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安徽省管子研究会 时间:2020/5/14 16:18:32
编者按:1987年4月,管鲍祠修葺完竣,经县委、县政府两办推荐,由县地方志办公室主任吴多桢同志拟文,以记重修始末。脱稿后经县委、县政府领导审阅认可。只因署名问题,书记和县长意见分歧,未即勒珉立碑,恐年湮代远,来着无徵。现为拾遗补缺,征得原文,刊载于后,以飨读者。
重修管鲍祠记
吴多桢
管仲、鲍叔牙并颍上人,春秋初期大政治家,先后为齐相,挚交莫逆,鲍叔牙知人知己,分金让贤,荐管仲相桓公,九合一匡,勋业显赫,模范千秋。故颍人为慕高风,建祠以祀。是祀,古为管子专词,建于何年,无可考。明万历六年(1578年)县令屠隆重建,增祀鲍叔牙,始名管鲍祠。明末清季,历经沧桑,屡有兴废。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再度修葺,为民居式院落,占地五分六厘。祠西南有管仲墩,传为管子衣冠冢,墩前立二碑,一书管仲父墓;一书呜呼大政治家颍上管子之墓。解放后,人民政府曾两次维修。在文化大革命中,毁于破四旧。后为开发经济,实行改革开放,恢复名胜古迹,地方数议整修。乃于一九八六年七月,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县拨款,专人筹建,凡七阅月而竣事。建筑面积扩至一亩九分,祠宇坐北向南,建高阶大门,两侧耳房置砖雕花窗,院内筑夯土台基,高可一米,翻盖大殿三间,为硬山式建筑,简瓦覆盖,花砖作脊,两端饰以鱼吻,形制古朴。内构重梁四柱,棂格门窗;正中悬挚交万古匾额,内外殿柱,挂木制长方形楹联;大殿左右建配房两间,东西甬道各修圆门,一名分金,一名让贤。周围砖砌院墙,覆盖灰色筒瓦。布局典雅肃穆,错落有致,规模宏敞,倍胜昔时。拟对管仲墩培土加高,复碑如旧。仿苏杭园林模式,建管鲍公园,作人民游憩之所,促精神文明建设。今值鼎新,乃详考旧志,略记祠之兴废,暨重修缘由,俾后世有所借鉴。是为记。
(作者简介:吴多桢,男,1926年生,安徽颍上人。离休前,系颍上县地方志办公室主任、《颍上县志》总编、职称副编审,安徽省管子研究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