍上要做管子文化的百鸡宴。这个意见得到大家一致赞同,并成为此后管子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
山东之行后,龚武又到合肥拜访郭因先生求援,并得到支持。与此同时,颍上县副县长曹伟积极联系其母校安徽大学,得到安徽大学历史系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接着龚武又到母校阜阳师范学院邀请苏凤捷教授和刘宏教授等人参会。
过紧张的筹备工作,2006年5月6日,管子文化研讨会在八里河大酒店如期召开。安徽省著名文化学者、著名美学家郭因,山东齐文化研究院专家邵先锋和山东社科院研究员丁原明、孙聚友,安徽大学教授刘信芳、王鑫义、周致元、方成军、蒲霞等,中国社科院孙开泰研究员和弟子富田美智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战略部教授、管子军事思想研究专家刘庆,阜阳师院教授苏凤捷、刘宏和刘杏梅等参加了研讨会。安徽省委副书记、省纪委书记杨多良和安徽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发来了贺信、贺电。
会上,与会专家们就管子思想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作了学术发言。孙开泰对颍上县领导重视传统文化,重视管子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贡献非常敬佩,他表示能到管仲的故乡安徽颍上并参加管仲文化节是一种荣幸。郭因指出,颍上县作为管子故乡开展对管子思想的研究,是很有意义的,也是有必要的。管子的思想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候,有很多东西可以启发人们的思考。表示届时会出席研讨会与大家一起分享、讨论管子思想。安徽大学历史系周怀宇教授指出,传统庙会作为民间活动的重要形式是不可少的,庙会场面大,有很强的生命力,颍上县政府顺从民意,对这个项目进行升级改造并冠名管仲文化节,这就把传统的形式赋予了新的内涵和积极的意识形态的意义。苏凤捷指出,颍上县是管仲的出生地,理所当然的应该在管仲、《管子》和管子文化研究方面,成为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甚至说要成为一个中心。
大家一致认为,管子思想博大精深,对当今社会经济建设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希望颍上县委、县政府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优势,打好管子牌,把管子思想研究开展好,弘扬管子文化,让管子的思想在管子故里发扬光大,让管子的思想更好地为颍上县经济建设服务。
首届是管子文化研讨会草创开篇,并没有确定主题,也没有要求提交论文,万事开头难,首届管子文化节和管子文化研讨会成了新时期管子故里安徽颍上在日后“学会、管学和管子文化事业三位一体发展中,开了一个好头,起到了关键的引领作用。到2018年,管子节会已经举办了十三届,规模和质量,内容和影响都非当年所可比拟。然而,正是日后的成果,更见开头草创之功。
(作者简介:刘国旗,安徽省管子研究会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