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学讲堂
当前位置: 首页 > 管学讲堂

“管”:一个可以代表中国的汉字?

来源:安徽省管子研究会    时间:2020/5/12 15:30:59


:一个可以代表中国的汉字?

 

埃里克·亚伯拉罕森/作 传 文/译

 

任何学中文有几年的人都想放弃这门语言。中国汉字的历史和嬗变充满杂乱的沉淀和同源之讹,以至于中文专家都不敢轻易断言汉字的词源。

但是语言透露真相。去年我翻译一本关于官员腐败的小说时,一个汉字成为这本书的一个关键字。这个字便是管。管字本意是管子、吹奏的乐器。这个字后来逐渐演变为一个动词,意为管理、负责。如果只给我一个字界定中国社会,非管字莫属。

哪里需要行使权威,管字就在哪里出现。除基本意思负责,管字也出现在管理、管辖、管制和管家这些词中。如果要解决问题,第一局问的话便是这归谁管?正如纸牌中KQ,管的人说了算。

人们普遍将中国的权力运行误解为集权主义,但同中国官员交往的方式还是体现在管字上:家长式作风、道德说教和事必躬亲。在传统儒教的社会观中,国家的权力关系可以在家庭关系中找到影子。老实的父母管不了不听话的孩子。10年后,这些孩子会如焦虑少年般大喊别管我。再过若干年,当中国的社保计划不能照管老人时,这些已经长大的孩子或许会想起自己应尽的孝道。

除明显的政治含义外,管字还出现在日常对话中。你可以告诉一个好事者别管闲事,或者说句我管不了,以示事不关己。管字甚至从字面意思进一步引申为连词,在不管中使用。

成龙2009年说,中国人还是需要被管的。如果考虑到他用管字而不是控字,这句话还是有些不同的。他不是在鼓吹警察国家,而是暗示中国人需要被告知他们该做什么,因为他们不知道什么对自己最好。区分还是有必要的。

在管及其组成的词句中彰显着对无序社会一种淡淡的焦虑。没有人管这句话暗含着不赞成或者恐惧的意味。实际上,认为中国社会需要人管的不止成龙一个。在一些人眼中,中国一切都需要有人管。

 

 

编者手记:

我们与其说可以求全责备埃里克·亚伯拉罕森先生,倒毋宁说心存一份感激,感激他对汉字管字做了如此精彩的说文解字。似乎没有理由责怪作者,非难他不知道管字语源学身世,从而不可能知道它与管子远祖建立管国有关,也与管是汉字最古老的书写工具(笔)有关,更毋庸说懂得与管子的影响力,即管子文化直接有关,等等。反倒使得编者联想起另外一位对汉语情有独钟的老外,他中文名字叫路乞,一位著名的环保人士,也是美国人。2007年,在湖北武汉一次研讨会上,编者现场领教了路乞先生对汉字儒家道德四字进行的颇有心得的、令人印象深刻的说文解字。二位老外的对中国国粹古老汉字的解读,有异曲同工之妙,作为中外文化交流,或汉语走向世界的一个文化现象,更多的国际友人用他们的方法和视角学习并关注汉语,也许是一个趋势,而并非仅是偶然和巧合。

另,本文标题为编者所加,原题《这个字有何内涵?》,传文译,载于2012年2月12日美国《纽约时报》网站。我们正在设法与埃里克·亚伯拉罕森或译者传文取得联系,若有知其通联方式的读者,敬请告知本刊,以便奉寄刊物和稿酬,不胜感激之至。

 

(作者简介:埃里克•亚伯拉罕森,美国人,翻译家。王晓方《公务员笔记》的翻译者,翻译过王小波、苏童、盛可以、徐则臣等一批当代作家的作品,《人民文学》杂志英文版《路灯》的编辑,同时还做一个英文通讯,向外国出版人士提供中国文学界和出版界的资讯)

上一条:也论“死也要死在编制内”      下一条:2012年安徽省管子研究会大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