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安徽省管子研究会 时间:2020/6/5 16:31:35
借鉴管子和谐治国理念
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安徽省管子学术研讨会闭幕词
(2008年5月13日 )
安徽省管子研究会副会长
颍上县委常委、宣传部长 江多晨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同志们:
五月的颍淮大地,麦浪涌碧波,水如青罗带!诸位新朋老友离临莅临中国管子故里――安徽颍上,先后出席了安徽省颍上县第三届管子文化节开幕式,参加了安徽省管子研究会成立大会。今天又用一整天的时间,就管子和谐治国理念与当代科学发展观战略这一主题进行了精彩的研讨和学术交流。
本届学术研讨会,由于大家积极参与和通力合作,会上会下含英咀华,学术交流硕果累累,取得了圆满成功!
在研讨会即将闭幕之际,我谨代表安徽省管子研究会、中共颍上县委、颍上县人民政府向在座的管子文化研究的专家和学者,向关心安徽颍上管子研究,支持安徽颍上文史事业的各位领导,向为本届管子研讨会成功举办而付出辛苦努力的大会秘书处和所有工作人员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全国上下学习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安徽省管子研究会成立之初就紧扣管子治国理念与当代科学发展观战略这一热门话题,开了一个专题学术研讨会,表明安徽省管子研究会具有学术敏感、良好的学术素养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好学风。能够站在管子研究学术的前沿,把握时代的脉搏,将历史文化、传统学术的资源与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密切结合。我们的学会大有希望。
会学之所以如此,当然这也得益于原颍上管子研究会所做的基础工作。早在2007年下半年,颍上管子研究会五年规划的学术规划中,就将未来五年的学术研究主题作了规划,其中2008年度学术研讨会就确定为管子和谐治国理念与当代科学发展观战略。今年第一期《管子研究》中全文刊登了五年规划。早于研讨会召开前一个月,学会筹备组秘书处即专门就筹备本届研讨会发了征集论文的通知。因此,本届研讨会虽然是安徽省管子研究会成立后召开的首届学术研讨会,却准备从容,内容丰赡,会议发言精彩纷呈。大会收到的论文近30篇,质量之高,数量之多均超过了前两届。会议开法也有所创新,学会秘书处于会前即将文章汇集成册,当会发给大家。会议研讨采用了国内、国际通行轮值主持的做法。学会会长郭因先生最后又作了精辟的学术总结。所有这一切都表明在颍上县管子研究会基础上成立安徽省管子研究会,是水到渠成,学会秘书处设在颍上,是正确的抉择。学会从县级管子研究会到省级管子研究会的跨越,已经完成了角色转换,顺利实现了机构运作的平稳过渡。加强了学术规范,提高了活动质量,提升了学术水平,增强了三管的影响力。本次学术研讨会成功的举办,标志安徽的管子研究事业已进入了全新的发展时期,开辟了新的天地,中国管子故里安徽颍上也融入了更广阔的领域,在安徽管子研究事业中继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当然,这样的学术研讨会今后还要继续举行,并不断提高质量,扩大交流面,规范会议行为。按照管子研究会章程规定,每一个会员既有权利也存在义务。随着学会工作的规范,过去以颍上为主要依托大包大揽办会办活动的做法,也将面临着改革和创新。设在颍上县的省管研会秘书处的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我们也要正视由于复杂的政治历史和文化传播的原因,管子的思想财富在社会实践的层面虽然得到传播、沿袭和效仿,但在学术界和文化层面一直存在差异和分歧,甚至也存在一些庸俗和陈腐的研究方法和倾向。因此安徽管子研究在很大的层面上,更多的是作正面学术发掘和研究工作,更多的是做与传统观念不同的学术研探和创新思维,更多的是做三管的基础性、开创性的工作。
近年,令人感到高兴的是,国内外的管学研究者在管子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设立学术机构,创办专门学刊,不断涌现新人、新成果。国内对管子思想贡献、历史地位和影响也越来越重视,2003年,管子作为名列中华40位历史文化名人的第一位,雕像和事迹入驻了中华世纪坛;温家宝总理先后三次在谈话中引用管子名言;2007年,管子又被我省评为百位中华历史文化名人之星的第一名。作为管子的故乡人,我们为此感到自豪,也理所当然应为借鉴管子和谐治国理念,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友好又快发展,多做贡献。
我们要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学术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专家、学者的联系,沟通信息,开展高水平学术研究,在管子研究学术上不断获得新成果,取得新突破,多出作品、多出精品、多出名品。
在今天的研讨会上,许多专家、学者和领导做了高水平研讨发言。使我们增长见识、受益非浅,使我们更加坚定了做好管子文化思想研究的决心和信心。当然由于时间关系和其他原因,一些提交论文的作者没有发言,会后,我们将把大家的论文加以编辑逐步在《管子研究》上刊载或收入即将出版的《管子研究论文集》。我们也愿以这届研讨会为动力,继续加强与国内外管子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专家学者的沟通和联系,扎实工作,奋发有为,在管子研究工作中,踏踏实实,争取多出成果,出好成果,为构建和谐新安徽、和谐颍上做出更大的贡献。
各位专家学者,各位嘉宾,同志们:安徽省管子研究方兴未艾,我们学会工作则刚刚开始起步,中国管子故里安徽颍上,永远是管子研究者的家园,永远充当着管子学术研究的服务者和交流的平台,根据学会规划明年学术研讨会的主题初步定为管子思想遗产与中国传统文化。也希望诸位早作思考,来年奉献更新的学术成果。
当前,安徽颍上正处于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特别需要各位专家学者对我们热情的关心和支持,也殷切期望各位专家学者,平素对学会给予更多的关切,增加联系和交往,对管子研究会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由于我们接待条件有限,接待经验不足,会议之中有不周之处敬请原谅。
最后我们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和诚挚的祝愿,祝各位身体健康、事业有成,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来年再相会!谢谢!
(2008年5月13日 )
安徽省管子研究会副会长
颍上县委常委、宣传部长 江多晨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同志们:
五月的颍淮大地,麦浪涌碧波,水如青罗带!诸位新朋老友离临莅临中国管子故里――安徽颍上,先后出席了安徽省颍上县第三届管子文化节开幕式,参加了安徽省管子研究会成立大会。今天又用一整天的时间,就管子和谐治国理念与当代科学发展观战略这一主题进行了精彩的研讨和学术交流。
本届学术研讨会,由于大家积极参与和通力合作,会上会下含英咀华,学术交流硕果累累,取得了圆满成功!
在研讨会即将闭幕之际,我谨代表安徽省管子研究会、中共颍上县委、颍上县人民政府向在座的管子文化研究的专家和学者,向关心安徽颍上管子研究,支持安徽颍上文史事业的各位领导,向为本届管子研讨会成功举办而付出辛苦努力的大会秘书处和所有工作人员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全国上下学习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安徽省管子研究会成立之初就紧扣管子治国理念与当代科学发展观战略这一热门话题,开了一个专题学术研讨会,表明安徽省管子研究会具有学术敏感、良好的学术素养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好学风。能够站在管子研究学术的前沿,把握时代的脉搏,将历史文化、传统学术的资源与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密切结合。我们的学会大有希望。
会学之所以如此,当然这也得益于原颍上管子研究会所做的基础工作。早在2007年下半年,颍上管子研究会五年规划的学术规划中,就将未来五年的学术研究主题作了规划,其中2008年度学术研讨会就确定为管子和谐治国理念与当代科学发展观战略。今年第一期《管子研究》中全文刊登了五年规划。早于研讨会召开前一个月,学会筹备组秘书处即专门就筹备本届研讨会发了征集论文的通知。因此,本届研讨会虽然是安徽省管子研究会成立后召开的首届学术研讨会,却准备从容,内容丰赡,会议发言精彩纷呈。大会收到的论文近30篇,质量之高,数量之多均超过了前两届。会议开法也有所创新,学会秘书处于会前即将文章汇集成册,当会发给大家。会议研讨采用了国内、国际通行轮值主持的做法。学会会长郭因先生最后又作了精辟的学术总结。所有这一切都表明在颍上县管子研究会基础上成立安徽省管子研究会,是水到渠成,学会秘书处设在颍上,是正确的抉择。学会从县级管子研究会到省级管子研究会的跨越,已经完成了角色转换,顺利实现了机构运作的平稳过渡。加强了学术规范,提高了活动质量,提升了学术水平,增强了三管的影响力。本次学术研讨会成功的举办,标志安徽的管子研究事业已进入了全新的发展时期,开辟了新的天地,中国管子故里安徽颍上也融入了更广阔的领域,在安徽管子研究事业中继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当然,这样的学术研讨会今后还要继续举行,并不断提高质量,扩大交流面,规范会议行为。按照管子研究会章程规定,每一个会员既有权利也存在义务。随着学会工作的规范,过去以颍上为主要依托大包大揽办会办活动的做法,也将面临着改革和创新。设在颍上县的省管研会秘书处的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我们也要正视由于复杂的政治历史和文化传播的原因,管子的思想财富在社会实践的层面虽然得到传播、沿袭和效仿,但在学术界和文化层面一直存在差异和分歧,甚至也存在一些庸俗和陈腐的研究方法和倾向。因此安徽管子研究在很大的层面上,更多的是作正面学术发掘和研究工作,更多的是做与传统观念不同的学术研探和创新思维,更多的是做三管的基础性、开创性的工作。
近年,令人感到高兴的是,国内外的管学研究者在管子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设立学术机构,创办专门学刊,不断涌现新人、新成果。国内对管子思想贡献、历史地位和影响也越来越重视,2003年,管子作为名列中华40位历史文化名人的第一位,雕像和事迹入驻了中华世纪坛;温家宝总理先后三次在谈话中引用管子名言;2007年,管子又被我省评为百位中华历史文化名人之星的第一名。作为管子的故乡人,我们为此感到自豪,也理所当然应为借鉴管子和谐治国理念,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友好又快发展,多做贡献。
我们要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学术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专家、学者的联系,沟通信息,开展高水平学术研究,在管子研究学术上不断获得新成果,取得新突破,多出作品、多出精品、多出名品。
在今天的研讨会上,许多专家、学者和领导做了高水平研讨发言。使我们增长见识、受益非浅,使我们更加坚定了做好管子文化思想研究的决心和信心。当然由于时间关系和其他原因,一些提交论文的作者没有发言,会后,我们将把大家的论文加以编辑逐步在《管子研究》上刊载或收入即将出版的《管子研究论文集》。我们也愿以这届研讨会为动力,继续加强与国内外管子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专家学者的沟通和联系,扎实工作,奋发有为,在管子研究工作中,踏踏实实,争取多出成果,出好成果,为构建和谐新安徽、和谐颍上做出更大的贡献。
各位专家学者,各位嘉宾,同志们:安徽省管子研究方兴未艾,我们学会工作则刚刚开始起步,中国管子故里安徽颍上,永远是管子研究者的家园,永远充当着管子学术研究的服务者和交流的平台,根据学会规划明年学术研讨会的主题初步定为管子思想遗产与中国传统文化。也希望诸位早作思考,来年奉献更新的学术成果。
当前,安徽颍上正处于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特别需要各位专家学者对我们热情的关心和支持,也殷切期望各位专家学者,平素对学会给予更多的关切,增加联系和交往,对管子研究会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由于我们接待条件有限,接待经验不足,会议之中有不周之处敬请原谅。
最后我们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和诚挚的祝愿,祝各位身体健康、事业有成,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来年再相会!谢谢!
--安徽省管子学术研讨会闭幕词
(2008年5月13日 )
安徽省管子研究会副会长
颍上县委常委、宣传部长 江多晨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同志们:
五月的颍淮大地,麦浪涌碧波,水如青罗带!诸位新朋老友离临莅临中国管子故里――安徽颍上,先后出席了安徽省颍上县第三届管子文化节开幕式,参加了安徽省管子研究会成立大会。今天又用一整天的时间,就管子和谐治国理念与当代科学发展观战略这一主题进行了精彩的研讨和学术交流。
本届学术研讨会,由于大家积极参与和通力合作,会上会下含英咀华,学术交流硕果累累,取得了圆满成功!
在研讨会即将闭幕之际,我谨代表安徽省管子研究会、中共颍上县委、颍上县人民政府向在座的管子文化研究的专家和学者,向关心安徽颍上管子研究,支持安徽颍上文史事业的各位领导,向为本届管子研讨会成功举办而付出辛苦努力的大会秘书处和所有工作人员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全国上下学习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安徽省管子研究会成立之初就紧扣管子治国理念与当代科学发展观战略这一热门话题,开了一个专题学术研讨会,表明安徽省管子研究会具有学术敏感、良好的学术素养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好学风。能够站在管子研究学术的前沿,把握时代的脉搏,将历史文化、传统学术的资源与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密切结合。我们的学会大有希望。
会学之所以如此,当然这也得益于原颍上管子研究会所做的基础工作。早在2007年下半年,颍上管子研究会五年规划的学术规划中,就将未来五年的学术研究主题作了规划,其中2008年度学术研讨会就确定为管子和谐治国理念与当代科学发展观战略。今年第一期《管子研究》中全文刊登了五年规划。早于研讨会召开前一个月,学会筹备组秘书处即专门就筹备本届研讨会发了征集论文的通知。因此,本届研讨会虽然是安徽省管子研究会成立后召开的首届学术研讨会,却准备从容,内容丰赡,会议发言精彩纷呈。大会收到的论文近30篇,质量之高,数量之多均超过了前两届。会议开法也有所创新,学会秘书处于会前即将文章汇集成册,当会发给大家。会议研讨采用了国内、国际通行轮值主持的做法。学会会长郭因先生最后又作了精辟的学术总结。所有这一切都表明在颍上县管子研究会基础上成立安徽省管子研究会,是水到渠成,学会秘书处设在颍上,是正确的抉择。学会从县级管子研究会到省级管子研究会的跨越,已经完成了角色转换,顺利实现了机构运作的平稳过渡。加强了学术规范,提高了活动质量,提升了学术水平,增强了三管的影响力。本次学术研讨会成功的举办,标志安徽的管子研究事业已进入了全新的发展时期,开辟了新的天地,中国管子故里安徽颍上也融入了更广阔的领域,在安徽管子研究事业中继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当然,这样的学术研讨会今后还要继续举行,并不断提高质量,扩大交流面,规范会议行为。按照管子研究会章程规定,每一个会员既有权利也存在义务。随着学会工作的规范,过去以颍上为主要依托大包大揽办会办活动的做法,也将面临着改革和创新。设在颍上县的省管研会秘书处的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我们也要正视由于复杂的政治历史和文化传播的原因,管子的思想财富在社会实践的层面虽然得到传播、沿袭和效仿,但在学术界和文化层面一直存在差异和分歧,甚至也存在一些庸俗和陈腐的研究方法和倾向。因此安徽管子研究在很大的层面上,更多的是作正面学术发掘和研究工作,更多的是做与传统观念不同的学术研探和创新思维,更多的是做三管的基础性、开创性的工作。
近年,令人感到高兴的是,国内外的管学研究者在管子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设立学术机构,创办专门学刊,不断涌现新人、新成果。国内对管子思想贡献、历史地位和影响也越来越重视,2003年,管子作为名列中华40位历史文化名人的第一位,雕像和事迹入驻了中华世纪坛;温家宝总理先后三次在谈话中引用管子名言;2007年,管子又被我省评为百位中华历史文化名人之星的第一名。作为管子的故乡人,我们为此感到自豪,也理所当然应为借鉴管子和谐治国理念,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友好又快发展,多做贡献。
我们要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学术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专家、学者的联系,沟通信息,开展高水平学术研究,在管子研究学术上不断获得新成果,取得新突破,多出作品、多出精品、多出名品。
在今天的研讨会上,许多专家、学者和领导做了高水平研讨发言。使我们增长见识、受益非浅,使我们更加坚定了做好管子文化思想研究的决心和信心。当然由于时间关系和其他原因,一些提交论文的作者没有发言,会后,我们将把大家的论文加以编辑逐步在《管子研究》上刊载或收入即将出版的《管子研究论文集》。我们也愿以这届研讨会为动力,继续加强与国内外管子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专家学者的沟通和联系,扎实工作,奋发有为,在管子研究工作中,踏踏实实,争取多出成果,出好成果,为构建和谐新安徽、和谐颍上做出更大的贡献。
各位专家学者,各位嘉宾,同志们:安徽省管子研究方兴未艾,我们学会工作则刚刚开始起步,中国管子故里安徽颍上,永远是管子研究者的家园,永远充当着管子学术研究的服务者和交流的平台,根据学会规划明年学术研讨会的主题初步定为管子思想遗产与中国传统文化。也希望诸位早作思考,来年奉献更新的学术成果。
当前,安徽颍上正处于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特别需要各位专家学者对我们热情的关心和支持,也殷切期望各位专家学者,平素对学会给予更多的关切,增加联系和交往,对管子研究会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由于我们接待条件有限,接待经验不足,会议之中有不周之处敬请原谅。
最后我们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和诚挚的祝愿,祝各位身体健康、事业有成,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来年再相会!谢谢!
上一条:(2008年第2期)联想现实与历史—郭因在安徽省管子研究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结束时的发言 下一条:(2008年第2期)珍贵的思想遗产 永不过时的管子——孙东亚在安徽省管子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