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学期刊
当前位置: 首页 > 管学期刊

总第37期 湖州:管仲姬的出生地

来源:安徽省管子研究会    时间:2020/4/3 15:59:47


湖州:管仲姬的出生地

辛文    邹云龙

元代大书画家赵孟頫的夫人管仲姬﹙1262一1319﹚,历史上暱称为管夫人。董其昌称其书法为卫夫人之后,无与俦者 后世主流书画界公认是我国一位大女书画家。她是管仲的后代,二十八岁时嫁给赵孟頫,从此与丈夫宦游南北形影不离,书画诗词相娱、相濡以沬一生。﹙1317年﹚延祐四年冊封魏国夫人。延祐六年五月十日(1319年)在临清﹙今属山东﹚,因足疾并发病逝在由大都返迴浙江湖州舟中。享年57岁,归葬于德清东衡山。

管仲姬是春秋初大政治家管仲的后代。据湖州历代的府县志記载;管仲与鲍叔牙年轻时曾在湖地经商,他们居住的地方一是现在湖州南门外五里的鲍山,二是西门外二十里的栖贤山。鲍山现在只有鲍叔牙旧居地的名称,而栖贤山卻有管仲祠、鲍叔牙堂,山有嶺称分金嶺、有台称分金台、路称分金路,且有古碑题二公分金处 。清湖州太守吴绮有《游栖贤山》诗中有我闻管仲父,栖迟在此久。古迹不复寻,飞英落金斗。之句。尤其是栖迟久一句,印证了不是偶然经商到湖州,而是隐居在湖州很久。根据管鮑共同隐居很久只能是携公子纠、小白政治避难那近十年的时期。人们只知他们隐居莒、宋诸国,其实这是奔齐路经的国度,他们真正隐居的地方是经商时看中的湖州。假设管仲男大当婚的近十年湖州之隐,可以设想他在湖州娶妻生子。否则府志说二百年后齐国田常作乱,管仲后代有一支二百人奔湖州栖贤山投亲避难。从此定居在湖州无法理解。因管仲是安徽颍上人,亲从何来?另有口头传说:栖贤山梅家之女跟管仲只有同甘苦,而无共富贵之命。查史料管仲执首霸相后夫人即逝,古西崦山确有古梅家村暗合这段传说。

湖州的建城史,春秋末期楚国春申君在东苕溪建菰城,楚汉爭霸时期项羽在湖州馀不溪筑项城。晋郭璞在项城的基础上建子城。唐、明两次建修罗城。这些都是管鮑隐居湖州后的事了,但管仲后代肯定是第一代湖州有姓氏可考的居民。由于管仲任春秋第一霸齐桓公的仲父宰相,政敌无数祸及子孙,湖州管裔避湖后以不仕从政为家训,府县志书均无功名属管姓者。从现有湖州离栖贤山不远的妙西镇,有管坞村,向南德清有管山、管濠、管埭等青溪管族。这些都是二千五百年前避田常乱,散居栖贤山周围管氏后裔的居住地。因此管仲姬的祖藉有志称茅山理应存立,但祖宗在湖州西门栖贤山更无可非议。据《两山墨談》赵松雪与夫人管氏画像,余尚见於茅山赵继先家,继先其遗胤。赵孟頫子孙辈也有居茅山,可见赵管两族於茅山有深厚渊源。

但管仲姬出生在湖州金婆弄更是无疑。据《见闻杂记》:金婆好道,筑楼以居,遇异人,得太乙养元之道。遂名金婆弄在仪凤桥东南堍,穿过洗帚弄就是甘棠桥南赵孟頫家。而管公楼志书称在金婆弄南。赵孟頫在《管公楼孝思道院记》写道:按〈吴兴志〉:管夷吾之后,有避地于此者,人因名其地曰栖贤。今乌程栖贤山是也。其裔散处郡邑,迄于今不绝。吾妻仲姬所自出也。仲姬名道升,父讳伸,字直夫。倜谠尚义,晚节益自熹,乡里称之曰管公。无丈夫子,仲姬特所锺爱。至元廿六年,归于我。皇庆元年,以余官二品,封吴兴郡夫人。夏五月,赐告还家间谓余曰:道升先人沒而无后。礼妇人纳夫家而外父母家,又不得祀公,岁时奉尝缺焉。此不能不重哀思者。每一念之,未尝不睇橫集而心欲折也!幸先人蔽庐无恙,意即是建祠,俾方外士为之严事,庶乎少纾予哀,而其为久远计也。似亦可哉?吾咨其孝,又善其处是也,,,,。另有史料称管公与孟頫是为邻里,管公见孟頫神仙中人的长相,以为必贵嫁女属焉。记中管公言幸先人蔽庐无恙。先人可理解管公之父,也可上溯好几代。管公与赵孟頫是邻里,说明管家居金婆弄年代已久,管仲姬小赵孟頫八岁,无疑出生成长在金婆弄。后赵孟頫创管公楼匾曰孝思道院。將管夫人的房间改称奉先楼,又买腴田三十亩,以供祭祀,时与仲姬往造其间,更显出近在咫尺,轻车熟路之情景。而管道升有一阙《漁父词》:南望吴兴路四千,几时回去霅溪边?名与利,付之天,笑把漁竿上画船。最明显不过地将吴兴、霅溪称为故乡。

 

[作者简介]

(辛文,浙江省湖州市老科文专委会主任、委员;邹云龙,浙江省湖州市杨家埠镇芦山村委会主任)

 

(责编:刘梦醒

 

 

上一条:总第37期 农村基层干部是怎样炼成的(2)      下一条:总第37期 张佩纶与梁启超《管子》研究之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