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安徽省管子研究会 时间:2022/7/13 16:28:47
以社科文化之力,成内化于心之功
安徽社科联代表团赴台考察报告
盛舍联
为加强我省与台湾地区社科学术届的联系,促进海峡两岸社科文化沟通交流,省社科联和部分省属学会的学者和负责人,组成以省委宣传副部长刘飞跃同志为团长的九人赴台访问考察团,于2014年10月20日至26日,对台湾地区社科文化等有关方面情况进行考察访问。在访台期间,全团上下,在团长的领导下,自觉讲团结,讲政治,服从指挥,听从调度,遵守纪律;行程安排合理,时间紧凑,活动多样,收获颇丰;旅行顺利,保密安全,无任何事故发生,访问取得了圆满成功。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活动概况。10月20日晚,会见了台湾经贸科技协会理事长、中华经贸文教交流协会秘书长王仲之、新北市议员林国春服务团队主任胡治明等,宾主就两岸选举文化的发展状况、异同及其走向等话题进行了学术对话;21日,访问新竹教育大学,会见了新竹教育大学环境与文化资源学系主任陈鸾凤博士等,举行了座谈,听取了台湾历史沿革和文化教育的发展的介绍,宾主并就城市扩张土地资源利用,以及旧城老屋改造保护利用专题进行了互动研讨;23日,考察台湾最大的佛教寺院佛光寺,当值主持代表星云大师对代表团表示欢迎,宾主就佛教文化历史和佛教文化的传播等话题进行了友好的交流和会谈。访问期间,从团长到每一个成员,都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政治敏感,坚持以社科文化为载体和话题,从人文社科的视角,坚持平等交流、学术民主的原则,以谦逊的态度待人,以扎实的学理服人,对于不同观点,敏感问题,则保持各说各话,实现互学、互信、互尊、互敬。考察团还充分利用行程间隙和早晚时间,在驻地,带着问题,深入民间,通过亲身感受或与当地人民的接触交谈,座谈,从而亲闻亲见了许多鲜活的事实,获得了更多的资讯,开拓了眼界,增进了友谊,促进了了解。
二、感受体会。此度考察访问,使得我们对台湾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状况和风土人情有了感性认识,也产生一些观感和思考:
1.台湾选举文化一瞥。台湾地区正面临七合一九合一选举,所到之处的的各个城市建筑和公路广告牌上,大幅的广告人物,不是影视明星,而是参选的民意代表、选区议员或县市长候选人,街头还经常出现红红绿绿的花圈,表示对选举结果的祝贺。选举已经演变成岛内主要党派特定阶层人物的游戏,需要花大钱,选举似乎实际上已经产业化了,形成了经济链条,热衷政治的人和有钱人结合起来,通过捐赠,募集资金,组织竞选团队,然后进行程序化的操作,催生了诸如智囊团队、意见咨询、竞选策划、宣传策略、拜票活动、吃喝拉拢、金钱贿选等等行当,因此,普通民众并不重视,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投票选举对大多数老百姓不过是轰轰烈烈“走过场。
2. 台湾经济持续不景气。岛上制造业萎缩,就业不足,物价飞涨。岛上跑得汽车大都是舶来品。据介绍,台湾工资十七年没有增加,而物价涨了五倍。高房价背景下,普通城市青年一代因为收入微薄,普遍推迟婚期,男青年婚龄平均为38岁左右,女青年婚龄也在30岁以上,而且婚后,大多住公租房。观光旅游业成了岛上的重要经济支柱,拉动相关产业诸如客运、农产品、食品加工、超市、餐饮和酒店业的发展。来自中国大陆的游客已经占到全部观光旅游业客源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因此,已经逐步形成针对接待大陆游客的观光旅游服务机制。人民币和台币一样在市场上畅通无阻,人民币甚至更受民间市场青睐。尽管岛上经济不景气,为保障已经形成的社会福利制度,政府承担的贫困救助、医保等公共服务项目的刚性支出依旧,必然导致纳税人负担不减,这无疑给执政者当局带来了多重的压力。
3.社情民意透出的积极信号。台湾普通民众对内地经济发展及其大陆强大的经济实力表示羡慕。如全程负责陪同我团考察访问的服务员钟汶琏(男,国民党员, 38岁)就经常透露多自己渴望台湾早日回归祖国怀抱,对未来两岸和平统一充满信心,而对岛上的军事反介入能力几乎不抱希望。10月22日,在高雄市就遇到的这么一件事,高雄市五福四路上服装店的一位店主,年纪大约五十岁左右,他看到我们是来自大陆的同胞,就问:看新闻没有?(当时,岛上电视里有关康师傅方便面地沟油事件正沸沸扬扬),当得到肯定回答后,他就非常诚恳地提出:希望大陆来管管康师傅,因为它从越南进口大量地沟油,卖给了大陆同胞吃,太坏了太坏了!台湾政府管不了他,只有大陆可以管住他,应该枪毙(康师傅),应该枪毙(康师傅)!各级党政对台湾企业和商家在大陆的不法行为,不可一味姑息,必须有所作为。台湾社会底层台胞孕育着对事物正常的看法和合理正当的吁求,台胞对回归祖国大陆怀抱的社会心理已经初步形成,台胞隔岸吁求于中央政府的动向,值得格外注意。
4.贴心打造观光旅游文化。有两点印象:一是城市或社会的文明管理。全岛实现了垃圾不落地,道路交通标志规范,高速公路不收费,交叉路口实行斑马线和自行车线,机动车自觉让行人,陌生人问路,台湾人常常会不厌其烦的详细告知,甚至亲自带你走到你要去的地方,等等;二是较为成熟观光文化。软硬件设施都比较完善,尤其是软实施,即台湾服务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和待人接物的态度,彬彬有礼,贴心热诚,文明礼貌外化于行,内化于心,普及到老幼妇孺,基本做到了顾客是上帝,宾至如归的要求。甚至出现了路不拾遗现象,例如,在高雄市的晚上,一位考察团成员请假到书店购买图书资料,乘出租车下车时手机不慎丢失了在了路边,后来在书店店员和闻讯赶回来的出租车司机帮助下,发现手机依然躺在半个多小时前该成员下车的马路边。
5. 不露声色的温柔渗透。也是一种寓教于乐吧,台湾当局在接待陆胞的参访或观光活动中,有意无意展现所谓文化软实力,以作为向陆胞宣传的工具。有六大符号性载体:国旗(中华民国青天白日遍地红旗帜)、民选( 民粹主义)、 国母(宋美龄)、歌星( 邓丽君)和国军(所谓老兵文化,国民党败退时从大陆带走的军人)和宗教(通过奢华的形象工程现代化新型寺庙,引导陆胞皈依宗教)。分别代表着国民党借题发挥的价值观,即所谓中华民国、宪政民主、正统衣钵、流行文化、老兵文化和宗教自由。破解温柔渗透的软实力攻势,加强宣传和教育赴台陆胞保持警惕,显然还是非常重要的。
6. 令人生厌的法轮功宣传活动。岛上的机场、车站,以及各个主要景区、大陆游客聚集的场所,几乎都有法轮功的宣传者、宣传广播、招贴专栏和大幅标语,这些宣传者显然是台湾当地居民,大多数是中年妇女和少数中年老年男子,个别是年轻人,他们或持标语牌而立,或向行人发放小册子,或拉拢行人让他们退党云云。他们依靠什么吃饭?他们背后支持者是谁?台湾当局为何不管不问?为什么他们占据在偏偏都是大陆人访台的交通或出入的必经之地?想必,大家都是心知肚明。这个现象,就像一锅好汤里的苍蝇,让人生厌恶心,成了美丽台湾岛上大煞风景的败笔,正逐步演变为两岸友好交往的障碍。
7.浓重的历史文化自卑及其社科学术研究。台湾开发较短的历史,加之日本占领台湾五十年,和强力推行所谓皇民化运动,客观上加剧了台湾文化方向感失却。但台胞年轻一代受教育的程度较高,他们对台湾短而曲折的历史有比较系统的了解。随着两岸交流大门的打开,台胞普遍意识和认同台湾的文化根在大陆。比之祖国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四百年当然太短了一点。台湾社会客观越来越产生一种文化寻根的张力,同胞中青年学者,特别是国学专业的学者渴望与大陆学界交流。例如台湾新竹教育大学的赵敏芝博士,就两次向安徽省管子研究会提交研究论文,并要求参加一年一度的全国学术研讨交流,由于偶然的原因,虽未成行,但她的论文还是获得了首届管学优秀成果奖,3000元人民币的奖金。赵博士接到奖金和证书后,就提出要求加入省管子研究会,并被接纳为名誉会员。钟汶琏也一直对台湾只有区区400年历史而深感自卑。我们称之为历史文化自卑,这其实是好现象,说明台湾社会在人文心理上,比较实事求是,意义在于,台湾在文化上能完全认同自己是祖国大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断增强这种文化认同感,是两岸社科文化人员交流和学术研究的重要意义之所在。
台湾新竹教育大学陈鸾凤博士在介绍台湾历史时也刻意讲到了台湾人族群来龙去脉,一个不争的历史事实是,台湾现有人的族群主要都来自于大陆祖国。文化同根,同种同文,所以两岸交流起来基本没有什么障碍。一些社科类学术性图书出版,也反映了两岸社科研究的互补性,如本团成员中新购的2006年台湾三民书局印行的《新译管子读本》,注译者汤孝纯在导读中大量吸收了大陆学者管子研究的新成果,确认管子出生地是安徽省颍上县,以及对《管子》一书的当代价值的分析和认知,摆脱了民国时代主流学者胡适、冯友兰等非管旧说的束缚。尽管与安徽省近年最新研究成果相比,该书与少数内地学者一样,依然受制于旧说臆断的窠臼,而对《管子》一书的作者是谁问题做经院哲学的纠缠,致使导读屡屡出现《管子》的作者曰等似是而非的表述。
台湾的图书比大陆大约贵两三倍,同样开本页数的《管子》白话本图书,大陆大约是六七十元,而台湾是新台币900元,约合人民币190多元。除却物价因数,也一定程度反映了知识和社科文化在两岸社会经济生活中权重的差异。
三、思考和建议。
一、应特别重视对台交往中的思想文化和宣传工作。要特别重视讲政治。以其人之道,反治其人之身”。对方讲政治,我们如果不讲,自我麻痹,就丢失了话语权,久而久之,后果会很严重;要改善宣传工作方法:内地接待者、接触者和服务者,甚至旅游业从业人员,都要有文化,懂文化,提高专业素养,形成专业队伍;打造配套成龙的接待台胞旅游观光的软硬件体系,包括接待队伍、特色项目、文化设施、文化载体、文化符号和文艺作品。以社科文化之力,成内化于心之功。另一方面,改善赴台行前教育的方法和方式,及时更新相关教材和专题片的信息,更好的地教育和提醒陆胞警惕、抵御对方软实力攻势。
二、应尽快解决岛上恶性法轮功宣传活动骚扰大陆参访人员和游客的严重问题。对岛上法轮功宣传活动,以公开咒骂和瓦解我党为能事,应提出严正警告和交涉。跟岛上执政当局说清楚,必须制止在“指定场合(机场、车站、景区和大陆人员集中出入的公共场所等)的充满敌意色彩的法轮功宣传活动,必要时,大陆可采取逐步减少赴台参访和旅游人数等反制措施。
三、应加大密切两岸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往来的力度和密度。按照对等原则,鼓励台湾军政基层、中层公务人员、学者和民间团组来大陆参访,建立一种推进机制,可以用资助的方式吸引更多的台湾同胞多来祖国大陆体验感受文化感受亲情和友情,促使更多的台湾同胞感知、感动、感化和感恩,进一步凝聚台胞的向心力。
四、应加强对赴台人员交流和以台湾为目的地的旅游市场的顶层设计和综合管理。建立起规范的涉台接待旅游业队伍准入、考核和培训机制,建立严格、统一的涉台旅游导游资格认证和年审制度。学习借鉴台湾旅游和服务业的管理经验,可以就此方面工作,建立平台,积极开展两岸的合作交流、培训。
五、全面搜集社情民意,关切台胞合理正当的吁求。对台湾社会舆情、民声、民意信息,采取全方位考察,多渠道搜集。官方和民间往来双管齐下,既注重顶层动向,也要重视中层和底层民众的动向,做到对台态势的动态全面、准确把握,从而为中央政府制定和完善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战略决策,随时提供有参考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六、认真解决赴台陆胞某些行为有损内地形象的问题。建议对陆胞访台后不良言行等问题进行调研,跟踪发现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举措。组织更多高素质的赴台参访和观光旅游群体,尤其是对以中国大妈为主体的陆胞赴台团组,要进行特殊具有针对性的行前教育。切实解决排队插队,不使用文明礼貌用语,乱扔垃圾、高声喧哗,占领男厕所、与台胞争吵等诸如此类有损陆胞形象的问题,举办赴台培训班,进行必要的赴台知识和行为规范的行前模拟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