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安徽省管子研究会 时间:2020/4/16 14:42:10
管子经济思想与中国企业转型升级
范庆骅
【摘 要】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成本上升,中国经济已全面进入刘易斯拐点时期。而以工业4.0和互联网浪潮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则告诫企业,转型升级已经成为必然之路。
管子是我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有着重大影响的经济学家、管理学家 。从古到 今 ,管子 的经济 思想 对各个 时期 的社 会发展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因此,研究管子经济思想对当下中国企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管子 思想;当代中国;企业转型升级
一、企业转型已别无选择
数字文化学者、美国《连线》杂志创始主编凯文·凯利说:在这场互联网革命中,传统企业必须寻找重生的路径。它可能意味着风险、失败、死亡,但却是必须选择的路径。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成本上升,中国经济已全面进入刘易斯拐点时期。而以工业4.0和互联网浪潮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则告诫企业,转型升级已经成为必然之路。为此,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3年两会上强调:我国经济目前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各级政府如果不下大力气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努力打造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中国经济升级版,那么中国企业将会沦为世界经济的打工仔。而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在东北调研时,对中国经济又加上了滚石上山的形容,更加强调了中国企业转型升级的紧迫性。
然而,企业转型不是听几次课,参加几次培训就能解决的,而是需要通盘的系统考虑和深入研究。运用系统思维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科学和方法论体系,做到领导引领、文化支撑,创新驱动、战略落地,最终实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和运营模式再造。
二、企业转型面临的挑战和困境
1.刘易斯拐点让企业劳动用工成本大幅上升。
刘易斯拐点,即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是指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最终达到瓶颈状态。在刘易斯拐点之前,是人求工作,不涨工资也会有源源不绝的劳动力;在刘易斯拐点之后,随着中国的人口红利消失,血汗奴工越来越少,私企的用工成本持续增加,在4年左右的时间里增加了将近1倍。2013年,全国一二线城市平均月薪6700元,北京以8894元位居榜首,2016工资仍将平均增长8%,增幅位列全球第一。据报道,今年春节过后,广州制衣厂再现招工难,日薪400元以下根本没人干。
早在200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份报告就曾提醒:我国的劳动力正由过剩向短缺转变,拐点将在十一五期间出现,确切的时间可能是在2009年。当时从珠三角到长三角出现的招工难,也为这种观点提供了部分验证。2.大众创业让企业招人留人更加艰难。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表示,要破除一切束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让每个有创业意愿的人都有自主创业空间,让创新创造的血液在中国全社会自由流动,让自主发展精神蔚然成风。要在960万平方公里大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
3.互联网让传统管理模式失去效用。
海尔董事局主席张瑞敏说,互联网时代,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和机遇其实就是零距离。传统时代有距离,有边界,导致的是企业和员工、用户、合作方的关系是博弈关系。而零距离、网络化要求企业和三者的关系要变成合作共赢的生态圈。
在张瑞敏看来,现在各方关系变成了合作共赢的生态圈,不管是员工、用户还是合作方,都应该是合作共赢,否则你就没法真正去赢得市场。
4.TPP不带中国玩儿。
TPP,(Trans -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也被称作经济北约,是目前重要的国际多边经济谈判组织,前身是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rans-Pacific Strategic Economic Partnership Agreement,P4)。是由亚太经济合作会议成员国中的新西兰、新加坡、智利和文莱等四国发起,从2002年开始酝酿的一组多边关系的自由贸易协定,原名亚太自由贸易区,旨在促进亚太地区的贸易自由化。
TPP统一监管标准包括:贸易和服务自由(禁止各种门槛)、货币自由兑换(禁止操纵)、税制公平(禁止补贴)、国企私有化、保护劳工权益、保护知识产权(保护原创、反对山寨)、保护环境资源(不准污染地球生态)、信息自由(包括新闻自由、互联网自由等等)。而这些标准,中国都尚未达到。
2015年10月5日,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终于取得实质性突破,美国、日本和其他10个泛太平洋国家就TPP达成一致。12个参与国加起来所占全球经济的比重达到了40%。
结论:今天的企业如果不改变现有的组织模式、盈利模式、分配模式,等待你的只有死亡。
三、管子思想与企业转型升级
1.转型不能照搬西方。从洋务运动到改革开放,中国近代的两次大变革之所以每到关键时刻都走入瓶颈,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学习西方先进管理经验时忽略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性。
2.转型不能复制标杆。正如同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标杆可以作为榜样,但却无法拷贝。
3.转型要向历史学习。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衰,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向历史学习的重要性在于:一、历史经过了时间的验证;二、本国历史文化一脉相承。
4.为什么选择学管子?
中国漫长的5000年历史长河,可谓英雄豪杰辈出,盛世争奇斗艳,圣贤百家争鸣,为什么今天的企业转型升级要学习管子?这是因为:
1)百家源泉,圣人之师。毫不夸张的说,管子之前,中国只有豪杰而无圣贤,直至管子出现。而管子去世一百多年后,老子、孔子等人才用管子思想创建了道、儒、兵、法、墨、名等文化流派、学说。从时间上来说,管仲是诸子的前辈老师;从学术的角度来看,诸子实际上各自只继承了管仲思想的十分之一二。
比如,管子说礼、义、廉、耻是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之。孔子继承和发扬了管仲的这一思想,形成了儒家思想,但是却没有理解管子同时提出的另外一个重要思想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孔子既不懂怎样才能让老百姓仓廪实、衣食足,也不赞同让老百姓过上富裕的日子,甚至鄙视立志务农的人。儒家思想崇尚空谈、追求意识形态,把空谈和意识形态上升到空前的高度,其继承者甚至发展到“存天理,灭人欲、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地步。因此,企业转型升级如果学习孔子思想,中国经济将万劫不复了。
2)春秋五霸之首的缔造者。管子治齐,开创人类史上首次经济社会的变革。通过士农工商四业并举;通商工之业,便渔盐之利;轻税免税来天下之财等一系列经济举措,实现了商贾归齐如流水的大好局面。仅六年时间,将弱小齐国打造成春秋第一强国,其丰功伟绩,古今中外无人能望其项背。
3)商界教父经济之父。管子不仅是人类社会最早的经济学家、管理学家,更是以人为本、和谐社会创建者,国有企业、财政税收创建者,融资融智、民富国强创建者和顺应人性、法主德辅创建者。
也正因为如此,国学大师南怀瑾才高度评价管子是为国谋利的商界教父。而国学大师魏承思则认为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再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而古今中外,能称之三不朽者,惟管子一人也。
而习近平总书记自履新以来,管子的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不作无补之功,不为无益之事。合则强孤则弱。等经典思想更是频繁出现在各类讲话中。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央高层也已间接肯定了管子是中国社会转型的最好老师。
四、企业转型升级向管子学什么?
1.如何激活人的动力。
管仲在齐国变革时,始终把富民放在首位。他认为: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管子·治国》;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张,则君令行。《管子·牧民》
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齐国的经济变革才推出了土地承包制;相地衰征;士农工商四业并举;通商工之业,便渔盐之利;轻税免税来天下之财等一系列经济举措,实现了商贾归齐如流水的大好局面。
我国1978年的改革开放,也是借鉴了管子这一思想。从农村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国企岗位承包责任制,再到自主择业创业,其核心都是通过富民举措激活人的动力。
那么,面对刘易斯拐点带来的人力成本上升,企业如何用管子思想激活人的动力,化解成本压力呢?
2014年1月16日,海尔正式对外界宣布,海尔基于互联网思维下的三化改革,即企业平台化、员工创客化、用户个性化改革启动以来,海尔旗下已有近千个小微组织。企业平台化、员工创客化正是海尔运用管子思想激活人的动力,应对刘易斯拐点的举措。
不仅海尔,据清华企业转型升级课题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山东韩都衣舍、深圳芬尼克兹、浙江正泰等企业,也纷纷在转型升级过程中推行了企业平台化、员工创客化改造,均取得良好收效。
2.如何创造更高利润。
民予则喜,夺则怒,民情皆然。故见予之形,不见夺之理。《管子·国蓄》 是管子对人性的洞察。寓税于价,使人民避免不了征税,又感觉不到征税,则是管子为国谋利的智慧与举措。官山海让财富迅速积累到齐国手中,为实现霸业奠定了坚实的财政基础。仅食盐专卖一项,管仲为齐桓公算了一笔账:一个具有万辆兵车的大国,1000万的总人口中应纳税的人约100万,每人每月征收30钱,一个月也就3000万钱;但只要每升盐加价2钱,因为食盐销售严格按照户籍实行计口售盐,每月即可多得6000万钱,远超过每月30钱高额人头税带来的收入。
张瑞敏认为,互联网时代,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和机遇其实就是零距离。比如,企业和用户之间,过去企业和用户之间的信息是不对称的,而且主动权在企业手里。企业千方百计想要让用户了解产品、购买产品,最好的手段是广告和宣传。而现在,用户知道的信息比企业还多,用户知道全世界的信息,但企业未必知道,因此也就没法通过广告让用户相信。
因此,运用管子寓税于价的思想创造更高利润,是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必须要研究的课题。
《世界经理人》杂志曾刊发了这样一篇报道:川航一次性从风行汽车订购150辆风行菱智MPV,就是为了延伸服务空间。一方面是机票5折优惠,一方面又给乘客提供免费接送服务,谁能相信这一举措却为四川航空带来上亿利润。人们不禁要问:免费接送怎么能给企业创造如此之高的利润?这就是商业模式的魔力:
原价每辆14.8万元人民币的MPV休旅车,川航要求以9万元的价格一次性购买150辆,给风行汽车的条件是,司机在途中为乘客详细介绍这辆汽车,在乘客的乘坐体验中顺道带出车子的优点和车商的服务。每一辆车可以载7名乘客,以每天3趟计算,150辆车,1年实现的广告受众人数是:7×6×365×150,超过了200万的受众群体,宣传效果非同一般。
司机哪里找?川航以一台休旅车17.8万的价钱出售给这些征召的司机,并许诺每载一个乘客公司就会付给司机25元人民币。
此举让川航立即进账了1320万人民币。司机为什么要用更贵的价钱买车?司机也是会算账的:比起一般出租车要在路上到处晃呀晃的找客人,川航提供了一条客源稳定的路线!这17.8万元里包含了稳定的客户源,特许经营费用,管理费用,还不用像出租司机那样上缴份子钱。
接下来,四川航空推出了只要购买5折票价以上的机票,就送免费市区接送的活动!
如此一来,整个资源整合的商业模式已经形成了。
这是一款多赢的商业模式:
对乘客而言,不仅省下了150元车费,也省下了解决机场到市区之间的交通问题,划算!
对风行汽车而言,虽然以低价出售车子,不过该公司却多出了150名业务员帮他卖车子,以及省下了一笔广告预算,换得一个稳定的广告通路,划算!
对司机而言,与其把钱投资在自行开出租车营业上,不如成为四川航空的专线司机,获得稳定的收入来源,划算!
对川航而言,除了差价买车的1320万元收入外,这150辆印有免费接送字样的车子每天在市区到处跑来跑去,将优惠信息传遍大街小巷。
当这个商业模式形成后,四川航空平均每天多卖10000张机票!回头再算一下,四川航空付出的成本却很少。这就是川航具有样本意义的资源整合商业模式的惊人效益!
3.用他人钱办自己的事。
管仲治齐,为了吸引外资,制定了极佳的工商政策。第一是轻税:“通齐国鱼盐于东莱,使关市几而不征,以为诸侯利,诸侯称广焉。《国语·齐语》;第二是给商人提供各种便利:为诸侯之商贾立客舍,一乘者有食,三乘者有刍菽,五乘者有伍养,天下之商贾归齐如流水《管子·轻重乙》。 用别人的钱,办自己的事。管子是中国第一融资高手。
现代融投资理念的发展,是从利润的追逐到资本的盛宴。而现代融资方式的发展,从银行贷款到股票、债券。企业融资方式由向银行间接融资逐步出现向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方式转变的趋势,融资方式不断创新。 尽管如此,从总体上来看,目前我国企业的直接融资比例还相当低,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比例还不足10%,企业过多地依赖财务杠杆甚至以短期资金替代长期资本容易导致企业资金链的断裂,引发企业危机,类似德隆事件就足以说明这一点。
总体来看,中国企业目前在融投资管理中还面临着许多问题。面对不断变化的生存环境,企业如何完善自己的融投资理念,借助各种财务管理和资本运作手段,寻求适合自己的生存之道,是企业需要在转型升级中不断摸索的问题。
4.转型期的组织怎样变革?
组织是动态的,只有不断地对组织进行调整和变革,才能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内部条件的改变。
管子治齐时,为强化国家的行政能力,改变诸侯纷争的局面,在集权与分权的组织结构设计中,制国以为二十一乡:商工之乡六,士农之乡十五。公帅十一乡,高子帅五乡,国子帅五乡。《管子·小匡》。并提出圣君任法而不任智,任数而不任说,任公而不任私,任大道而不任小物,然后身佚而天下治。《管子·任法》,为中国社会此后上百次的变革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
同样,在互联网时代,由于信息的去中心化,传统的金字塔型企业组 织结构已经不能适应日益复杂的市场变化,因此组织结构必须向网络化、决策权必须向碎片化等趋势发展。
中国著名企业海尔在组织变革中,借鉴了管子执一而不失,能君万物《管子·心术下》的思想,创立了倒三角的组织结构,员工从原来的接受指令者到主动的创造市场价值者。倒三角的组织结构的变革,改变了常理者和员工的思维方式:使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CEO,领导者的业绩不在于创造了多少利润,而在于能够创造多少CEO。也就是说,倒三角的组织结构创造了一个平台和机制,让每个员工都能够发挥个人价值。
在倒三角的组织结构中,最上面面对市场的员工,与研发人员、企划人员、物流人员等组成一个自主经营体,共同满足市场需求。自主经营体必须具备三个要素:端到端,同一目标,倒逼机制。
所谓端到端,就是从用户的需求出发到创造用户的满意。目标不是上级定的,而是根据用户的需求来创造的。
所谓同一目标,就是定下目标以后,它不是你个人的,而是所有团队的人员都要按照同一目标来满足用户需求。
所谓倒逼机制,就是将用户的要求作为目标,然后倒逼海尔内部所有流程,交足企业利润、挣足市场费用、自负盈亏、超额分成的原则,每个人一张财务报表,每个人都是一个核算单位,变成几万人都在经营他自己。
5.如何以人赢天下?
笔者是当代最早将人力资源制度介绍到中国的学者之一。但近年来潜心研究管子思想才发现,其实管子才是人类社会最早的人力资源理论及制度的创建者。
“夫争天下者,必先争人。明大数者得人,审小计者失人。《管子·霸言》;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我茍种之,如神用之,举事如神,唯王之门。《管子·权修》;欲知者知之,欲利者利之,欲勇者勇之,欲贵者贵之。《管子·枢言》;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管子·牧民》这些蕴含着选人、用人、育人、留人的人力资源经典理论,至今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而纵观那些转型成功的企业,如海尔、正泰、E代驾、嘀嘀打车等,无不是践行了管子的思想,实现了以人赢天下!
五、管子思想重在践行
一个理论一个思想是否伟大,关键要看是否经过了实践的检验。管子与老子、孔子、孟子、庄子等先贤的最大不同在于,管子重实践,其他诸子基本上只说不练。管子的每一个理论都经过了其本人在治理齐国时的实践,以及后来2700多年的检验。
5000年中国历经沧桑巨变,自管仲之后每次变革都携带着管子思想的基因。《管子》这部光照千秋的先秦政治经济学大典,是永远把珍贵货物送给后代的思想之船。正所谓,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
参考文献:《管子》、《国语·齐语》及部分媒体报道。
(作者简介:清华大学国家服务外包人力资源研究院企业转型升级课题组组长、中国管子研究院院长)
上一条:总第44期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视角下的《管子》以“道”“德”化民思想 下一条:总第44期 法治国家建设与管子法治思想之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