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安徽省管子研究会 时间:2022/8/17 16:05:40
前行在六个走向的路上
第十一届全国管子学术研讨会开幕词
(2016年5月14日)
颍上县政协主席、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 海 阔
各位嘉宾,各位专家、学者,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在这繁花似锦,生机盎然的美好五月,管鲍故里迎来了来自北京、山东、江苏、湖北、山西、河北、山西、浙江、河南、内蒙古、上海、河北等省、市、区,以及安徽省内的专家、学者、嘉宾和各位领导。值此机会,我谨代表安徽省管子研究会、中共颍上县委、颍上县人民政府和颍上县政协,代表管子故里179万父老乡亲,向与会的领导、各位来宾表示热烈地欢迎和最真诚的敬意!
颍上地名具有三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早在两千多年前,司马迁就在《史记》中写道: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左传》更早地记载了诸侯迁于颍上的故事。因此,管子故里颍上地处淮河文化圈腹地,文物考古,发现多处上古文化遗存,出土有大量商周时代青铜器和各个历史时期的珍贵文物,现存有管鲍出生地、管鲍祠、甘罗墓、孔子止宿处、张公祠、颍河故道、尤家花园等历史文化遗迹。
颍上人杰地灵,英才辈出。淮河文化的代表人物,中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和经济学家,被誉为中华第一相,百家之源的管子,以知人让贤而著称于世的管子亲密朋友鲍叔牙都出生在我县。包括电视剧《芈月传》里的提到秦左丞相甘茂,以及他的孙子,12岁就成为秦上卿的甘罗都是颍上人,这里也是当代大学者常任侠,著名作家戴厚英,诗人阿红,两位院士郑守仁、陈国良的家乡。
深厚的文明底蕴,悠久的人文积淀,造就了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其中尤以三管,即管子其人,《管子》之书,和管子文化彰显出历久弥新的强大生命力。传承颍上文风文脉的颍上管子研究,就是在颍河岸边这块沃土里生长出来的一株绿柳,在众人辛勤汗水的浇灌下,正茁壮成长。
安徽省管子研究会自2008年在颍上成立以来,学者队伍不断壮大,朋友越来越多,学术成果斐然,影响日益增强。
学会成立之初,就明确提出三管齐下、六个走向的文化和学术战略,并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独树一帜提出建立管学学科,并从现代学术的角度,着手做了大量前瞻性和基础性的工作。目前已经正式出版了两种共7册350多万字的管学文集和丝绸珍藏版《管子》、《管子治理之道》、国家文化共享工程四集电视片《名相管子及其思想的当代意义》、管子文化与旅游开发利用的调研报告、中国管园项目建议书等一系列重要成果。历经数年深耕,管子文化已开枝散叶,会内学者多人多批次受到省内外学术单位包括北京大学等高校的邀聘,重要的研究成果《管子治理之道》一书今年四月份正式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新华书店发行。去年首届国际管子学术研讨会在美国费城举行,管子研究正前行进在走向大众,走向实践,走向机关,走向教育,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路上。
成绩和成果的取得,得益于多方面的因素,其中接地气一是个重要原因。同样一个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也需要文化滋润、软件支撑和精神引领,这样才能长盛不衰。
近年来,颍上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先后荣获全国生态示范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水利建设管理先进县、全国绿化示范县、全国政务公开先进县、全国劳务输出示范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科普示范县、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园林县城等称号,是安徽省科学发展示范县,全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省第三批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八里河风景区成为皖北首家、全省第七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建成了高标准的滨河公园、明清苑、河洲书院、九合塔等中国管园一期工程。中国管园作为颍上文化旅游的骨干项目,后续各期工程将继续面向海内外招商引资,共建共享,造福当代,功在千秋。
在十二五期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由2010年的130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205亿元,位居全市第一,年均增长9.8%;固定资产投资由55亿元增加到156.5亿元,位居全市第一,年均增长23.9%;财政收入由18.5亿元增加到24.02亿元,年均增长5.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由8.5亿元增加到16.3亿元,位居全市第一,年均增长12.7%;旅游产业发展迅速,总计接待游客1500多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增长8%。
今年已是我们连续第十一年举办管子文化旅游节和第十一届管子学术研讨会。安徽颍上作为管子故里,立志在推进和繁荣管研学术事业,继承和弘扬管子文化方面有所作为。研讨会已经成为管学研究、社科研究和文化建设的重要平台,越来越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
管子思想博大精深,可以经世致用,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和借鉴意义。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讲话,十余次引用管子的言论,表明管子的治国理政思想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受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为此,我们确定今年研讨会的主题是管子治国理政之道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不断深入发掘管子思想资源,紧紧把握时代脉搏,让管子思想与当代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使得研讨会主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这已经成为研讨会的一个传统,形成了特色。
颍上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管子研究事业,高度尊重知识、重视人才,坚定支持和加强对管子文化事业和学会工作可持续发展的谋篇布局,对研究会的人力、物力、财力和各项优惠政策的支持。我们将一如既往努力把学会建设、学术研究和文化产业三位一体地进一步做大做强。
由于管子研究会秘书处和颍上县政协同志和大家的一起努力,学会的感召力越来越强,研讨会的影响越来越大,朋友越来越多,活动内容也越来越丰富。莅临本界研讨会的各位嘉宾,有的是第一次来到管子故里,也有许多老朋友。我们要珍惜机会,好好学习。希望各位专家、学者、管鲍宗亲和企业家朋友,对安徽省管子研究会的工作,对颍上县如何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打好管子牌、规划建设中国管园为代表的管子文化产业综合体,多层面拓展学会活动的平台等方面,继续给予建议、批评和帮助。同时,也恳请各位对安徽和颍上县的经济社会发展、招商引资和文化产业建设,出谋划策,给予指教。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管研会及各位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下,第十一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一定能够取得预期的成果。最后,祝各位专家学者在颍上工作愉快、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上一条:总第44期 第十一届全国管子学术研讨会闭幕词 下一条:总第44期 2016年会暨第十一届全国管子学术研讨会欢迎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