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安徽省管子研究会 时间:2024/1/23 16:02:23
铸管学精魂 筑学会平台 建管子文化
——管子故里管子文化建设巡礼
安徽颍上是千古名相管仲的故里。管仲,世称管子,是我国春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经济学家,北京世纪坛第一文化先贤,也是安徽第一历史文化名人。《管子》一书是“中国古代百科全书”。近年来,颍上县委、县政府,依托“一阵地”(省管子研究会)和“一平台”(一年一度的管子文化旅游节)做大做强管子文化,取得经济社会发展、文化建设和人民共享的三重成效。
在“传”字上打好基础。 安徽颍上人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文化上具有较高的思想站位,所以能够早在2006年就开始了夯实基础的管子文化建设的艰苦创业,至今已经连续十四年举办管子文化旅游节,他们在“传”字上打好基础,在“承”字上勇创新路,在“经世致用”上卓有成效。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今年学术研讨会的主题是“管子一匡天下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中国七十年管学研究”。
省管子研究会是安徽省民政厅登记、省社科联直属哲学历史学科类社会组织,先后承担完成多项省级重点社会科学课题项目,2017年被评为“全国先进社会组织”,2019年初被评为安徽省5A级社会组织。
学会在中共颍上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不等不靠,勇于实践,大胆创新,广结善缘,策划创办管子文化旅游节和全国管子学术研讨会学术平台。来自海内外和全国各地的一大批专家、学者,1500多人次参加学术研讨,提交论文600余篇。编辑出版交流论文集10部500多万字,其中多部为清华大学和科技部智库资料中心所收录。创立独立网站(网址为www.chinaguanzi.com)、会刊(《管子研究》,出版大型正式出版物《管学论集》《管学论丛》《管学新论》等10余种(套)近1000万字。社团成员和会员遍布海、内外,超过二百人,三分之一以上的成员拥有高级职称。
在“承”字上勇创新路。安徽颍上人经过实践探索出一条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的 “三管齐下”(即开展管子其人、《管子》其书和管子文化的综合性学术研究)和”六个走向“,即让管子文化“走向大众、走向机关、走向教育、走向实践、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新路。
学会创新成立“管子课题研究组”,被评为阜阳市首批产业创新团队。团队以“三管”或管学研究和“六个走向”为产业化目标。践行管子文化走向大众,与社科普及工作联姻,坚持宣讲重心向下,面向基层,践行管子文化走向机关,与机关建设和时政学习联姻,发挥资政作用;践行管子文化走向教育,培养爱国主义情操,与大专院校教学科研联姻,共建高校青年学子研学基地;践行管子文化走向实践,与经济社会发展联姻,指导人们从事实践活动,为颍上全境旅游产业打造以管子文化为核心的特色产品;践行管子文化走向全国,与北大、清华等名牌学府,以及山东、辽宁等高校和社团联姻,合作共建国学或国家软实力研究机构,追寻民族核心价值观;践行管子文化走向世界,在韩国大邱、美国费城等域外文化名城,以我为主开展国际学术交流,让管子文化名扬天下,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学会学人著书立说,创新提出“管学”概念。在管子出生地和年代研究上,一劳永逸地解决地域之争,管仲确凿为颍上人和管仲生日为农历五月初五;在管子和管学历史地位研究上,确立了管仲在诸子百家中的鼻祖和源头地位;在自宋代以来学人中存在的《管子》文本真伪争端和著作权悬疑等大是大非问题上,拨乱反正,确立管仲是《管子》著作责任者和著作人的地位;在管子文化研究上,立足于人类史、思想史和政治史的基点,对《管子》书的文化性、经典型和人民性,对管仲相齐实现“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促进中华民族融合、国家统一、风俗教化等所起到的重要历史作用,以及管学有可能充当“统治阶级圣经”的普遍的经世致用的意义,逐渐形成学界基本共识。
学会学人已经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投身超越地域文化范畴的全国性文化建设工程,参加国家文化共享工程“安徽大讲堂”,走上银屏、推出四集管子文化电视片,在省图书馆和国家图书馆官网发布;参加或组织国际管子学术研讨活动,开展与港、澳、台地区学者的交流,学术活动得到社科院、北大、清华、南大、北师大等名牌学府的响应,辛勤著书立说,取得一系列前沿性的管学研究新成果,并积极推动社会科学普及活动,支持管子文化题材的影视创作。
管学作为一面学术旗帜,一门独立社科学科问世,不仅有助于发掘和提炼安徽地域文化的优秀资源,也激活了学会学术创新力和凝聚力。
在“经世致用”上卓有成效。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十几次引用管子的治国理政名言。学会学人借助网站、纸媒和讲坛,很好的发挥了民间智库的作用。管子历来被低估,管书长期受贬损,管学学术一直不受待见的旧根基正在动摇。越来越多的媒体、广告宣传,展馆或博物馆布展,都打破了陈规,对管子其人、《管子》其书的评价都更为理性和客观公正。安徽省重要媒体表达或广告展示,在涉及管子与先秦诸子关系和次序时,都自觉改变颠倒的做法。管子重回传统优秀文化“C位”的势头方兴未艾。
安徽颍上人借助省级学会的平台,用管学经世致用的精神研究管子文化,积极参与实施颍上县政府打造“管子文化城”的战略,建言献策,积极参与制定颍上中长期旅游规划;深入调研撰写一系列有关颍上历史文化景观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的文章,提出不少为地方党政决策所采纳的“金点子”。
如今,颍上正在高标准规划兴建面积达6平方公里的江心洲中国管园。已建成8公里环形大道景观带、颍河故道公园、明清古建筑群、河洲书院、滨河广场、管仲老街和以展陈管子生平事迹为主题的九合塔等大批新兴旅游景点,并免费向公众开放,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和旅游发展和建设的最新成果。
管子文化旅游节和全国管子学术研讨会“研学旅行”结合模式,正在成为牵引了颍上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产生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现有的八里河风景区等著名品牌,与管子文化强强联合,颍上在“2013首届中国(安徽)旅游品牌节”上获得多项大奖,其中管子文化旅游已经成为安徽旅游的新的品牌之一。2006年以来,颍上旅游经济突飞猛进,从每年几千万元,发展到年收入近20亿元,连续十年翻了五番,颍上观光旅游者达到2000多万人次,创旅游综合收入150亿元。颍上县成为安徽旅游强县,全国首批国家全境旅游示范区,县域经济发展势头迅猛,成为阜阳市乃至皖北发展的排头兵。
安徽颍上人他们正在紧锣密鼓筹备2019年“一节(第十四届管子文化旅游节)一会(第十四届全国管子学术研讨会)”活动,安徽省管子研究会作为活动的主体,同时召开一年一度的年会,“一年一总结,来年接着干”,自觉肩负起一份独特的历史责任,坚持正确的思想方向,宣讲准确的历史知识。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安徽颍上人正借全国上下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政策的大好机遇,咬定青山,撸袖发力,以传承发展管子文化为抓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把管仲故里安徽颍上建设成为社会稳定,文化昌明,文明富裕,人民幸福的美好家园而努力奋斗。
上一条:关于2017~2018年度安徽省社会科学奖(社科类)评奖申报的公示 下一条:关于举行2019年会暨第十四届全国管子学术研讨会的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