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学讲堂
当前位置: 首页 > 管学讲堂

(2009年第1期)管鲍之交和“分金台”

来源:安徽省管子研究会    时间:2012/8/28 16:39:36


管鲍之交和“分金台”
邵    晨
  管仲和鲍叔牙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他们都是我市颍上县人。管仲因鲍叔牙的举荐在齐国为相时,采取一系列措施,在国内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在外交上采取“尊王攘夷”的策略,使齐国日益强大起来。齐国当年九合诸候,成为春科五霸之首。
  
  管仲和鲍叔牙少年时就结为好友。管仲家境贫寒,他们两个一起经商,赚钱时,鲍叔牙总是让管仲多拿些,很多人背后议论此事。鲍叔牙却说,这不是管仲贪财,是因为他家里太穷。据传当年他们两人分取金子的高台仍保存至今。
  
  鲍叔牙这种宽以待人的品德,使管仲深受感动,他们之间知己的例子还很多:俩人共同领兵打仗时,管仲老是躲在后面,退却时,却是先跑,而鲍叔牙讲,他不是胆小贪生怕死,而是因为家里有老母亲。管仲动情地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这种朋友间的真诚情谊,在缺少信任,一切向“钱”看的现代社会,我想会对社会风气起到积极的匡扶作用吧!
  
  管子思想影响深远,管鲍分金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如果能在阜阳城区(青河公园或环城公园景区内,也可在鼓楼广场等闹市区建)和颍上管仲公园内各建一座“分金台雕塑”,对社会经济发展会有很多好处(增加观景处),这样既能增加我市的人文景观,刺激旅游经济的发展,又通过“管鲍之交”宏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匡扶社会风气。外商来阜阳投资看到这样的雕塑,也会被管鲍之间分金让利的美德触动吧?对我市招商引资应该起到积极作用。时值颍上县第三届管子文化研讨会召开之际,管子研究会一位朋友积极建议我把建“分金台”雕像的想法写出来。方案有两个,一种是建一座黑色大理石高台,正面用金色大字写上“分金台”三个大字,背面介绍“分金台”故事,资金来源由政府拨款和社会募捐(网上募捐、文化节募捐、管姓氏人大会募捐),大理石台左边刻上捐款人姓名,右边简介“管鲍”生平。台上二十多岁的管仲和鲍叔牙席地而坐,鲍叔牙正在把多的一份金子(铜——古代也称铜为金),让给管仲。另一种是置一铜台,管仲和鲍叔牙合坐在此台一角——铜台为雕塑主题,人像为内容,古朴典雅——分取经商所得的利润,资金筹措如上。
  
  如果此台顺利建成,我想以后阜阳市民在游玩之时又多了一块驻足之地了吧!赞叹先贤的同时,大家是否也会有所受益呢!
  
  (作者单位: 阜阳市交警支队)
  
  

 

 

 

上一条:(2009年第1期)大话管子      下一条:(2009年第1期)略谈《管子》政治思想对《淮南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