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安徽省管子研究会 时间:2020/4/22 16:13:50
基于互联网传播的管子思想走出去新途径研究
刘 帅
摘要:《管子》是一本汇集管仲治世思想的书籍,从古至今均受到高度重视。本文主要从当代管子思想在海外传播现状入手,依托当今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提出管子思想传播新途径,试图促进其在海外的传播。
关键词:管子;互联网;传播.
一、管子思想在海外互联网传播现状以Quaro为例
Quora是一个在线知识市场,以网友问答的形式挖掘知识,并拥有网络社交的属性。该网站的口号是:A place to share knowledge and better understand the world.(获取知识以及更好地理解世界的地方)。他主要提供一个提问和回答的平台,而所有的参与者是来自世界各地的网友。换句话说,这个网站并不是官方网站,所发出的声音以及反应的问题并不是由政府或其他社会机构所主导。据权威网站流量分析公司Alexa统计,截止2017年2月,该网站用户群数量最大的两个国家是美国和印度,分别占总用户的37.9%、15.8%。用户所受教育程度基本集中在大学教育及以上水平。因此这个通过分析这个网站上关于《管子》的交流,大体可以得出《管子》在海外民间的传播状况。
很遗憾的是,海外网友关于管学的交流并不十分频繁。浏览量较多的帖子只有六个,分别隶属于1.“我们还在哪些地方不了解中国经济?2.朝鲜为何号称其国名有清晨平静之地的含义?3.未来中国会民主还是继续一党执政?4.个人如何保持精神和道德的强大?5.老马识途是什么意思?、6.为何古代中国如此发达而近代中国衰落了?这些话题之下。其中前三个涉及到管子的回复均有过千的浏览量,这意味着传播量是较为广泛的。以第一个问题下的一份回答为例,该网友将西方世界对管仲的陌生视为对中国经济不了解的盲区。该作者将管仲视为与亚当·斯密、卡尔·马克思、凯恩斯齐名的经济学家,且管仲因其思想诞生时期早于后几位两千多年而有更伟大之势。其中“The recognition of the government’s role in economy, to an extensive discussions on market, division of labor, property right, capital, resources, finance, money, credit, bond, employment, industry, macroeconomic control and adjustment, distribution of social wealth, class relations, social welfare, social stability and harmony, and rule of law.的描写,说明了现代经济社会中的最常见的经济问题都能在《管子》里找到论证详细的记载,只不过把词汇换成了现代才发明出来的词汇,譬如:债券、就业、工业、宏观经济调控、社会财富再分配、阶级关系、社会福利等等。这篇回答截止目前浏览量近两万,文化影响不小。但是美中不足的是,文章结尾部分出现了史实类错误,他将《尚书·洪范》里的无偏无陂,遵王之义......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反无侧,王道正直。会其有极,归其有极......以为天下王。段落视为出自管仲之手加以引用,事实上是箕子向周武王的陈述。尽管如此,该作者对管仲总体思想和历史地位的记述是正确的。在他的回答的最后也呼吁大家多像这位2500年前的圣贤学习经济思想,正如《孙子兵法》和《论语》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减少价值一样。其余的五个回答里也有涉及管子的政治文化思想和传说故事,譬如仓廪实而知时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人和水之间关系的哲学思考等。
尽管西方民间有关于管子的讨论,但是数量并不多。相比之下,在Quora上Confucius有专门独立的话题,且关注数近两万人,与卡尔·马克思三万七千的关注数相比差别并不明显,因此西方对民众对孔子的关注度是很高的。此外,在facebook和twitter两大主流社交网站上,有关管子思想的交流互动也是不多的。例如在twitter上搜索Guanzhong得到的搜索结果全部是关于罗贯中的网页。因此,管子思想在海外民间的传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管子思想在海外传播的可行性与瓶颈
习近平多次公开场合引用了《管子》的内容。2014年9月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大会上引用了《管子·牧民》里的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习近平的书单里《管子》在为数并不多中国古代经典里占据一席之地。2011年,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在出席国宴时引用了《管子·权修》里的百年之计,莫如树人一句。2013年6月韩国总统朴槿惠在清华大学演讲时也引用了百年之计,莫如树人这一句,同时还提到了管鲍之交的成语典故。国家领导人多次引用《管子》典故,对管子文化的广泛传播起到推动作用。同时也说明管子思想在当下时代依然具有指导意义。管子思想的传播也不应受国界的阻隔,国外领导人的引用也说明管子思想走出国门是可行的。
但是同其他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走出国门面临的问题一样,管子思想也面临水土不服”的困境。曲慧敏在其博士论文《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研究》里关于中华文化海外发展瓶颈的总结是十分精辟的。目前走出去的文化吸引力弱的原因主要在于没有好创意、好故事、好形象和原创品牌。具体说来短板集中在四个方面:1、传统文化资源开发不够;2、当代精神总结体现不足;3、国际视野和适应性不强;4、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不够。短板1可依托学术界继续笔耕不缀加以完善,余下的三个短板则需要将管子思想传播形式和内容通俗化、趣味化。互联网的兴起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新的思路。依托互联网媒体传播高效、便捷的特性对管子思想的传播起推动作用。
三、依托互联网在海外广泛传播管子思想
近年来,我国影视剧在海外的影响力与日俱增。2014年7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阿根廷时,向阿根廷赠送的国礼包括影视作品。中央政府对娱乐文化成果是持大力支持的态度的。近年的诸如《琅琊榜》、《甄嬛传》、《欢乐颂》、《人民的名义》等各式题材的影视作品也成功登陆日本、韩国、美国、新加坡等文化市场,且在国外网络上评分和口碑都相当可观。发展中国家中,电视剧《媳妇的美好年代》、《金太郎的幸福生活》在坦桑尼亚受到热捧;而历史上受中国文化影响较深的东南亚国家,更是对中国的影视作品毫不陌生。以越南为例,《三国演义》、《何以笙箫默》等大批中国热门影视剧在越南第一时间跟进,越南影视公司不满足于只做来自海外中国的观众,反而自己翻拍了越南版的《西游记》、《还珠格格》等作品。
影视剧作为当代科技进步的产物,其传播无疑具有门槛低、趣味性高、影响效果大等传统传播途径无法企及的优点。管子思想博大精深毋庸置疑,专门的文化机构和学者专家当然需要在严肃严谨的层面上将管子思想传播到海外,但这样使得海外的受众也大致局限在知识届,有曲高和寡之弊。在学术层面上推广管子思想的同时,将管子其人、其事、其思想更广泛地传播在海外民间受众群体则更为迫切。一方面,受众多了能有效地真正将中国文化推广到海外,增强中国文化影响力;另一方面,文化受众广了以后,可更大程度地带动经济发展。
在可行性上,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大大增加了让影视剧的在海外传播的可能性。一方面,网络比电视获得影视资源更方便、更快捷。另一方面,互联网中网友自身的参与评论也能更有效地推广来自中国的影视剧。上文列举的诸如《琅琊榜》等国产优秀影视作品,都是在网络上首先播出的,国外网友也是在网络上获取有关国产影视剧的评论消息的。值得欣慰的是,网络上关注中国影视剧的人群里,年轻人居大多数,从而能将中国文化成果传播到年轻一代中去。相较于西方人自己的影视作品,中国的影视作品带有显著的异于西方文化特色的特点,也让敢于尝鲜,追求酷炫的西方年轻人欲罢不能。
因此,以管子为题材的影视作品对海外管子文化的推广有重要意义。首先,管仲本人就是充满戏剧性的传奇人物,他虽是周王室的后代,父亲官至齐国大夫,但至管仲这里家道中落。出身寒微的管仲一步步从底层做到齐相,使得齐国称霸一时,他本人也伴随着他的思想流传至今,这无疑是影视作品的好题材。管鲍之交、老马识途、一箭之仇等管仲的事迹,故事性强烈,容易激起观看兴趣。管仲一系列具有开创性质的政治经济思想,更能增添以他为主题的影视剧的内涵。
互联网的诞生,让文学作品的传播变得简单。在过去由出版社垄断文艺作品的时代里,大批质量良莠不齐的作品无法通过出版社审查或是无法承担出版成纸质作品的高额费用而夭折在自己家的抽屉里。现在互联网普及了,大批的网络写手自由方便地在网络上创作各种题材的网络小说等文学作品。在国内,网络文学网站,譬如:起点网、红袖添香网、磨铁中文网等都有大量的注册用户。而穿越、修真等文学范式经过这些年在网络文学网站上的使用,早已被网络写手们轻车熟路了。网络文学因为其阅读门槛低、趣味性强、想象力丰富等特点,使得其传播范围,尤其是在年轻人中间,很是广泛。当然,也有专家学者认为网络文学太俗,甚至穿越等题材不尊重历史史实等缺陷。这个问题属于文学问题的讨论范围,笔者站在传播效果的立场上立论而无意与上述观点争论。
值得欣慰的是,近两年来,中国的网络文学在海外逐渐热起来。2014年12月,美国一家网络公司创办武侠世界网(www.wuxiaworld.com)。2016年11月wuxiaworld.com在全世界网站点击率排行榜上排到第1536名,日均页面访问量达362万次。其读者覆盖了全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盘龙》、《星辰变》、《羋月传》等中国创作的网络小说点击量很高。这对于中国网络文学更规范地走出去拉动经济效益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管子思想在海外的传播主要是依靠官方和学术届的推动。其中李克(W.Allyn Rickett)于1985年、1998年相继完成两卷本的《管子》英译本的翻译工作,对管子思想在海外学术界的研究传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但海外管子思想研究大都集中在学术领域,对国外普通民众来说,管子思想依然十分陌生。这里原因很多,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东西文化的巨大差异以及学术研究中的管子对于大众来说有距离感。管子思想要在海外学术界和民间同步开花,则可借鉴中国网络文学作品成功走出国门的经验,将管子思想通俗化,故事化。尽管这样通俗化往往意味着做不到完全尊重管子思想的全部内涵,但降低了门槛,会更大范围地让管子思想广泛传播在海外民间读者群体。管仲本人的政治策略也是接地气的,一味的坚持曲高和寡并非上等之策,开辟一条民间的传播路经不矢为发扬管子思想的新思路。只要对管子思想的内核精髓没有抛弃,不必过分拘泥于形式。
以网络游戏为载体传播传统文化是互联网兴起后的一大途径,将文化与游戏结合在一起,则能创造出不一样的结果。但是网络游戏备受诟病的地方也很多。在网络游戏崭露头角的年代,许多人视之为洪水猛兽,电子鸦片。随着网络的普及,这种观念逐渐淡化。此外,关于网络游戏歪曲历史事实的状况也让人担忧。比如近来很火的一款腾讯出品的手游《王者荣耀》,则受到官方媒体《人民日报》的批评,称其与历史背景和人物经历并无关系,内容和精神被架空,有名无实。对此,作者认为媒体对游戏之于历史文化副作用的看法有过度结构的趋向。文化在学术界和在民间大众里必然呈现两种面貌。伟大如《三国演义》、《西游记》等名著,只要是将目光转向通俗,就必然与历史事实诸多不符,但二次创作并不影响学术界历史研究。小说、戏剧、评书等依靠夸张想象创作出来的文艺作品自成体系,读者也只是把他们当成虚构的。如若想了解这虚构作品背后的真实的历史情况,则文艺作品是个引子,会引导有兴趣的读者观众去严肃史书里探寻史实真相。因此,涉及到网络游戏也遵循同样的思路:以历史人物或历史文化为背景的游戏对网民起到指引带领作用,同时也会让感兴趣并愿意深入探究历史真实的网友产生驱动力去探究更深入的历史情况。
管仲生活在社会大转型的春秋时代,且因英雄、国家、诸侯、战争、政治等游戏因素很多,故若做成网络游戏的话,可玩性很强。事实上,的确存在诸如腾讯公司开发的《七雄争霸》手游是以春秋战国为背景的。且游戏中的管仲热度很高。但纵观游戏市场,以春秋为背景的游戏较之以三国、西游以及武侠小说为背景的游戏来说,可谓相形见绌。这其中原因很多:年代跨度大,相应做做成本高;大众对春秋历史的熟悉度不高等。而这是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所以这似乎成了个悖论:大众不了解导致相应游戏不多;游戏不多导致大众不了解。这对管子元素进入游戏界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
总结
管子思想只有在传播范围广泛的前提下,才是活的思想。一方面依托学术机构的钻研探索;另一方面,应适当采取符合普通读者的方式普及管子思想。互联网的诞生让管子走向海外民间成为可能。采用影视剧、网络小说、网络游戏等方式搭载在互联网的媒介上,让管子思想在海外民间绽放异彩。即使对管子思想对博大精深至了解到皮毛,也不妨碍文化的巨大影响力的发挥。到了在海外提到管仲知道他是一位中国古代的先贤,能脱口而出几句管子语录,那么管子思想在当今世界的位置以及带给管子故里的影响也必将重新改写。
1、黎凤翔.《管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4.
2、李山.《管子》.北京:中华书局,2009.
3、曲慧敏.《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研究》.山东师范大学,2007.
上一条:总第48期 《管子》中的税收原则对当前结构性减税的借鉴 下一条:总第48期 管子有哪些思想观点可供当前“从严治党”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