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学期刊
当前位置: 首页 > 管学期刊

弘扬《管子》“孝悌”思想重塑和谐家庭

来源:安徽省管子研究会    时间:2022/8/17 11:22:01


 弘扬《管子》孝悌思想重塑和谐家庭

段付军

内容摘要当今社会,功利主义思想盛行,亲情逐渐冷漠淡薄,对长辈的敬顺、对平辈的谦恕也渐渐地消逝褪色,以孝悌为立家之本的中国传统家庭价值观正在迅速崩溃。家庭的不和谐或者混乱,将会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甚至威胁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及实现中国梦的战略。本文在对《管子》孝悌思想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从伦理切入,针对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人伦关系,引入孝悌思想,以此构建伦理秩序,调节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促进家庭和谐。同时讨论了借鉴、弘扬、推行《管子》孝悌思想的时代意义,并尝试提出了多种切实可行的方法来弘扬、推行《管子》孝悌思想,以达到调节亲情、维持家庭、安定社会的目的。

关键词《管子》;孝悌思想;时代意义;推行措施;和谐家庭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人们在享受改革开放带来的红利的时候,也不得不面对改革开放带来的一系列的负面东西。随着社会结构的变革,在功利主义思想的盛行的境况下,人们过度追求物质财富利益,导致父母与子女、兄弟姊妹及夫妻之间之间关系亲情冷漠淡薄纷争不断,甚至对簿公堂,无数的家庭因此而破碎,所谓E时代的青年人对孝顺恭让的概念也渐渐地模糊了。在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以上矛盾将会进一步加剧,民风日下,以孝悌为立家之本的中国传统家庭价值观正在迅速崩溃。我们知道,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不和谐或者混乱,将会对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这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及实现中国梦的当前中国来说,是十分危险的信号,甚至威胁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及实现中国梦的战略。《管子·霸言》篇,曰:夫霸王之始,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可见治国贵在以人为本,重点在于基层的治理,基层得到治理,社会自然就会安定。而基层是由每个家庭为单元组成的,因此家庭的安定和睦,基层得到治理,才能有社会的和谐发展,国家的长治久安。

    孝悌是人们日常伦理关系中最基本的道德准则,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文化的重要元素,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孝悌思想根植于中国深厚的哲学和文化土壤中,并贯穿于几千年的中国社会,最终发展成为维系家族和睦与社会稳定的纽带和基石。孝悌:孝,指对父母还报的爱;悌,指兄弟姊妹的友爱,也包括了夫妻之间的恩爱和朋友之间的友爱。《管子》中关于孝悌思想,有很多的论述,以血缘为纽带的家庭关系是《管子》孝悌思想的最基本内容,从伦理切入,针对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人伦关系,引入孝悌文化,以此构建伦理秩序,调节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促进家庭和谐。因此,我们需要大力借鉴、弘扬《管子》孝悌思想,重塑美好和谐的家庭关系,推动基层的治理,借以安定社会。

《管子》对于家庭孝悌思想做了大量详细的论述,值得我们大力借鉴、弘扬。《管子》在孝悌思想的体系中,按照人类血缘关系及生息繁衍的脉络,以纵向、横向、逆向的血缘关系将家庭关系分为父子、兄弟及夫妻三个系列关系,并分别构建了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管子》主要在《管子·版法解》、《管子·形势解》等篇中对此进行了详细集中的论述。

《管子·版法解》篇针对父子关系,提出了父慈子孝的概念;针对兄弟关系,提出了兄爱弟敬的概念;针对夫妻关系,提出了夫妻之间的伦理之义,为人夫者,敦懞以固;为人妻者,劝勉以贞。即为夫固妻贞:丈夫应该坚定本分,妻子应该忠诚专一。夫固妻贞概念的提出大大扩展了孝悌命题的内涵,进而明确了父母与媳妇之间的关系,即为翁媳、婆媳关系,深化了孝悌思想。

针对父母与儿子媳妇之间的特殊伦理关系,相比后世儒家、理学家过分强调子孝不同,如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管子·形势解》篇提出了慈与孝并行的观点,真可谓大大超前且全面,如父母者,子妇之所受教也,能慈仁教训而不失理,则子妇孝。子妇者,亲之以安也,能孝弟顺,则当亲。父母宽裕慈爱就能赢得儿媳妇的拥护和孝敬。可见《管子》倡导慈与孝并行,十分严肃的指出了父母与子女的责任和义务,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调节相互关系的效果。但是《管子》也从反面论证了孝悌思想,如父母暴而无恩则子妇不亲,子妇不安亲则祸忧至。由此可见,父母与子女之间不遵守孝悌之义的规则,不但不能够和谐相处,而且还会带来可怕的后果。发展下去就会出现更严重的后果,为人父而不明父子之义,以教其子而整齐之,则子不知为人子之道,以事其父矣。故曰:父不父子不子。将导致:上失其位,则下逾其节,上下不和(《管子·牧民》篇)。进一步发展下去就有可能发生,子有弑其父者矣(《春秋》)。

《管子》孝悌思想,还明确提出了孝悌是一种美好品德,如《管子·形势解》篇,曰慈者,父母之高行也,孝者,子妇之高行也。父母慈而不解(同懈)则子妇顺,子妇顺而不解则美名附。所谓人之高行,即人类社会的一种高尚美好品德,这种高尚美好品德如大山一般,是高尚不可撼动。无论是父、母、兄、弟、子、媳妇等,具备了孝悌的高尚品行,就是高大的,即使还有其他小过,仍然是优秀之人,有别于不肖之人。反之,缺乏孝悌品行的人,则是品德修养的重大过失,如为父母而暴,为子妇而不孝,人之大失也,大失在身,虽有小善,不得为贤。因此孝悌之义绝不能抛弃,而应该大力弘扬使之恒远流长于中华大地。

综上所述,《管子》孝悌思想是治家、立家的根本,可以调节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以此构建伦理秩序,必能维系家族和睦与社会稳定。由此可见,我们大力借鉴、弘扬、推行《管子》孝悌思想具有广泛的时代意义。

一、调节家人之间的关系,使之形成美好和睦的亲情关系,促进人和。

《管子·形势解》篇,曰:和子孙,属亲戚,父母之常也,爱亲善养,思敬奉教,子妇之常也,以事其亲,终而复始。父母不失其常,则子孙和顺,亲戚相欢,子妇不失其常,则长幼理而亲疏和。故用常者治,失常者乱。可见《管子》孝悌思想倡导慈与孝并行,十分严肃的指出了父母与子女的责任和义务,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调节相互关系使之和睦及促进人和的效果。

二、促进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

《管子·形势解》篇,曰:教护家事,父母之则也。尽力共养,子妇之则也。父母不易其则,故家事辨焉。子妇不易其则,故亲养备具。故用则者安,不用则者危。和子孙,属亲戚,父母之常也,爱亲善养,思敬奉教,子妇之常也,以事其亲,终而复始。父母不失其常,则子孙和顺,亲戚相欢,子妇不失其常,则长幼理而亲疏和。故用常者治,失常者乱。如此则家庭和睦,基层得到有效的治理,社会就会变成一个美好和谐的大家庭。

三、有利于促进民生问题的解决。

通过《管子》对孝悌之义的详细论述,我们知道,有了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固妻贞的家庭环境,年迈的父母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长辈,幼弱的子女或者晚辈都能够得到赡养;为人兄者,宽裕以诲,教诲爱护弟弟,为人弟者,比顺以敬,顺服尊敬兄长,长幼有序,兄弟团结,家族就能稳定兴旺;丈夫坚定本分,妻子忠诚专一,家庭就能和谐稳固。

以上三点是《管子》为我们描绘的一幅孝治的美好蓝图,这也是当前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国梦所需要的,因此我们要大力借鉴、弘扬、推行《管子》孝悌思想。

    大力借鉴、弘扬、 推行孝悌思想,需要我们制定多种切实可行接地气的措施。

一、制定法律,惩治不行孝悌之义的罪行。

当前国家正在推行依法治国,各项工作都要依法实施,因此 大力借鉴、弘扬、推行《管子》孝悌思想也离不开法律手段。《管子·大匡》篇,曰:嫡子不闻孝,不闻爱其弟,不闻敬老国良,三者无一焉,可诛也。诛即为定罪。可见《管子》主张依法对不行孝悌之义的不义行为,进行惩罚并且明确罪行,通过制定相关法律,进行顶层设计,以起到引导和警示众人的作用。

二、颁发文件,表彰践行孝悌之义的美德。

关于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家庭三大伦理关系,《管子》主张制定伦理秩序的文件颁发社会。《管子·版法解》篇,曰饰父子弟兄夫妻之义,即通过颁发相关文件证书,表彰父子弟兄夫妻之间践行孝悌;之义的美德,以达到父慈子孝,兄爱弟敬,礼义章明的目的,重新塑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三、明令宣教,弘扬孝悌之义。

《管子·五辅》篇,曰:为人父者,慈惠以教;为人子者,孝悌以肃;为人兄者,宽裕以诲;为人弟者比顺以敬;为人夫者,敦懞以固;为人妻者,劝勉以贞。可见《管子》主张以教诲劝勉贯彻孝悌之义的思想,同时《管子》也指出若不明令宣教,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管子·形势解》篇,曰:为人父而不明父子之义,以教其子而整齐之,则子不知为人子之道,以事其父矣。故曰:父不父子不子。鉴于此,《管子·版法》篇,曰:必先顺教,万民乡风,期待通过宣传教育,达到引导民众弘扬孝悌之义的目的。

四、政策支持,将孝悌思想纳入人才考核及选拔的范畴。

《管子·君臣下》篇,曰:选贤遂材,而礼孝弟,则奸伪止。因此,政府部门若能重视选拔具有孝悌之义品行的贤能人才,奸诈虚伪就会被制止,官场的风气也将会好转,以官风的转变带动民风的转变,将会有力的推进以德治国、依法治国。

五、物质奖励,鼓励孝悌之义。

《管子》主张对于孝悌之家给予物质奖励,《管子·山权数》篇,曰:乡之孝子聘之币。即政府部门通过对孝悌之家给予适当的物质财产奖励,以表彰践行孝悌之义的美德的好人好事,将会鼓励更多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去践行孝悌之义的美德。

总而言之,孝悌思想作为《管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当今社会所讲求的和谐,其渊源就是《管子》的孝悌思想,若能在家关爱孝敬父母、兄弟姐妹和睦团结、夫妻恩爱忠诚专一,在外热爱帮助他人、奉献社会和祖国,那么我们的社会将会是多么的美好和谐呀。可见,《管子》;孝悌思想,作为家庭伦理关系的规范,充满了建立在以家庭模式为本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基础上的中国伦理所蕴涵的和睦精神,体现了中国传统伦理始于家庭而扩向社会的基本特点,具有调节亲情和睦、维持家庭稳定、稳定社会安定的独特功能。因此,大力借鉴、弘扬、推行《管子》孝悌思想,必能重新塑造美好和谐的家庭生活。

(作者简介:段付军,华东理工大学2010级环境工程硕士)

上一条:李庄插队纪实(五)      下一条:《管子》的教育思想及当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