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管子研究

第66期 弘扬管子文化 建设管子故里

来源:管子研究会    时间:2023/5/10 8:27:28


弘扬管子文化  建设管子故里

 

张银军   程晓醒

 

2022 年是全国各族人民喜迎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年份。在这个特殊的年份里,管子故里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人民与全国各族人民一样,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奋发有为,撸袖加油,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 化强国而努力拼搏。

颍上县位于淮河、颍河交汇处,国土面积 1987 平方公里,耕地 12.5 万公顷,2020 年总 人口 180.2 万,常住人口 119.88 万人,辖 30 个 乡镇、348 个村(社区)。

颍上县是春秋时期我国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经济学家和军事家,千古名相管仲的故里。

颍上历史悠久、人文蔚盛。早在三千多 年前的西周时期就建立颍上邑治,公元前 5 世 纪,春秋末年楚占中原时期“改颍称慎”,隋大业二年(公元 606 年)恢复“颍上”地名建县。 我县文化积淀丰厚,不仅有被称为“安徽第一历史文化名人”的管仲,还有他的密友鲍叔牙,战国时期的甘茂、甘罗,现当代著名学者常任侠,作家戴厚英,“双百”英模王克勤,两院 院士陈国良、郑守仁等,他们都是颍上人民的杰出代表。颍上还是花鼓灯艺术和推剧的发源地,有“东方芭蕾”之称的颍上花鼓灯及颍上推剧分别被评为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颍上县城被认定为全市唯一“千年古县城”。

颍上地肥水美,物产富饶。我县是皖北地区的鱼米之乡,盛产小麦、水稻、玉米、红薯、水产等农产品,粮食产量连续 6 年突破 100 万吨。境内河湖众多,素有“五河三湾七十二湖”之称,淮河、颍河流经颍上 200 公里,水资源丰富,内河航运潜力巨大。

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铁矿储量上亿吨,煤炭储藏量达 100 多亿吨。拥有谢桥、刘庄煤矿两座年产 1000 万吨的特大型煤矿,为我县发展煤电、煤化工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颍上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境内淮河、颍河四季通航,通江达海;有阜淮铁路、商杭高铁、阜六铁路,济广高速、合淮阜高速;阜阳机场和京九铁路阜阳编组站距县城 60 公里 ;105国道、345 国道和 224、328 省道四通八达;全县乡乡镇镇通沥青路,村村通水泥路。公路密度达 1.8 公里 / 平方公里。

颍上风景秀丽,生态优良。襟淮带颍的水资源优势、承东接西的地理环境、四季鲜明的气候特征孕育了颍上优良的生态环境。

我县坚持科学、高质量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生态旅游业,小张庄、八里河分别获生态环保全球“500 佳”,八里河风景区于 2013 年晋升为国家 5A 级风景区,迪沟风景区、 五里湖湿地公园成为国家 4A 级风景区,建成 高标准的保丰河景观带,迪沟煤矿塌陷区被评为国家湿地公园。

颍上民风淳朴,人民勤劳。特殊的自然和 人文环境造就了颍上人民的坚强性格,50 万劳务大军形成了勤劳勇敢、开拓进取、乐观自信、敬业奉献的农民工精神,涌现出见义勇为 英雄姚仁全、徐义胜,感动中国人物刘丽等杰出典范。文明创建蔚然成风,颍上公益者联盟拥有学雷锋网络注册志愿者近千人,曾获民政部表彰。

颍上管学研究,成果丰硕。管书、管学和管子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思想博大精深,闪耀着智慧光辉,其治理 之道独树一帜,是新时代提升国家治理水平的重要历史文化资源。植根管子故里颍上的安徽省管子研究会是全国唯一一家研究管子、管 学、管书和管子文化的社会组织。广大管学专 家学者,每年都会雅集于颍上,参加全国管子 学术研讨会,以继往圣之绝学,经世致用的情怀,让管学走出书斋,不断探索前行,焕发勃勃生机。

学术研究颇有建树,取得累累硕果:出刊《管子研究》66 期;编著正式出版物文库丛书三种 12 册、会内专家专著50余部、论文700多篇,超过 2000万字;承担国家、省、市、县管子文化课题研究20多项;举办管子文化普及或管学讲座 50 多场、省级以上管子文化电视专题片、卫视直播节目超过600分钟;推动社科普及赠送管子文化书刊 50000多册。大家笔耕不辍,孕育了新时代“新管学”,管子文化焕发出历久弥新的强大生命力,超越地域文化范畴,管子文化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文化源流。

平台建设不断完善。1991 年,成立颍上县管子研究会。2008 年5月,安徽省管子研究会正式成立。研究会成立以来,已经成为广大专家学者开展交流合作的平台,分享研究成果,迄今已经成功举办了十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管研会充分发挥平台作用,“三管齐下”(管学机构、管学研究、管子文化)成果丰硕,“六个走向”(管子文化“走向大众、走向实践、走向机关、走向教育、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精彩纷呈,2017 年安徽省管子研究会被评为“全国社科联先进社会组织”,2019 年被评为“5A级中国社会组织”。社会影响力持续增强。

据统计,习近平同志在系列重要讲话中引用了 23 段管子名言,《管子》一书处于“习近平书柜”显著位置。毋庸置疑,管子思想精华, 已成为新时代全面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一面旗帜。

颍上以“管”治县,其道大光。作为管子故里,颍上传承和弘扬管子思想,是我们的政治担当,更是文化自信。近年来,我们深入挖 掘提炼管子思想的新时代价值,将管子思想与重点工作有机结合,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 展。精神感召力量。把管子文化纳入中学校 教育,弘扬管子“国有四维,礼义廉耻”“以人为本”“以法治国”等精髓思想,弘扬管鲍分金、 挚交千古的公道、诚信、尚义的传统美德,与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紧密结合,与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有机结合,引领全体公民“道德 当身,故不以物惑”。

    道路引领发展。在经济发展领域,我们坚 持“不做无补之功,不为无益之事”,把最宝贵的资源用于最关键的地方,坚持“高大”项目优先发展、坚持园区建设规划先行。坚持特色产业“量体裁衣”,着力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在社会治理领域,我们坚持“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推深做实“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坚持从群众立场出发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文化浸润心灵。我们将管子文化融入城市建设,精心保护管鲍祠、管仲文化广场,高标准修复管仲老街,提升城市文脉、恢复人文风貌。明清苑、河洲书院、梧冈书院、龙门商场等一批文化景观得到修复,让颍上百姓“登得上城楼、望得见古塔、记得住乡愁、传得下管子”。不断丰富管子文化载体,矢志不渝办好管子文化旅游节、管子学术研讨会、管子诗会等文化活动,创新表现形式,借助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宣扬管子文化。

颍上弘扬管学,任重道远。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管子文化仰之弥高钻之弥深,我们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文化资源优

势助推颍上高质量发展。

做好深化文章。“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要精准把握管子文化精神实质及核心要义,充分发挥管研会人才荟萃、智囊云集、思想活跃的优势和智库作用,不断拓宽管子研究新领域,开辟管学新垦地,取得更多的宝贵的学术成果,推进传统思想在新时代焕发宝贵价值,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做好转化文章。“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管子思想,务虚务实,不事空谈,一词一句皆为经世致用。管子故里将继续做好学以致用这篇大文章,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奋斗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为建设新阶段现代化实力颍上魅力颍上不懈奋斗。

颍上人民勤劳智慧,硕果累累。颍上先后荣获全国生态示范区、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 县、全国水利建设管理先进县、全国绿化模范示范县、全国政务公开先进县、全国群众体育 先进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科普示范 县、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国家园林县城、省级森林城市、省文明县、省平安县等荣誉称号,成功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县, 并获得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提名。

颍上县 2021 年地区生产总值 465 亿元,同比增长 8.9%。全县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达到 190 个,新开工项目 113 个。固定资产投资同 比增长 11.8%,增长 9.8%。实现财政收入 45.8 亿元,同比下降 2.0%,财政支出 84.8 亿元,同 比下降 2.4%。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3584 元, 增长 10.1%。利用市外亿元以上项目总资金 159.4 亿元,其中亿元以上工业项目预报资金 97.6 亿元,同比增长 29.6%。

目前,颍上人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产业兴城、工业强县”“产城融合、一体发展”,深入推进“产业项目建设年”和“优良作风建设年”活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

新时代管子故里颍上人民正英姿勃发,以前所未有精神状态干事创业,凝聚共识,努力推动全县各项工作更上一层楼,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在新时代颍上大地朝气蓬勃,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而赓续前行。

 



(作者简介:张银军,中共颍上县委书记,安徽省管子研究会顾问。程晓醒,女,中共颍上县委副书记、颍上县人民政府县长,安徽省管子研究会顾问 )



上一条:第66期 管鲍之交传颂古今中外系列改革成就春秋霸业 ——从省图珍藏《管子》一窥中国古代史上最杰出的“政治经济学家”      下一条:第66期管子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