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安徽省管子研究会 时间:2022/8/16 14:32:15
借鉴管子人才思想 促进建设人才强国
关于管子人才思想与建设人才强国战略的几点思考
燕美善
最近一段时间,笔者在学习中对管子人才思想与建设人才强国战略这一课题产生浓厚兴趣,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粗浅的探讨和思考。
一
笔者认真阅读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全文,深刻了解到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更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决策的总体要求,着眼于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供人才保障,制定了《人才规划纲要》。接着,笔者又翻阅了有关管子理论典藉中《管子》人才思想的论述,感到国家人才强国战略决策中也涵盖《管子》人才思想的有益成份。因此,管子人才思想与建设人才强国战略,也是一个值得研究探讨和思考的课题。
二
管子(又称管仲),名夷吾,字仲,是安徽省颍上县人。管子的人才思想体现在我国一部著名古代典藉《管子》一书之中,书中记录了春秋时代政治家、思想家管子的政治、经济思想及其相齐的历史资料。管子相齐40年,不以兵车之力却辅佐齐桓公实现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大业。这一成就的取得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管子独特的人才思想。管子的人才思想主要凸显在以下几大关键环节上。
(一)凸显在高度重视人才上,把人才的得失提高到关系国家兴亡的高度。管子认为:求天下之精材,收天下之豪杰,是实现国家富强兴盛的根本保证,强调夫争天下者,必先争人。《管子·权修》篇提出: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才;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意思是,对于一个国家来讲,培养人才既是当务之急,也是战略任务,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稳定发展。把人才的培养视为百年大计,体现了管子的远见卓识。这对当时那个社会进行治理国家来说是很重要的。
(二)凸现在对人才的发现与选拔上。对于为政者来讲,人才的发现与选拔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举贤是基础,选贤是关键。从《管子》一书中可以看出,在当时的齐国,齐桓公求贤若渴,鲍叔牙荐贤让能,管子知人善任。可以说,这三个人组成了一个高素质、高水平的决策群体,成为成就一匡天下霸业的领导核心。在人才的选拔上,齐国制定了三选制度,可以即由乡长、官长、君主三个层次逐级选拔。这种三选制度,可以有效避免基层官员埋没人才,有贤不报,也可以防止君主随心所欲,任人唯亲。这些做法在当时那个社会里,也是很进步的。
(三)凸现在人才的使用与考核标准上。《管子》一书提出了三本、四固、;五务与省官制度。所谓三本,是指用人的三个标准,即重德、察能、量功。通过这三项指标的分析考察,看所选用之人的品德与地位,功绩与报酬,才能与官职是否相称。所谓四固,是指把能否行仁、辞让、公正、格职四个方面作为人才选用的基本标准。所谓五务是指君择臣而任官,大夫任官辨事,官长任事守职,士人修身功材,庶人耕农树艺,也就是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意思。所谓省官制度是指对各级官吏的职责进行考核、检查和监督的制度。省官的前提是要明确官员的职责,并根据职责进行考核。考核内容要具体,不仅看大德与大节,而且看实绩。这些举措在当时的作用也是很大的。
三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选拔干部,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加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力度,鼓励年轻干部到基层和艰苦地区锻炼成长,提高年轻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政治素质。重视培养选拔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格外关注长期在条件艰苦、工作困难地方努力工作的干部,注重从基层和生产一线选拔优秀干部充实各级党政机关。继续大规模培养干部,充分发挥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作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统筹抓好以高层次人才和高科技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激发各类人才创造活动和创业热情,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新局面。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切实做好人才工作,加快建设人才强国,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保证,是确立我国人才竞争比较优势,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选择,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支撑。全党全国要统一思想,真抓实干,全面落实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各项战略任务,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进一步开创我国人才事业新局面,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人才保证。
《人大规划纲要》指出: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提出了一系列加快人才工作的政策措施,培养造就了各个领域的大批人才。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决策,人才强国战略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战略,人才发取得了显著成就。党中央、国务院专门召开了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对实现《国家人才规划》进行了全面部署,又面向全社会颁布了《人才规划》,提出了到2020年我国人才发展的战略目标、指导方针、总体部署和重大举措,明确《人才》规划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是我国昂首迈进世界人才强国行列的行动纲领。颁布和实施这个规划,对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此时,笔者在翻阅有关管子理论典藉中的管子人才思想资料,对照党的十七大报告、胡锦涛总书记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的论述情况,感到国家人才强国战略决策中,也涵盖《管子》人才思想的有益成份。根据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关于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以及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报告中关于要积极借鉴社会创造的文明成果包括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精神,在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决策过程中,管子人才思想的有益成份也值得借鉴、吸纳。
(作者简介:燕美善,原中共阜阳地委副书记,阜阳地区人大联络委员会主任,现为阜阳市人大工作研究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