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研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管研动态

安徽省管子研究会 举办“第十七届管子学术研讨会”通讯会议

来源:管子研究会    时间:2023/9/25 17:34:05


安徽省管子研究会

举办“第十七届管子学术研讨会通讯会议

 

安徽省管子研究会第十七届管子学术研讨会经过半年多的筹备,因受疫情影响,将原定于2022928-30日在管子故里安徽颍上县举行的现场会议改为通讯会议。

本届研讨会的主题是“管学研究与建设文化强国”“管子治理之道与当代社会生态建设”,征集到来自北京、天津、上海、山东、江苏、陕西、山西、广东、湖北、河南、浙江、江西、辽宁以及安徽等14个省市作者文章80篇,经审定收入交流论文集73篇。作者年龄结构为老、中、青三代学者,形成管学薪火相传的可喜局面。本次研讨会主要收获包括:

——关于管子资本理论和实践课题,有作者论文认为,规范和引导资本是新时代实践课题和重大理论问题,早在春秋时代中国资本现象即已经登上历史舞台,管子、《管子》和管学所呈现出来的中国古代社会资本理论和实践,作为人类社会对资本现象较早的认知、运作、运用和把控,提供了丰富多彩理论观点和实践案例,取得了辉煌的成果。昭示和引领了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社会发展道路的走向,其积极的文化影响力刺穿了世界政治经济学历史,并对当代认识、规范、引导资本发挥生产要素作用及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关于国家生态兵学体制建设与继承的研究,有作者论文认为,《管子》的国家生态兵学体制,是管子国家生态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管子》国家生态治理思想的系统论、整体论和方法论的综合治理系统。其中《管子》的生态兵学体制建设,是管子政治体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管子》一书中,能够通篇看到管子以高屋建瓴的政治洞察力和军事战略定位,为维护周王朝的国家生态治理制度和齐国兵学体制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维护和建制作用,为春秋时期的社会稳定和生态兵学体制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管子》的国家生态兵学体制建设,被历代学者和兵家所继承和发展,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

——关于管子人才价值观的当代思考论题,有作者撰文认为,在不同的时期,国内和国外均有不同的人才观,培养教育出不同的人才,社会生态建设最重要的一环就是人才的教育和培养。人才是一个国家发展最核心的要素,优秀的人才是实现国家发展目标的基础,是国家发展的动力。

——关于管学治国理政的基本理念研究,有作者论文认为,管仲的哲学思想,治理国家的理念、方针、政策、措施,形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先驱文化管学,对于历朝历代治国理政有强烈的指导作用,时至今日,也有重大的参考借鉴价值。朴素的唯物思想是管学生成的基础;惜民、爱民、富民的民本思想是管学的核心;“依法治国”的伦理法治思想是管学的治国良方;变革思想是管学不断创新的动力。

——关于管子对社会生态建设思想及对当代的影响课题,有作者论文认为,《管子》一书的社会生态建设思想,其对自然特性的尊重,对社会思想的系统性布局,对人与社会协调关系的把控,对齐国作为诸侯国能够短暂维持周王朝统治和人民安定的思路,对于当代进行社会生态建设过程是有意义的。

——关于《管子》法治思想对涉外法治文化建设的启发论题,有作者撰文认为,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管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其中所蕴含的“七法”等内容,对当前推进我国涉外法治文化发展具有现实借鉴意义。

——关于《管子》文献研究课题,有作者论文认为,唐代《管子注》,是文献学史上一项硕果。自春秋迄唐代,《管子》著作越12个世纪,至此原貌面世。解码《管子注》,文献学成就很大,突出有三点:创立新文本,简称唐本;厘清篇目、分章读句;“三传法”注释等。《管子注》诞生,自此有了定本;为学人治管提供了良好条件。 《管子注》问世并非偶然,深刻原因有三点:偃武修文、大阐文教国策,各种学术文化兴盛;贞观君臣具有深厚的管子情结;房玄龄具有厚重的学力和学养。

本届研讨会征集论文总体上质量较高、涉猎面很广,出现不少新观点、新材料,很多论文作者视野开阔,大胆使用了新工具,开辟了管学新领域。会后秘书处将一如既往,珍惜会议收获,积极运用多种平台和载体发布、转化学术成果。

 


上一条:自信自强 守正创新 ——省管子研究会秘书处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      下一条:安徽省管子研究会 召开三届五次理事会(通讯)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