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学讲堂
当前位置: 首页 > 管学讲堂

管学可以资政

来源:安徽省管子研究会    时间:2020/5/13 15:27:40


管学可以资政

 

程必定

 

编者按:本文系作者为即将由黄山书社出版的《管学论丛》第一卷写的的序言。

 

安徽省管子研究会成立以来,在对管子其人、《管子》其书、管子文化即三管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创造性提出了管学之说,并从概念、内容、传承、影响等方面作了初步的研究,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在中国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影响。集成管学阶段性研究成果的,始有郭因、龚武主编,黄山书社2010、2011年出版的《管学论集》上、中、下,继有计划在近几年内推出五卷本《管学论丛》。 

将三管上升到管学的高度并且进行深入的研究,对中华文明传承及现代政治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当然,在研究的初期阶段,还不可能对管学作出系统性的学理概括﹙以后会要的﹚,但是,从初步的研究成果看,管学的鲜明特征还是一目了然的。我是三管&研究的外行,因为被推为安徽省管子研究会的会长,近期集中一些时间略读了由姜涛著、齐魯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管子新注》,又细读了业己出版的《管学论集》以及本书即《管学论丛》第一、二卷的清样,计三百余篇论文在临时抱佛脚中我发现,管学的鲜明特征在于资政,是博大精深的资政的学问。 

所谓资政,即助治理国家;所谓资政的学问,就是如何治理国家的学问。前者也有设置官职的,如我国宋代就设有资政殿大学士,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是内阁资政;后者是思想与见解,大多凝结为著作,或奉献于执政者,或教授于门生。我国大量的历史典籍都具有资政的作用,太平天国干王洪仁玕就著有《资政新编》。管学作为资政的学问,集中体现为浩浩八十六章﹙亡佚十章﹚的典著《管子》其书。 

从《管子》其书可以看出, 管学作为资政的学问,从多方面、深层次对执政者提出治理国家的新见与良策。比如,《管子·小称第三十二》独具一格地指出,称身之过者,强也,意即总是考虑自己有什么过失的君王是强者《管子·小称第五十一》提出震耳发馈的一问:何物可比于君子之德乎?是从执政者应具备的品德而提出的资政见解《管子·牧民第一》更深刻地对齐恒公直谏: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是从执政者应真诚爱民而提出的资政见解。可以认为,管仲特别强调执政者的个人品德与爱民之心,是治理好国家的基本保证。 

治理好国家不仅靠君主,还要靠管理国家的大小官吏。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黄巢有一句名言:国家之官坏国家之事,说明用人治吏对治理国家具有根本性的意义。管子相齐抓住了这个根本,很会选才用人。《管子·小问第五十一》讲的是个傅马栈最难的故事:一天管仲陪齐恒公观看马圈,问管理马圈的小吏,在马圈里做什么事最难,小吏一时难以回答,管仲立即回答说,是用竹木编成马圈最难。因为如果先用弯曲的材料,后面只能都用弯曲的,那么,直的材料就派不上用场了,反之亦然, 弯曲的材料就派不上用场了。管仲的这个回答用意深刻,他将曲木喻作小人, 将直木喻作君子,如果国君先用小人,那么君子则退, 先用君子,那么小人则退。说明管仲总是不放过一切机会,对齐恒公选才用人进行巧妙的规劝,因为这是资政者的要事。 

理财、法制、武备等是治理国家的大事,更是资政者操虑用心的常事,《管子》其书对这些都有大量周祥的阐述与记载。如《管子·立政第四》云:君子所务者五:一曰山泽不救于火,草木不植成,国之贫也;二曰沟渎不遂于隘,障水不安其藏, 国之贫也;三曰桑麻不植于野,五谷不宜其地,国之贫也;四曰六畜不养于家,瓜瓠荤菜不备具,国之贫也;五曰工事竞于刻镂,女事繁于文章,国之贫也说的是治贫图富的理财之道。又如《管子·任法第四十五》云:置仪设法以度量断者,上主也意即设置礼仪规章,制订法律条文,一切事情都用仪礼、法律的标准来衡量,这是上等的君主,说的是以法治国的法制之理。再如《管子·兵法第十七》是一篇军事论文, 所论兵法突出战略目标的权衡取舍, 内容涉及军令、军纪、训练、地形,武器、供应、情报等方面,说的是强兵攻略的武备之要。对于理财、法制、武备等这些治理国家的大事,管仲不仅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从相齐40年的实践看,管仲为此可以说是惟日孜孜,无敢逸豫。 

如此等等可以看出,以《管子》其书为代表的管学典籍,就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资政的学问,相齐40年的管仲其人,就是一位大智深谋的资政高师。还应该指出,管仲相齐的时期,是齐国由弱变强的腾飞时期,由此还可以看出,管学作为资政的学问,更是引导后发国家革故布新、治贫图富、后来居上的资政的学问,对落后国家与地区的崛起,更具有特别重要的资政价值。 

古往今来,物换星移,政有多更,但资政的学问不仅不衰,而且不断发展,越来显示其对襄助执政者科学决策、治理国家的重要作用。管学作为资政的学问,自产生以来就一直受到历代执政者的重视,许多有作为的皇帝和辅相,都视《管子》为资政要典,从中汲取治理国家的良方与思想。如今,中国己进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代,党中央以科学发展观为国家发展的核心指导思想,十分強调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党的十七大报告就提出, 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界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发挥思想库作用,党的十八大报告又进一步明确,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健全决策机制和程序,发挥思想库作用。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资政的作用就更为重要, 管学作为的资政的学问,更凸现其时代价值。 

当前,中国经济总量虽居世界第二,但人均收入水平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仅居世界100位左右,还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尽快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各级党委、政府的科学决策是攸关重要的,为科学决策服务的资政也同样是不可忽缺的,而管学作为能引导后发国家后来居上的资政的学问,对当下中国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资政价值。故此,我们研究管学,探究管学资政的学问,力求古为今用,服务现实,也就十分必要了。安徽省管子研究会在编辑出版了《管学论集》后,今又编辑出版《管学论丛》奉献给读者, 也有这样的考虑。希望学术界关注并研究管学的资政思想,积极发挥思想库的作用希望各级领导干部了解并借鉴管学的资政方略,提高自己的领导能力。 

是为序。 

                   2013年元旦, 于合肥曙光新村寓所

 

(作者简介: 程必定,安徽省人民政府参事,安徽省社科联原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政治经济学专家,研究员,安徽省管子研究会会长。)

上一条:学习和创新:管子文化的启示      下一条:管子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