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刘国旗 时间:2020/5/11 16:03:18
随时而变, 因俗而动
十八届三中全会感言
庞 清
中国改革开放已经35年了,改革开放的领导权,好像一直不成问题。然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全面深化改革统揽全局的精神一经问世,就表明未经意识到的问题,也许就是一个不言自明之理。
管子曰:不慕古,不留今,与时变,与俗化。古之所谓明君者,非一君也。其设赏有薄有厚,其立禁有轻有重,迹行不必同,非故相反也,皆随时而变,因俗而动。
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开始的改革开放,成为新时期党和国家的唯一政治走向。一开始改革开放还存有争议。后来,尽管改革开放成为时代强音,然而,隐约透露几层表象:
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代替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理念,模糊了政治的意义,实践地强化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弱化了政治的灵魂和核心地位,作为内容的经济取代了形式的政治;
二是由思想政治上的模糊性派生的问题,作为政治核心的党和国家的领导核心党中央,本应该旗帜鲜明地扛起改开领导权的大旗,但组织上并非一以贯之。某些时段政府领导人及其职能机构实际上主导了改革开放的进程。
三是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虽然对否定文化大革命或极左颇为有效,却没有随之建立起创新思想体系。况且命题自身携带了弱点:既然是一切真理都等待或通过实践检验才能得出结论,那么改革开放作为一种真理,自然也不例外。这就削弱了做为政治真理的改革开放,因为最终仍然需要等待一系列实践检验,而陷入领导权虚位以待的尴尬。
四是改革开放前十年光景,或在一个更长的时期内,党和国家名义上的最高领导权和实际最高领导权是分离的,最高领导人的职权之间存在真空地带,这无疑会影响改革开放决策的效率。
中国社会的执政党是中国共产党,中共提改革开放,领导权自然属于中共。不过治国理政的吊诡之处正在于,一定程度地强调形式,会推动和优化内容,使内容更好按照自身规律运动,相反否认形式,片面强调内容,形式却起着作用;人为分离形式和内容,形式和内容两伤。中国改革开放的领导权,其名义掌控和实际操作之间固有的矛盾就这样沿袭了下来,直到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建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和国家安全委员会。
这两大机构的具体组成人选和职务设置尚不清楚,但政治效应明白无误:一是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肯定要担任这两个最高机构的首席负责人,集中统一党、国家、军队和改革开放大局的领导权;二是这两个机构就是针对并统揽和解决改革和开放,即国内国外两个大局的党和国家的领导决策机构,有望结束多年以来存在改开过程中政令不出中南海的乱象;三是基本破解掉了国内、国际的特殊利益集团一直通过打进政府、机关部门,机构、个人或媒体等内部,层层绑架一些领导人,左右国家改开政策制定权的格局。也就是说,改开政策的制定由少数人把持的精英、智囊提供炮弹,让政府及其政府职能机构一个炮筒开火的格局将被破除。
党掌握改革开放领导权有下列意义:
一是中共是以经典的理论和思想武装的、久经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改开政策时,必然坚持和贯穿以消灭私有制、走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的红线,并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基本和最高纲领。而任何以个人私利或特殊集团或阶层利益为导向的个人或机构,都不具备制定改开政策的资格。
二是中共是老牌马列主义执政党,是领导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具有八千多万党员,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和社会各个阶层,其中不乏各类杰出人才,具有各方面的丰富治国理政,和统揽国内国际大局的经验,更能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制定切合实际的路线政策,可以避免改开的盲目性,克服片面性。
三是中共具有独特的革命思想优势和革命理论资源。社会主义社会本身就是这种思想和理论的产物,社会主义的改革和开放理所当然要坚持正确的思想和理论指导。摸着石头过河或白猫黑猫论,在遭遇到雾霾使得白猫变黑猫和改开遇到深水区的窘境时,已经穷则思变在催生新思想和新方法。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恰恰就是在政治思想上转轨定向,为全面深化改革和开放指明了前进道路。
管子云: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万事之生也,异趣而同归,古今一也。
全面深化改革是新的意识形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和国家安全委员会的设置,也在政治上把习李时代的中国改革开放进行了新的战略定位。显然今后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将更加聚焦于着力破除利益固化的樊篱,注重保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开放也将更加注重全方位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利益。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这两大机构的设置,重树党中央改革开放的领导权威,让改革开放为党所用,为民造福。只要党坚持三大自信,仅仅依靠人民群众,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一定指日可待。
上一条:安徽省管子研究会关于参加年会和学术活动的规则 下一条:千秋怀念毛泽东(外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