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安徽省管子研究会 时间:2023/7/14 9:09:37
接地气 接天风 攀高峰
在安徽省管子研究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刘飞跃
(2018年5月22日)
今天我们召开安徽省管子研究会第三次代表大会,听取并审议通过了龚武同志代表二理事会所做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安徽省管子研究会》(修正案),选举产生了第三届理事会。
安徽省管子研究会自2008年成立以来,在省社科联的领导下,在省民政厅民社局的指导下,在中共颍上县委、县人民政府和县政协的关怀、支持下,已经走过十年不平凡的历程。
十年来,安徽省管子研究会在理事会的带领下,尤其是二届以来,在以程必定为会长的理事会的领导下,认真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依法办会,忠实履行《章程》赋予的职责,按照三管齐下,六个走向的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在管学学术研究、管子文化传播,管子思想遗产的经世致用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取得一系列成果,为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打造国家软实力,培养教育青年学者,普及管学知识做出了巨大贡献。管学的感染力与日俱增,学会的影响力不断扩大,管子故里的文化品牌效应日益彰显。
会上会下,同志们对省管子研究会五年来的工作给与高度评价,也提出很好的意见。正像二届理事会工作报告所总结的,学会坚持依法办会,以学兴会,以成果立会,严格遵守《章程》,在学会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学术建设、机构建设和业务建设诸方面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得到上级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2017年学会获得全国先进社会组织的光荣称号。
这些成绩来自不易,是努力拼搏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领导班子和第三届理事会向程必定同志,向全体会员和二届理事会,以及所有关心支持学会成长的领导、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感谢!
有关学会今后的发展和工作,我想提出三点意见:
一、坚持正确的方向,走自己的路,接地气,接天风,攀高峰。所谓方向正确,就是新修改的学会《章程》所强调的指导思想,也就是坚持十九大《中国共产党章程》和《宪法》所规定的指导思想不动摇。学会成立以来,始终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今后就是要坚定本不移地按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办事、办会,把学会各项工作和事业全面推向新阶段。
早在学会成立之初,杨多良同志就提出三管齐下和四个走向。五年前在四个走向基础上,又增加两项内容,也就形成了我们学会章程的三管齐下和六个走向的战略发展目标。这是一条切合学会和管学实际的正确路子。
沿着正确的方向和切合实际的路子,学会要在接地气、接天风和攀高峰三个方面狠下苦功,理论联系实际,搞学术理论不脱离实际和时代精神。按照学术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对接双向同步发展,两条腿走路,两条腿一般长,而不是脱离实际或实践活动,所以取得长足的进步,获得了一系列实践性、学术性突破。今天省管子研究会已经概括出引领在我,功不必在我,过未必在我,错必不在我四句话的管子精神,管研人也正是要以这种管子的精神和情怀去干事业和开展工作。
接地气、接天风和攀高峰的另一层含义是指学会建设要立足基层,打好基础,同时也要树立更高的奋斗目标。这就需要地方党政领导要在人才供给、财力保障和秘书处会议室、资料室用房等方面给予更优惠的待遇,同时学会同仁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撸起袖子加油干,进一步加强软件建设,提升学会的影响力,联络四方,贯通上下,去实现颍上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争取成立国家级管子学会的奋斗目标。
二、坚持依法办会,以文兴会,以成果立会,以人才铸会。学会自身靠什么发展?就是依法办会,以文兴会,以成果立会,以人才铸会。
学会要加强自身建设,培养扎扎实实的研究和管理人才。早在2009年,也就是学会刚成立不久,第一届会长,也是我们的名誉会长郭因和合工大何迈教授就明确提出要培养小管子。郭老当时说费孝通同志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呼唤当代孔子》。有人说当代管子比当代孔子更有用。可以把呼唤当代管子当作我们管研会的一个任务。
这些年,学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低端到高端,从出小成果到出精品,出大成果,创新工作思路,在地方党政的支持下,坚持社会公益性方向,铸造了一年一度的全国性管子学术研讨会平台,充分发挥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定期推出论文集、学刊,开讲座,搞普及性的宣传资料,与机关、事业、企业、基层组织,与科研院校、党校,搞多层次的共建活动等。学会学术平台吸引了全国乃至海内外的管学爱好者,管子研究的成果还走到国际上,走到台湾地区,
正如理事会工作报告所说的,研究会自2008年5月12日成立以来,由于大家的努力,主要是由于颍上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秘书处同志们的积极主动、辛勤发奋,研究会跨入省级一级学会行列,取得一系列堪称厚重的学术研究成果。一个学会一定要有一个充满活力、老中青搭配,具有感召力和影响力的团结、和谐的好班子,要有一个懂学术、精业务、善协调、会联络的秘书处班子。秘书处的工作做好了,研究会的一盘棋才能走活。
我们理事会是研究会的领导中枢,也是三管研究的中坚力量。因此,希望每个理事充分发挥自己的术业专长、岗位优势,为研究会的发展、壮大,为学术研究繁荣做出较一般会员更大的贡献,再会员中间起一点表率作用。
学会始终以鼓励全体会员精益求精地做学问,多出作品,多出精品。打算明年学术委员会换届,届时将修改学术委员会章程,产生新一届学术委员。
三、要实现管学学术理论创新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双丰收。一个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具备很好的、独特的对外的形象和影响力,才能在核心竞争力、文化软实力上,拥有与众不同的比较优势。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本身就是生产力。文化软实力本身也可以转化为文化产品和旅游产品,调动的人的文化精神的活跃,增强经济社会的活力和市场经济的竞争力,最终化作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硬实力。我觉得这就是一个好的学会办在地方,或者说一个地方经济社会拥有一个好的、高层次的学会带来的双重正面效应,实现双丰收和双赢的经验。
这些年来,学会和颍上县上下和正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并毫不夸张地说,也已经取得巨大的成功。对此应该充满信心,毫不动摇,长期不懈地坚持下去,取得县域经济社会和学会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更大辉煌。
管学是我们学会的创新成果和核心竞争力。管学研究,就要发扬管子经世致用的精神,以使管子研究有助于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发展,有助于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有助于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为此,应坚持提高基础上的普及,普及基础上的提高和创新,并力求使用现代各种传媒方式和多种艺术形式来宣传、表现、普及管学。让管学成为人民群众自己的学问,成为一种深入骨髓的智慧,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学会同仁将继续致力于实现颍上五城同创的战略目标,全面推动和支持管子故里建设成为管子文化城、新型能源城、滨水园林城,生态旅游城、文明宜居城。借助研究会各路专家、学者智力密集这样的优势,进一步推动颍上县经济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安徽省管子研究会历程表明,从事社科社会组织工作需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高举发展旗帜,团结的旗帜,学以致用,铸就一种实干精神,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的精神: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这就是我们管子研究会能够一路走到今天的成功经验。
让我们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省社科联的领导下,省民政厅社管局的悉心指导下,在中共颍上县委和县政府的鼎力支持下,团结起来,齐心协力,为创造管子研究事业的新辉煌而努力奋斗!
(作者简介:刘飞跃,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上一条:总第52期 管子语录 下一条:总第 52期 百尺竿头 更上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