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学讲堂
当前位置: 首页 > 管学讲堂

“人与天调”,“道统天下”: 建设大美中国

来源:安徽省管子研究会    时间:2020/5/12 14:46:31


 

人与天调,道统天下: 建设大美中国

李学俊

 

核心提示:当代文明是纵欲消费和资本利润最大化,国家追逐GDP的文明。因此,是受到资本、政府、官员与民众各方欢迎的文明模式。

  但是,这种文明模式以牺牲环境和资源的快速消耗,甚至殆尽为条件,所以,又是一种自杀的短命的文明模式。

  这种文明模式不应该是今日中国的榜样。

  管仲,《管子》提出了人与天调保护环境的可持续生产模式,建立了道统天下的文明模式,使人的消费建立在与生产匹配均衡,生产与自然资源与环境再生产匹配均衡基础之上。在世界上首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为今天中国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参考。

一、追逐GDP:皆大欢喜的自杀文明

  当代人类文明的模式是一种财富最大化的文明模式。社会的微观活动是资本追逐利润最大化,宏观活动是国家追逐GDP快速增长。 

  这个文明模式的结果是,全球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2010年全球GDP总值为619634亿美元。

  经济发展使富裕阶级成为富豪,更多的社会成员富裕,中产阶级大量产生,穷人有所减少,看起来是人类了不起的进步。

  但是,这种文明模式是建立在纵欲消费与资源快速消耗基础上,导致全球资源需求爆炸性增长,许多资源面临技术性枯竭(开发资源的技术创新赶不上资源耗费速度),有的面临彻底的枯竭,所以这种文明不可持续。奥巴马面对中国经济增长和资源消耗增长说:如果中国人的要过上美国人的生活水平,需要五个地球。有经济学家说得更为直接明了当:中国经济的全面成功将导致人类毁灭性灾难。

  但迄今为止,人类在地球之外还没有找到一个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

  对人类需求剧增与资源耗费的尖锐矛盾,马尔萨斯很悲观,认为不可调和的矛盾很快就会到来,只有瘟疫、战争、灾难等能够解决,那就等于文明的毁灭。现代科技与社会生产力发展,延缓了他所担心的文明毁灭的到来。

  但是,危险从未远去,危险就是我们身后追来的熊,越来越近。

(一)、环境破坏与污染威胁人居安全

  人不吃食物,7天左右就会饿死亡; 不喝水3天左右就会干死亡。但我国水污染严重。对我国118个大中城市的地下水调查显示,75%的湖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90%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没有干净的水,我们还能活多久?

  人10分钟左右不呼吸,就会窒息而死。1952124日的伦敦发生雾霾,持续5天。英国官方的统计的死亡人数为4000人,而民间都认为实际数据应为12000人左右。

  2012年冬天,全国发生严重雾霾天气平均16天,比常年多7.2天,导致呼吸系统发病率激增3倍左右。对此中科院院士钟南山说:我感觉,现在大家关心的关键问题并不是(灰霾问题)严不严重,而是害处在哪儿。有人认为这是夸大其词、耸人听闻,实际上真不是。国外为什么那么重视空气污染问题?对此我正在做一个认真的调查,也收集了一部分资料。初步结论认为,雾霾污染会对人体呼吸系统、脑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产生威胁,特别是会导致肺癌。[ 20130305日 新快报 作者:郑锐 刘子瑜《钟 南 山 : 初 步 结 论 认 为 雾 霾 污 染 会 致 肺 癌 》]

  除了大气污染,室内污染也十分严重据。有关统计显示,中国每年有11万人死于室内空气污染。

(二)、食品安全危机威胁每个人的生命

  新的生产食物、保健品、药品的方法,提高了社会生产率,但食品安全受到严重危险。很多产品滥用保鲜剂、防腐剂、甜味剂、激素、药物、化工原料,导致癌症等严重疾病大增,人们生命危险系数大增。仅以含糖碳酸饮料为例,美国纽约因大量食用含糖碳酸饮料,使长期食用者患上肥胖、癌症等恶性疾病,每年因此死亡人数高达6千人左右。

  如果食品药品继续滥用保鲜剂、防腐剂、激素、甜味剂、药物、化工原料等等,即使通过环境保护与治理天蓝了,水清了,空气清新来,地干净了,但人们都肥胖了,畸形了、患癌了,患高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了,丑陋了、病倒了,腿瘸了,脑残了、痴呆了,不仅造成大量患者终身伤病痛苦,也造成社会医疗成本激增,成为社会灾难,社会审美痛苦。

(三)、资源枯竭危机威胁人类文明的存在

  在中国,大约90%以上的能源、80%以上的工业原材料和70%以上的生产生活用水都来源于矿产资源。因此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赖以生产发展的基石,是文明的基石。 但是,这种纵欲消费需求导向、GDP导向型经济模式,文明模式使许多资源迅速减少、枯竭。在世界各种不可再生矿产中,铝土矿静态保障能力也只能维持在100年左右。铁矿储量静态保障能力大约为70,石油剩余储量还约可供开采42年,铜资源静态供应保障能力只有35年。

  国土资源部2007年启动的全国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历时4年对全国矿产资源进行摸底调查,结果并不乐观。对此,中国地质科学院全球矿产资源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王安建分析指出:中国累计粗钢、精炼铜、原铝、水泥消费量在2000~201011年间,分别为39亿吨、43亿吨、91亿吨、62亿吨,分别是是1950~199950年间累计消费量的1.9倍、2.5倍、3.1倍、2倍。回望昨天,中国处在快速奠定物质基础的工业化历程中,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但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巨量、快速消耗令人咋舌。  

  综合对这些规律的深入研究,笔者初步判断,未来20年,中国能源与矿产资源需求量将远远超过过去60年的总和,且需求量巨大;而未来10~15年,资源需求将陆续达到峰值,这一时期是供需矛盾最突出的时期;多数矿产已探明储量难以满足2020年需求,矿产资源对外依存从个别矿种向全面发展。[《认识资源消费规律 把握国家资源需求》20122月《科学新闻》

  2009年,国务院公布中国已经有44个资源枯竭城市。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国外可靠的大量的进口资源,还有7年时间左右(2020),国内资源供给就会全面短缺。即使我们现在大量开发海洋资源,在非洲,澳洲,南美,在俄罗斯进口资源,那也仅仅是延缓资源全面短缺的到来。

  而中国到国外获得大量的资源,将刺激全球有限资源与需求剧增的供求矛盾,引发动乱、冲突、战争,社会稳定,世界和平受到严重危险。

  这一切意味着,如果我们不迅速改变我们的经济模式,文明模式,中华民族的伟大兴就可能仅仅是一个美好的梦想。

  综上可见,现有文明模式虽然看起来是如此的繁荣,但相对于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来说,必定是一种短命的文明模式。可悲的是,虽然明明知道是不可持续的,由于能够给各国政府带来税收,给执政党,给在任政治家,官吏们带来辉煌的政绩,能够给资本带来巨额利润,能够给公众带来财富,又大受各方欢迎,因此,这种追逐GDP的文明模式是皆大欢喜的文明模式。

  但是,人们应该清醒:

  由于这种文明模式没有足够资源与环境的支持,因此,不过是人类狂妄的,自我陶醉的,自我麻醉的自杀文明模式,短命的文明模式。

  中国,还继续自我陶醉,自我麻醉吗?

  中华五千年文明,也继续沉沁在这种自我陶醉,自我麻醉的自杀,短命的文明模式中吗?

二、追逐GDP的文明模式不是中国的好榜样

  自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战败以来,无论作什么,学什么,西方一直是中国的榜样,亚当斯密、马克思、凯恩斯、弗里德曼等等都是我们的理论导师,欧美经济模式,文明模式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但是,所有这些导师们的理论和经济文明模式都是以下列假设为前提的:

  资源无限;

  环境不会因人类生产被破坏与污染;

  利润是资本的一切;GDP是国家的一切;

  生产的一切都是商品,都是安全的,没有危险的,等等。

  所以,GDP就是财富。虽然今天已经知道GDP爆发式的增殖就意味着真正的财富,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正在被GDP快速消耗殆尽,环境正在被我们的纵欲消费所污染,资源的再生赶不上我们的消费,正在加速枯竭,但是,由于这是皆大欢喜的模式,所以,这种文明模式仍然在不断克隆,扩散。

  即使今天欧洲,北美的环境保护得相对较好,但是,他们是以环境污染与资源耗费由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污染与资源耗费换来的。

  这种模式达到这一步,世界上已经找不到能够为中国经济发展承担环境污染的地方,也没有那么多廉价资源够中国使用,人类只有一个地球。

  所以,西方追逐GDP的经济模式,文明模式不是中国的好榜样。

三、中国:怎么办?

  中国通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2011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2年,GDP达到519322亿元人民币。不远的将来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但是,伴随中国GDP的迅速增长,汽车多了、房子大了,生活好了,但肥胖病、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各种癌症也多了。

  同时,我们的天不蓝了,水不清了,植被被严重破坏了,物种在迅速的消失,整个生态环境日益严重,变得十分脆弱,一遇天灾,随时可能引爆生态灾难。

  西方纵欲消费与GDP主义的经济模式已经成为侵入当代人类文明的特洛伊木马病毒,正在疯狂复制传播,泛滥成灾,中国经济模式与中华文明也受到这个特洛伊木马病毒的严重污染,人类文明陷入了严重中毒的绝境。

  爱因斯坦早就警告人类的这种困境:

  人类现在正在面临着一场无与伦比的灾难。人类在获得越来越多的知识,变得越来越能依照自己的意愿去改造环境的同时,却不能使他们所处的环境变得更适合于居住。简而言之,人类作为一个种群所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解决自身知识的不断增长与如何运用这些知识的智慧相对滞后之间的矛盾。作者:[]斯塔夫理阿诺斯  《全球通史》第7页  吴象婴 梁赤民译]

  面对人类的绝境,1988124日,在第一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国际大会的新闻发布会上,诺贝尔奖获得者汉内斯·阿尔文表示,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个世纪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堪培拉时报》(1988124日)]

  确实,人类可以从孔子儒家理论中吸取智慧。但是,孔子儒家文化的政治理论强项是道德伦理政治,缺少系统完备的法制理论,更缺少全面系统的政治经济学理论,消费理论主要是基于周礼的等级消费思想,所以,难以有效处理好广大民众人性正常需求与社会分配消费关系,经济发展与资源有限的矛盾关系,因此仅仅靠孔子儒家学说不能引导人类走出困境,也不能引导中国走出由西方政治经济思想主导的经济模式,文明模式的困境。

  很可惜,全世界的政治家,科学家,政治、经济、哲学、文化学者都不知道,管仲、《管子》政治经济哲学文化理论比孔子儒家理论更为完美,更能够为人类有效地克服这种矛盾提供智慧启迪与成功的实践参考。

  管种说:万世之国,必有万世之宝。《管子》地35章侈靡 ]

  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年的万世之宝是什么呢?

四、《管子》的启迪:人与天调,道统天下

  英国哲学家罗素说:中国人发现了并且已经实践了数个世纪之久的一种生活方式,如果它能够被全世界所接受,则将使全世界得到幸福。如果我们不能够学到一些东方的智慧──正由于那种智慧,我们才藐视它;那么,(我们的)导致破坏的效率则只能以毁灭而告终,我们的文明正走向这一结局。

  世界几大古代文明都已经湮灭在历史的云烟之中,唯独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年,虽然近代现代一度衰弱,但是今天正在走向复兴。那么,当代中国应该如何继承中华文明的万世之宝,实现中华文明的复兴呢?

  《管子》给于了重要的启迪:人与天调,道统天下。

(一)、坚持以人为本,满足人的需要

  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满足人民的合理需要还是资本的获得利润?还是国家的GDP?

  《管子》认为: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

  古时候,圣明君主总是把提高人民生活作为根本,慎重了解祸福产生的原因。所以,对于微小的事情都十分谨慎,对于违法非法都详细辨别,并追究根底。这样,轻举妄动、奸邪和诈伪的人们就不敢尝试做坏事了。这正是制定礼仪,规正人民的途径。[昔者,圣王本厚民生,审知祸福之所生。是故慎小事微,违非索辩以根之。然则躁作、姦邪、偽诈之人,不敢试也。此制礼正民之道也。 (《管子》第 31章 君臣下)]

  既然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所以,国家就应该以人为本:

  建立王业的开始,就要以人为根本。本治则国家巩固,本乱则国家危亡。[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管子》第23章 霸言)]

  人类社会是什么?

  人类社会就是人的社会,不是狼的社会,或者黑猩猩的社会,或者神的社会,或者外太空生命的社会。

  既然是人的社会,理所当然的以人为本。人就是人类社会全部活动的根本目的,社会应该努力满足全体人民正常的人性的需要,而不是仅仅满足少数帝王贵族的需要。能够满足全体人民人性正常需要的社会是就是人性的社会,不能满足全体人民人性需要,遏制人性需要的社会,违背人性的社会就是非人性的社会。

  帝王统治的封建社会和资本统治的资本主义社会都是等级社会。其差别仅仅在于封建社会按封建统治排序来划分等级,资本主义社会按资本多少等级划分社会等级,都不是以人的人性合理需要与人对社会贡献大小来满足其需要的社会,因此,最辛苦的劳动者可能最基本的人性需要都得不到满足,对社会最有贡献的人分配可能很少,而根据等级身份,资本多少与血缘继承等等不平等制度形成的高等级获得者可能对社会没有多少贡献,甚至没有任何贡献,反而危害社会的人,却获得最多的需要满足,甚至是奢侈的满足。因此,这样的社会就是天生特权,都不是真正人人平等的社会,与管仲以人为本的思想都是矛盾的。因此以人为本的核心是真正的人人平等,既不是封建社会天生身份特权,也不是资本主义资本等级特权和由于血缘继承的特权。

  以人为本是如此重要,所以管仲认为满足人的需要这就是人类社会的终极目的:

  人是不可不努力满足其需要的,因为这是天下终极重要的问题。[人不可不务也。此天下之极也。 《管子》第10章 五辅]

  由此可见,管仲的以人为本,是对所有人的人性、人的权利的尊重,对人性需要的满足。只要是人,不分身份等级,性别民族,财富多寡,人人平等。因此,比儒家孟子民贵君轻与荀子的隆礼尊君等包含着身份等级区别的思想更为完美,也比当代西方资本等级思想更为人性。

  而管仲以人为本,满足人民需要的伟大思想已经被中国共产党重新发现与继承,并赋予时代新内容,所以毛泽东说:为人民服务,胡锦涛说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习近平归结为中国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李克强解释为行大道,民为本,利天下。十八大总结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可见,以人为本已经成为中国当代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思想之一,是中国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重要支柱。

(二)、坚持人与天调道统天下的根本原则

  由于以人为本,以满足全体人民的需要为终极目的,不是仅仅为了少数人,因此,必然带来社会需求的巨大增加,一方面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一方面又带来了社会生产与自然矛盾的激化。如何处理这种关系呢?

  管仲认为,虽然社会活动的终极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但是不能因为满足人的需要就可以任意违背自然规律,掠夺自然。相反,人的生产活动,甚至行政、法制等等活动都应该顺应自然大道,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1、人与天调,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生态产业 

  首先应该遵循自然天道进行生产与社会治理。

  管仲在解释何为版法的时候说:

  版法,就是效法天地的方位,模拟四时的运行,来治理天下的。版法者,法天地之位,象四时之行,以治天下。《管子》第66章 版法]

  详细观察天时,察看土地性质,以合理使用民力,禁止奢侈品生产,奖励农业耕作,以使无业之民有事做,人民就得到治理了。审天时,物地生,以辑民力;禁淫物,劝农功,以职其无事,则小民治矣。《管子》的31章君臣下

   因此,发布政令要顺应四时季节的特点。没有顺应四时季节的特点,人们就必然消极地观望,以顺从天时节气的到来。不了解四时,就将失掉立国行政的根本。因为不了解五谷生长的规律,国家就是要败亡的。

  阴阳变化是天地的根本大道,四时季节的运行是阴阳的根本规则,刑政和德政都应该是适应四时季节的措施。刑政与德政适合自然规律则生福,违背自然规律则生祸。[管子曰:令有时。无时则必视,顺天之所以来,五漫漫,六惛惛,孰知之哉?不知五谷之故,国家乃路。是故阴阳者,天地之大理也;四时者,阴阳之大经也;刑德者,四时之合也。刑德合于时则生福,诡则生祸。 (《管子》第40章 四时)]

  为了遵循自然之道进行生产,国家就要严格保护自然资源与环境,严禁过度开采:

  因为山林不被过度砍伐,矿上不被过度开采,湖泽不被过度捕捞,那么财用就不会枯竭而持续丰富。山不童而用赡,泽不弊而养足。《管子》第35章 侈靡]如果出现山被砍光的童山,那就是因为君王缺少遵循自然天道进行生产,保护自然环境的智慧。童山竭泽者,君智不足也。《管子》国准

  故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立为天下王。《管子》第80章 轻重甲]

  为了防止私自开采,破坏环境,管仲制定了封山育林,严禁乱采乱伐等严厉的环境保护法律,即便是能够乘车的王宫贵族路过也必须遵守,违者处死:

  如发现山有矿苗,国君就应当严格封山而布置祭祀。离封山十里之处造一个祭坛,使乘车到此者下车而过,步行到此者快步而行。违令者死罪不赦。山林虽近,草木虽美,宫室必有度,禁发必有时。《管子》第13章八观

  管仲坚持严格保护山林川泽,矿上等等资源,但不是把山林川泽封禁起来不让人们利用,而是必须按照规定的季节时间开放,让人们充分利用其间的生物资源,这样人民的用度就不缺乏:山泽各以其时而至,则民不苟。《管子》第20章小匡

  由此可见,管仲认为要满足人民需要就必须发展生产力,但是应该建立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而不是为了发展生产力就破坏自然,掠夺自然,而应该是社会生产与自然资源的产出(再生)匹配均衡,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建设生态产业,生态文明。

  综上可见,管仲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生态产业,生态文明的思想。

   令人叹为观止的是,管仲认为,国家的生产活动,行政法制活动等等活动如果都顺应了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那样胜过神灵,就得到天地之美:

  所以,通晓阳气的规律,是举事顺从于天道,即掌握日月运行规律,以用于人民从事生产生活;通晓阴气的规律,是为了顺应于地理,即掌握星历节气,以明确其运行次序。通晓这些自然的学问然后付诸实践,那么,就是神筑并不显灵,神龟并不卜卦,也是可以治理得最好的。人事与天道协调好了,人与天地自然的和谐之美就产生出来了,即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故通乎阳气,所以事天也,经纬日月,用之于民。通乎阴气,所以事地也,经纬星历,以视其离。通若道然后有行,然则神筮不灵,神龟不卜,黄帝泽参,治之至也。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 (《管子》41章 五行)]

  何为美?

  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美学家狄德罗的名言是:美在关系。

  美在什么关系?

  管仲认为:美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显然,管仲早在两千六百多年前已经将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上升到美学哲学的高度了。 

2、道统天下,建立永续生产的经济模式 文明模式

  管仲认为,人类社会财富生产是道的生产,社会的治理是道的治理,人类社会生活与自然的和谐之美从根本上说就是: 道统天下。

  道,是人的生命本性,不是仅仅存在于人。圣王明君是善于了解它和说明它的。所以,治理人民有经常的道,生产财富有经常的法。道,是万事万物的枢要,做人君的掌握这个枢要来处理事情,下面就是有奸伪之心也是不敢尝试的。道是存在于虚处的,行道的人君在,道就通行无阻;行道的人君不在,道就闭塞起来。没有道就不能治理人民,没有道就不能生产财富。

  治理人民生产财富的结果,造成这种福利的功劳还是归于君主。这样,明君看重道和法而看轻国家,也就可以理解了。所以,国君治理一个国家就是国君遵循的道在那里治理;王治理天下,就是王遵循的道在那里治理。无论大而治理天下,小而治理一个国家,都是他们遵循的道在那里治理。[道者,诚人之姓也,非在人也。而圣王明君,善知而道之者也。是故治民有常道,而生财有常法。道也者,万物之要也。为人君者,执要而待之,则下虽有姦偽之心,不敢弒也。夫道者虚设,其人在则通,其人亡则塞者也。非兹是无以理人,非兹是无以生财,民治财育,其福归於上。是以知明君之重道法而轻其国也。故君一国者,其道君之也。王天下者,其道王之也。大王天下,小君一国,其道临之也。(《管子》第30章 君臣上)]

  可见,只要遵循道来治理国家、社会、天下,那么,无论是谁治理,都是道在治理,即:道统天下。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大报告首次专章论述生态文明,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因此本质上与《管子》遵循自然天道进行生产,建立社会生产与自然资源产出(再生)匹配均衡的生态产业,道统天下的思想是一致的,本质都是对《管子》道统天下思想的继续与发扬。

   要道统天下,所有产业的发展必须遵循自然之道,坚持确保农业生产稳定,粮食生产足够维持人民正常生活,其储备能保障在发生灾害的情况下,人民有足够粮食为界限,因此,其产业政策就是确保农业,均衡发展各项产业,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如果不能在保证农业生产基础上均衡可持续发展,超过这个条件就必须予以限制:

  所以,山林虽广,草木生长虽好,封禁开发必须有定时;

   国虽富裕,金玉虽多,宫室兴建必须有限度;

   江海虽宽,池泽虽大,鱼鳖虽多,捕鱼之业必须有管理;

   船网之民不可只依靠单一财路来维持生活。

   这并不是对草木、鱼鳖有偏爱,而是怕人民荒废了粮食的生产。所以说,先王限制上山采伐下水捕鱼的活动,为的就是使人们专务粮食生产。人民不种粮食没有饭吃,粮食不靠土地不能生长,土地没有人民不能耕种,人民不卖力气就得不到财富。[  故曰:山林虽近,草木虽美,宫室必有度,禁发必有时,是何也?曰:大木不可独伐也,大木不可独举也,大木不可独运也,大木不可加之薄墙之上。故曰,山林虽广,草木虽美,禁发必有时;国虽充盈,金玉虽多,宫室必有度;江海虽广,池泽虽博,鱼鳖虽多,罔罟必有正,船网不可一财而成也。非私草木爰鱼鳖也,恶废民于生谷也。故曰,先王之禁山泽之作者,博民于生谷也。彼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地非民不动,民非作力,毋以致财。(《管子》第23章 八观)]

  可见管仲认为,为了满足人民的需要,应该确保农业生产第一。同时,均衡发展其它产业,使生产各种供给与人民的合理需要匹配。为了确保可持续生产的经济模式,君王、政府与官吏应全力以赴:

  冬至之后,从遇到甲子日开始,要按照木的德性应时治事。天子发出命令,命左右士师内侍治事。统一分别各级官爵,评定贤与不肖的官吏;发放秘藏之物,赏赐于全国各地。按农家种田之数,把国家的储备粮发放给他们。

  走出城市,让国家官吏巡视山林,禁止砍伐树木,这是为爱护草木而要求的。接着是水解冻化,草木萌生。要消灭土中蛰虫,要促进菱的生长,春耕不可拖延,春苗的根部要培土充足,不杀雏鸟,不害幼糜幼鹿。不可束包太紧,免伤襁褓的婴儿。按时这样做,则草木生长繁茂,动物繁育旺盛而不衰减。”[日至,睹甲子木行御。天子出令,命左右士师内御。总别列爵,论贤不肖士吏。赋秘,赐赏于四境之内,发故粟以田数。出国,衡顺山林,禁民斩木,所以爱草木也。然则冰解而冻释,草木区萌,赎蛰虫卵菱。春辟勿时,苗足本。不疠雏鷇,不夭麑,毋傅速。亡伤襁褓。时则不调。(《管子》第41章 五行)

  显然,在管仲看来,可持续经济模式的核心就是确保农业生产,满足人民需要,是齐国全部产业政策的基础与底线,红线。

  这样的红线必须坚持。

  当代中国在土地问题上坚持18亿亩耕地的政策红线,也是为了确保农业生产的粮食能够基本保障全国人民的粮食需求,实现基本自给自足,不受制于他国,不受制于国际市场,不受制于粮食资本控制的英明举措。

3、积极改革:将富民保持在顺应自然天道的范围之内

  管仲认为要治理国家,必须使人民富裕。但是使人民富裕应该保持在顺应自然天道的范围之内:

  桓公说:现时当政的王者,应该采用哪家的政策为好?

  管仲回答说:可以兼用五家之法而不可全盘照搬。

  桓公问:此话涵义如何?

  管仲回答说:设立祭神的坛场来封禁山泽,统一制造武器工具来运用物资,使天下同来经营但却严格着物价政策。实行伐尽山林与断竭水泽的办法,控制财利并掌握流通。

  开发矿山以铸造钱币,保存草地以建立牧场,使人民富饶起来。

  因为杂草丛生的洼地,不适合粮食生长,应作为饲养糜鹿牛马的牧场。

  春秋两季,把幼畜供应百姓,把老畜杀掉卖出。

  发行货币来掌握粮食。这就利用了无用的土地吸收百姓余粮。

  五家的政策都采用了而没有全盘照搬。

  桓公再问说:上述五个朝代,已经概括了人们所知的各种办法了。以后成王业的君主如何,可以再谈一谈么?

  管仲回答说:要重视调查研究,做到有条不紊。积极改革而不留恋过去,条件成熟就应当实行,条件已变就应放弃。成王业的具体政策是不能事前安排好的。这里所说,只能是五家的平准措施。[  桓公曰:今当时之王者立何而可?管子对曰:请兼用五家而勿尽。桓公曰,何谓?管子对曰:立祈祥以固山泽,立械器以使万物,天下皆利而谨操重策。童山竭泽,益利搏流。出山金立币,存菹丘,立骈牢,以为民饶。彼菹菜之壤,非五谷之所生也,麋鹿牛马之地。春秋赋生杀老,立施以守五谷,此以无用之壤臧民之羸。五家之数皆用而勿尽。

  桓公曰:五代之王以尽天下数矣,来世之王者可得而闻乎?管子对曰:好讥而不乱,亟变而不变,时至则为,过则去。王数不可豫致。此五家之国准也。《管子》第79章 国准]

(三)、保证人性合理需要:节俭是正道

  管仲认为,社会生产应该满足全体人民的需要,但是由于资源有限,社会生产力有限,人民应该合理消费。

  那么,具体应该如何消费才是合理消费呢?

  管仲根据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提出了消费适中的原则与标准,所以为人行事消费要保持适中,生活享受要有节制[故立身於中,养有节。(《管子》第53章 禁藏)]

  适度消费的标准是什么呢? 

  房屋建筑足以避燥湿,饮食足以和血气,衣服足以抵御寒热,礼仪足以分别长幼尊卑,旅游娱乐足以抒发发欢乐感情,棺椁足以装硷朽骨,葬服足以包裹尸体,坟墓足以立碑标记就行了。

  不要搞没有意义的生产活动,不要做无益的事情,这样人们的意气就安定,思想感情不受物欲迷惑。

  思想感情不受物欲迷惑则耳目聪明、衣食丰足;耳聪目明、衣食丰足,就不会彼此钩心争夺,不会互相怨怒仇恨,上下可以相亲相近,人们用不着动用武力了。[宫室足以避燥湿,饮食足以和血气,衣服足以适寒温,礼仪足以别贵贱,游虞足以发欢欣,棺槨足以朽骨,衣衾足以朽肉,坟墓足以道记。不作无补之功,不为无益之事,故意定而不营气情。气情不营,则耳目穀、衣食足;耳目穀、衣食足则侵争不生,怨怒无有,上下相亲,兵刃不用矣。(《管子》第53章 禁藏)]

  这个标准就是使人民衣食丰足,住行安全,游乐欢畅,能够养生具命,自得其乐,颐养天年。其标准节俭适度,朴素可行。既节约资源,又使人民相亲相爱,和谐相处,避免争斗。

  民众的消费如此,君王社稷的消费也应该节俭。节俭才是正道:

  英明的君主建造宗庙,足以殡尸设祭就行了,不求它的美;修筑宫室台榭,足以防避燥湿寒暑就行了,不求它的大;雕制花纹,刻木楼金,足以分辨贵贱等级就行了,不求它的壮观。

  这样,农夫不耽误农时,工匠能保证功效,商人没有失利的,人民没有游荡的,财货也没有积压的。所以说:节俭才是正道呵! [明君制宗庙,足以设宾祀,不求其美;为宫室台榭,足以避燥湿寒暑,不求其大;为雕文刻镂,足以辨贵贱,不求其观。故农夫不失其时,百工不失其功,商无废利,民无游日,财无砥墆。故曰:俭其道乎! 《管子》第26章法法]

(四)、奢侈浪费导致社会动乱  建立制度禁止奢侈浪费

  受资本利润最大化与GDP至上经济模式的影响,西方纵欲消费的特洛伊木马病毒正在中国经济模式中复制传播,侵蚀着中华文明。今日中国,奢侈之风大起,浪费之风盛行,直接产生许多对人性需要毫无意义的生产活动,产生严重的浪费,加速社会资源的严重短缺。仅仅以粮食为例,中国目前每年倒掉的粮食就足够两亿人口的正常消费。也就是说,13亿人口正在耗费15亿人口的粮食。而多生产两亿人口的粮食就要多耗煤炭石油发电生产化肥,就要多使用农药,多排放有害气体,多污染环境。全世界问题就更加严重。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UNEP) 2009年发表一篇研究报告显示,世界上过半食物因为人类的不当管理与浪费而糟蹋掉了。[http://www.chinavegan.com/2009/welcome_to_china_vegan@20090507094329.htm]

  纵欲消费的文明模式对资源的浪费由此可见一斑。

  对于禁止奢侈浪费,《管子》提出了一系列完整思想理论与办法。管仲认为君王国家奢侈浪费,大兴土木是劳民伤财,是导致人民贫困的原因,是产生阶级矛盾的原因:

  财富的产生是出于使用劳力,劳力的产生是出于劳动着的身体。所以,君主用财无限度,就等于人民无休无止的劳动。

  所以说,鳞次栉比的楼台,远近相望的亭阁,那都是产生国君与人民之间彼此相恨的原因。

  人民没有储蓄的粮食,国家禁令就不能一定生效;百姓有饿死的,对外战争就不能一定取胜;道路上有抛弃的死尸,防守就不能一定坚固。而法令不能必行,禁令不能必止,战不能必胜,守不能必固,国家危亡也就跟在后面了。天下之所生,生于用力,用力之所生,生于劳身。是故主上用财毋已,是民用力毋休也,故曰,台榭相望者,其上下相怨也。民毋余积者,其禁不必止;众有遗苞者,其战不必胜;道有损瘠者,其守不必固。故令不必行,禁不必止,战不必胜,守不必固,则危亡随其后矣。(《管子》第23章 八观)

  管仲如此警告君王、国家不能奢侈消费,否则就会导致国家灭亡,因此,国家应该节俭。如果国君不自觉修正错误,将导致民众造反:

  取用于人要比照一下自己,办事要根据实际力量。要详细斟酌国家的用财,慎重处理施予和报酬,明察事物的分量与限度。

  所以,君主用财于民不可以吝啬,征用民力不可以过头。用财吝啬则人民反抗,用力过头则人民疲劳。人民贫困,政令就繁复无效;人民苦于劳役之灾,政令就无法贯彻。施予酬报不得当,祸乱就开始发展;祸乱发展而人君尚不觉悟,民众就自图造反了。取人以己,成事以质。审用财,慎施报,察称量。故用财不可以啬,用力不可以苦。用财啬则费,用力苦则劳。民不足,令乃辱;民苦殃,令不行。施报不得,祸乃始昌;祸昌不寤,民乃自图。《管子》地7章版法 ]

  那么,如何保持社会稳定,国家安全呢?

  管仲认为从禁止奢侈浪费开始。

  如何禁止奢侈浪费?

  管仲认为,从建立国家的法制开始。如果不懂节俭正道的人,就不能让他管理国家。

   所以,奸恶和邪巧的产生,由于贫困;贫困的产生,由于奢侈;奢侈的产生,由于没有制度。

  所以说,明确制度和标准,节约衣服,俭省财用,禁止奢侈浪费,是治国的急务。不懂得这个道理,就不要使他管理国家。故奸邪之所生,生于匮不足;匮不足之所生,生于侈;侈之所生,生于毋度。故曰,审度量,节衣服,俭财用,禁侈泰,为国之急也。不通于若计者,不可使用国。(《管子》第 13章八观)]

  管仲思想理论对于今日中国尤为具有现实意义。应该改变今日中国资本追逐利润最大化不顾资源环境,各级政府盲目追逐GDP的执政思想与经济模式。从中华文明模式内部杀除已经侵入的纵欲文化与GDP特洛伊经济木马病毒,对于政绩考核不要唯GDP主义,要淡化GDP。发展是硬道理,但唯GDP的发展是坏道理,歪道理,可持续发展才是硬道理,正道理。

  没有可持续发展,中华民族的复兴,中华文化的复兴的梦想就不能真正实现。

五、自然和谐之美与建设生态文明的美丽中国

  环境破坏污染和资源过度耗费来源于人类的过度的生活与生产活动,而人类的生活与生产活动受人类过度消费的逼迫,对资源的过度耗费来源于人类的没有限制的消费,奢侈的消费与浪费。因此,根据这个因果关系链条,要复兴中华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就要改变纵欲主义文化与资本追逐利润最大化,国家追逐GDP的经济模式与文明模式,回到管仲提出的以人为本,满足人民合理需要的经济模式文明模式上来,就是中共十八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

  要真正建设生态文明,就必须从改变导致生态灾难的现有文明模式开始。

(一)、改变纵欲文化与生活方式 建设节约型社会

   由于受资本利润最大化与国家GDP主义病毒的感染,人类的经济活动已经迷失了根本方向。人们越来越富裕,因此享乐至上的纵欲文化导致疯狂消费的生活方式,于是产生了普遍的高血压、高血糖、高胆固醇、糖尿病、心血管等等文明病。人们思想空虚,因此毒品泛滥成灾。

  为了治疗这些文明病,消耗大量的医疗资源,其中美国最为典型。

  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简称OECD或经合组织),美国目前人均医疗总开支7,960美元[《人均医疗支出最高的十个国家》Mr.SnowBall原文作者:Khadeeja Safdar 2012-04-02 2421 ] ,约合人民币5万元。美国3亿人口大约就是65万亿元人民币,远远超过中国2012年的GDP51万亿元人民币。

  美国医疗费用如此之高,但是很多患者却就医困难,不得不道国外治疗。美国医疗开支在经合组织34个国家中最高,但人均寿命却倒数第八。

  由此可见,这种纵欲这是何等荒唐的文明。因此,要建设生态文明,首先从改变纵欲主义的文化与生活方式开始,建设节约型社会。

(二)、严禁无用生产  限制无益消费

  管仲强调,不作无补之功,不为无益之事,就是强调不要生产对人没有好处的产品,不要做对人无益的事情。但是,今天追逐的GDP的经济模式中,大量生产对人类没有好处,只有害处的产品。今天的社会活动,大量是对人类没有益处的活动。例如香烟生产与消费就是典型的无益生产与消费:

  目前,中国仍是最大的烟草消费国,烟民总数超过3亿人,还有7.4亿人暴露在二手烟危害下;中国也是最大的烟草生产国,2009年卷烟产量高达22901.5亿支,比10年前增长了近40%;中国还是最大的烟草制品受害国,每年吸烟导致的死亡人数达100多万,直接经济损失664.75亿元。另外,3/4以上的中国人尚不能全面了解吸烟对健康的危害,2/3以上的中国人不了解二手烟的危害。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李玲称,2005年,因吸烟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成本高达2526亿元,相当于GDP比重的1.4%,而当年,烟草业上缴的利税总额为2400亿元。两者相抵,烟草业的社会净效益为负126亿元。2010年,这个数字扩大到618亿元。汪世贵 :《全球烟草产业发展的现状特征及其未来走势》

]

  与此相似的还有奢侈的餐饮酗酒消费,既大量耗费粮食,又导致酗酒者普遍患上脂肪肝、肝癌等疾病,进而耗费大量的医疗资源。而癌症造成的早死又导致人力资源的浪费。其它无补之功,无益之事在我们的经济活动中还普遍存在,例如许多没有任何意义的所谓保健品,过度医疗,商品过度包装,城市面子工程的重复建设、奢侈装修,金融领域的许多毫无价值的金融衍生品等等数不胜数。这些对消费者,对社会没有任何益处,只有害处,但是,由于能够为资本带来利润,为政府带来税收与GDP增长,能够创造就业,因此大行其道。

  这种经济活动比凯恩斯理论为了实现经济供求均衡的充分就业,在经济萧条时政府出钱让人在地上挖坑,然后再填上的增加就业办法还更愚蠢。

  为了建设生态文明,这些虽然能创造GDP,能带来税收,甚至带来就业的经济活动,但对人没有任何益处的生产活动就应该彻底的消除,禁止这样的生产经营活动。

(三)、杀除GDP特洛伊木马病毒 ,实现以人为本的文明模式

  既然社会的终极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的合理需要,因此,一切以满足人民的合理需要为宗旨,为经济活动与文明模式判断的标准,而不是GDP。所以,实现以人为本的文明模式就应该杀除纵欲消费与追逐GDP经济木马病毒,实现社会生产与自然资源再生产均衡发展,社会生产与科技进步均衡发展,使文明建立在对自然的尊重,与自然大道向合拍的模式之上,做到人与天调,天人合一。

(四)、改变按等级分配的不合理的消费方式

  封建社会是按社会等级分配财富,资本主义社会按资本多寡分配社会财富。这些模式直接后果是导致高等级者的奢侈消费与低等级者的人性需要不能满足,即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因此,这些分配的模式都不符合以人为本,人人平等的思想,而是以封建等级为本,以资本为本,是一种不平等的分配模式与消费模式。

  高等级奢侈消费不仅浪费资源,而且形成很坏的社会示范效应。因为较低等级的消费者总是以高等级奢侈浪费的消费伪榜样,一旦条件允许,他们就会效法高等级奢侈消费。当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人民财富急剧增加的时候,这个奢侈效应就会成为社会灾难,资源迅速消耗将超过自然资源的再生能力,超过科技发展能够解决的问题,于是,资源耗费殆尽与环境破坏的危机之熊就紧紧的追到我们的面前。

  因此,必须改变不合理的分配模式,实现按对社会贡献进行分配的模式,有效的消除奢侈消费产生的根源:按身份等级与资本等级分配的消费的制度。

  综上可见,管仲、《管子》的伟大思想是杀除“纵欲消费,资本追逐利润最大化与国家追逐GDP的经济木马病毒有效办法,为建设生态文明的大美中国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智慧启迪与历史参照。

 

 

 

                                                       2013-3-17

【注释】

 20130305日 新快报 作者:郑锐 刘子瑜《钟 南山:初步结 论 认 为 雾 霾 污染 会 致 肺 癌 》

《认识资源消费规律 把握国家资源需求》20122月《科学新闻》

 作者:[]斯塔夫理阿诺斯  《全球通史》第7页  吴象婴 梁赤民译

 《堪培拉时报》(1988124日)

 《管子》地35章侈靡 

昔者,圣王本厚民生,审知祸福之所生。是故慎小事微,违非索辩以根之。然则躁作、姦邪、偽诈之人,不敢试也。此制礼正民之道也。 (《管子》第 31章 君臣下)

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管子》第23章 霸言)

人不可不务也。此天下之极也。 《管子》第10章 五辅

 版法者,法天地之位,象四时之行,以治天下。《管子》第66章 版法

 审天时,物地生,以辑民力;禁淫物,劝农功,以职其无事,则小民治矣。《管子》的31章君臣下

 

管子曰:令有时。无时则必视,顺天之所以来,五漫漫,六惛惛,孰知之哉?不知五谷之故,国家乃路。是故阴阳者,天地之大理也;四时者,阴阳之大经也;刑德者,四时之合也。刑德合于时则生福,诡则生祸。 (《管子》第40章 四时)

 山不童而用赡,泽不弊而养足。《管子》第35章 侈靡

 童山竭泽者,君智不足也。《管子》国准

 《管子》第80章 轻重甲

 山林虽近,草木虽美,宫室必有度,禁发必有时。《管子》第13章八观

 《管子》第20章小匡

故通乎阳气,所以事天也,经纬日月,用之于民。通乎阴气,所以事地也,经纬星历,以视其离。通若道然后有行,然则神筮不灵,神龟不卜,黄帝泽参,治之至也。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 (《管子》41章 五行)

道者,诚人之姓也,非在人也。而圣王明君,善知而道之者也。是故治民有常道,而生财有常法。道也者,万物之要也。为人君者,执要而待之,则下虽有姦偽之心,不敢弒也。夫道者虚设,其人在则通,其人亡则塞者也。非兹是无以理人,非兹是无以生财,民治财育,其福归於上。是以知明君之重道法而轻其国也。故君一国者,其道君之也。王天下者,其道王之也。大王天下,小君一国,其道临之也。(《管子》第30章 君臣上)

  故曰:山林虽近,草木虽美,宫室必有度,禁发必有时,是何也?曰:大木不可独伐也,大木不可独举也,大木不可独运也,大木不可加之薄墙之上。故曰,山林虽广,草木虽美,禁发必有时;国虽充盈,金玉虽多,宫室必有度;江海虽广,池泽虽博,鱼鳖虽多,罔罟必有正,船网不可一财而成也。非私草木爰鱼鳖也,恶废民于生谷也。故曰,先王之禁山泽之作者,博民于生谷也。彼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地非民不动,民非作力,毋以致财。(《管子》第23章 八观)

日至,睹甲子木行御。天子出令,命左右士师内御。总别列爵,论贤不肖士吏。赋秘,赐赏于四境之内,发故粟以田数。出国,衡顺山林,禁民斩木,所以爱草木也。然则冰解而冻释,草木区萌,赎蛰虫卵菱。春辟勿时,苗足本。不疠雏鷇,不夭麑,毋傅速。亡伤襁褓。时则不调。(《管子》第41章 五行)

  桓公曰:今当时之王者立何而可?管子对曰:请兼用五家而勿尽。桓公曰,何谓?管子对曰:立祈祥以固山泽,立械器以使万物,天下皆利而谨操重策。童山竭泽,益利搏流。出山金立币,存菹丘,立骈牢,以为民饶。彼菹菜之壤,非五谷之所生也,麋鹿牛马之地。春秋赋生杀老,立施以守五谷,此以无用之壤臧民之羸。五家之数皆用而勿尽。

  桓公曰:五代之王以尽天下数矣,来世之王者可得而闻乎?管子对曰:好讥而不乱,亟变而不变,时至则为,过则去。王数不可豫致。此五家之国准也。《管子》第79章 国准

故立身於中,养有节。(《管子》第53章 禁藏)

宫室足以避燥湿,饮食足以和血气,衣服足以适寒温,礼仪足以别贵贱,游虞足以发欢欣,棺槨足以朽骨,衣衾足以朽肉,坟墓足以道记。不作无补之功,不为无益之事,故意定而不营气情。气情不营,则耳目穀、衣食足;耳目穀、衣食足则侵争不生,怨怒无有,上下相亲,兵刃不用矣。(《管子》第53章 禁藏)

明君制宗庙,足以设宾祀,不求其美;为宫室台榭,足以避燥湿寒暑,不求其大;为雕文刻镂,足以辨贵贱,不求其观。故农夫不失其时,百工不失其功,商无废利,民无游日,财无砥墆。故曰:俭其道乎! 《管子》第26章法法

http://www.chinavegan.com/2009/welcome_to_china_vegan@20090507094329.htm

 天下之所生,生于用力,用力之所生,生于劳身。是故主上用财毋已,是民用力毋休也,故曰,台榭相望者,其上下相怨也。民毋余积者,其禁不必止;众有遗苞者,其战不必胜;道有损瘠者,其守不必固。故令不必行,禁不必止,战不必胜,守不必固,则危亡随其后矣。(《管子》第23章 八观)

 取人以己,成事以质。审用财,慎施报,察称量。故用财不可以啬,用力不可以苦。用财啬则费,用力苦则劳。民不足,令乃辱;民苦殃,令不行。施报不得,祸乃始昌;祸昌不寤,民乃自图。《管子》地7章版法 

 故奸邪之所生,生于匮不足;匮不足之所生,生于侈;侈之所生,生于毋度。故曰,审度量,节衣服,俭财用,禁侈泰,为国之急也。不通于若计者,不可使用国。(《管子》第 13章八观)

《人均医疗支出最高的十个国家》Mr.SnowBall原文作者:Khadeeja Safdar 2012-04-02 2421 

 汪世贵 :《全球烟草产业发展的现状特征及其未来走势》

上一条:管子思想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厚精神底蕴      下一条:《管子》与《荀子》生态文明思想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