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学讲堂
当前位置: 首页 > 管学讲堂

中国模式把管子推向世界

来源:安徽省管子研究会    时间:2020/5/12 9:56:05


中国模式把管子推向世界

王好华  谷超杰

 

  本文提示:世界有病,中国模式是救治的唯一妙方。中国模式植根于中国历史文化。管子文化是中国历史文化中最为辉煌的一页。用中国模式的特点解读管子,不仅是对管子精华的发掘和宏扬,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增强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随着中国模式的成功并走向世界,管子文化也将同孔子文化一样走向世界。 

      .

中国共产党领导13亿多中国各族人民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0多年来取得了震撼世界的巨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被西方国家许多政治家和著名学者称为中国模式,引起他们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和关注,认为中国模式的发展道路是拯救21世纪患有重症的世界的唯一妙方。

1972年, 世界著名的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在《人类与大地母亲》中宣称:当今世界上的地区性主权国家,都沒有维持和平的能力, 也不具备把生物圈从人为的污染中拯救出来,或保护生物圈的非替代性自然资源的能力。政治方面的这种全球性的无政府状态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因为人类文明世界在技术和经济方面已经成为一个整体,人们今天已不能用野蛮的、毀灭性的军事征服的传统方式来实现人类文明世界的政治统一了。世界著名的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第7版中写道:技术和经济越发达, 社会的不公正就会越大。据联合国统计认定,1972年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24个,2012年增加到48个。全球享有盛誉的美国著名未来学家、趋势预测专家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名著《中国大趋势》中指出:西方民主并不能保证经济繁荣,比如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就能证明这一点,印度也是如此。这些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全球顶级学者的英明论断,概括起来:一是现代工业化时期, 高科技发展带来了全球性的严重的负面效果;二是地球上任何国家都沒有维持和平的能力, 也不具备把地球从污染中拯救出来的能力;三是西方民主和政府管理模式不是发展经济的唯一模式;四是世界需要寻求新的方式来实现人类文明世界的政治统一。尤其是进入21世纪,当今西方世界由金融危机引发的主权债务危机,至今存在着严重的三失:经济发展失调,政治体制失灵,社会融合机制失效,如此重病,药方何在?于是世界上许多开明的政治家和世界级的大学者把目光投向了中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同期世界上大国最快的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对外贸易增长速度、最快的外汇储备增长速度、最快且人数最多的脫贫致富速度、最大规模的社会保障体系。今天的世界对中国信息充滿饥渴,对中国奇迹充满惊叹,对中国文化充满兴趣。 2008年, 中国举办第29届奥运会,全世界180多个国家或政府首脑来中国访问。约翰·奈斯比特对这一现象解释说:这些外国领导人也意识到自己国家的命运也越来越紧密地与中国联系在一起。(《中国大趋势》第142页)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召开,全世界135个国家和地区实况转播,来自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700多名境外记者在北京争相报道。外国政要来函贺电超过800份。2012年,美国两个总统候选人辩论的题目居然是《中国的崛起与明日之世界》。台湾召考公务员,把科学发展观的内容作为试题。每年春节前夕,联合国秘书长、欧盟委员会主席等国际组织的领导人,以及美、英、法、泰、丹麦、日本等十数国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纷纷以演讲、谈话、贺信等各种方式,向当地华裔人士以及其他亚裔族群发表新春贺词,并遥祝中国人民新春佳节幸福快乐。由此可以看出,坚持走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而取得巨大成就的中国,在当今世界所具有的强大影响力。早在1973年,阿诺德·汤因比就强调说:我觉得, 中国今后对于全人类的未来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就中国人来说, 几千年来, 比世界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文化上团结起来。他们显示出这种在政治、文化上统一的本领,具有无与伦比的成功经验。这样的统一正是今天世界的绝对要求。(转引自张维为著:《中国震撼》第247页)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人类现正在无可奈何地致力于寻找避免成为经济动物的方法,处于21世纪前夜的世界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社会实验和革新,而当今遍布全球的变革则证明了这种革新的广度和重要性。例如在中国, 坚定的革命者正在摸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第7版《致读者》第12页)学贯东西的英国学者马丁·雅克在其名著《当中国统治世界》第10章的《新型的政治标杆》一节中指出:中国将提供西方模式的替代品, 包含完全不同的政治传统:后殖民时代的发展中国家、共产党政权、高度成熟的治国方略、儒家传统。俄罗斯经济学教授波波夫评论中国模式:中国的发展模式对所有发展中国家具有无法抗拒的诱惑力,因为这种模式引发了世界经济史上前所未有的一轮增长,这种模式与美国开出的西方民主和新自由主义处方可谓背道而驰。﹙转引自张维为《中国震撼》第112页﹚讲到中国模式, 日内瓦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张维为走访了一百多个国家,通过对不同国家制度的对比和对三十多年中国改革开放经验的总结, 在其《中国震撼》一书中,概括出中国模式主要有八个特点, 即:实践理性、强势政府、稳定优先、民生为大、渐进改革、顺序差异、混合经济、对外开放。印度著名学者谭中指出:中国模式的最大特点在于它是世界唯一的持续两千多年的文明国,认为中国正在现代化而忽略这种历史发展实际上等于抹煞中国模式。﹙《中国未来30年》第280页﹚

中国模式植根于中国历史。历史不可重复,历史上的治国方略不可不被借鉴。江泽民在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写的《简明中国历史读本》的序言中写道:一个民族的历史深刻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现在和未来。今天的中国从历史的中国发展而来。如果用《中国震撼》概括出的中国模式八个特点来解读管子学说及其实践,我们不仅可以看出中国模式的许多元素可以从管子中找到渊源,同时也凸显出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宏扬者,使我们更加认识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春秋初期的齐国,面临两大矛盾:国内是落后的生产力与统治者富国强兵愿望的矛盾,国外是外族侵略与中原诸侯国反侵略的矛盾。两者叠加,富国强兵則是主要矛盾的支配方面。为此,必须把发展经济放在第一位,用改革来解放和推动齐国生产力发展。现在,我们就用中国模式的八个特点,来解读一下管子的言论思想及其改革实践,看看管子在今天中国模式中焕发出的生机。

实践理性,管子相齐桓公后,坚持实践是第一位的基本观点,针对不合时宜的体制、制度、政策予以大刀阔斧的改革,调整行政区划, 制定三官制度,寓兵于农,实行均地分力,相地而衰征,发展渔盐矿业和集市贸易等,把发展经济作为治国的第一要务。

强势政府,桓公开明有志,管子目标明确, 能夠制定和执行符合齐国长远利益的政策和策略。比如,结束奴隶制分田到户,让老百姓富起来以得民心;其次建立一支能战斗的军队;再次开发为国家所有的矿山、湖海、山林资源,发展铁盐渔业,搞活商业和外贸,让国库丰盈起来;同时大张四维(礼、义、廉、耻),完善法制, 提高民众对礼节、荣辱的道德修养;对外高举尊王攘夷大旗,外交与军事手段并举,维护中原和平,从而称霸天下。这些大政方针,完全是结合国内外的实际情况,凭借强势政府而推行。

稳定优先,管子在齐国推行改革, 发展生产, 也遇到一个政治和社会稳定问题。对此他采取的策略是, 顺民意遵循姜太公时代循其俗的方针,俗之所欲,因而予之; 俗之所否, 因而去之;修旧法,对以往实行的政策,修旧法,择其善者而业用之;给民利,民众在一系列富民政策实行中短期内就得到了利益。这些政策的实行,避免了上层的不满和社会的动乱。

民生为大,管子在历史上最早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并将其作为治国之道的根本。他在推行富民政策的同时,又对民众实施六兴、九惠民生工程,即:开垦土地,鼓励农耕,规划住宅,修缮房屋;发展市场, 加强交通建设,搞好商业服务设施;兴修水利,畅通水运,建好码头桥梁;薄收租税,轻征捐赋,宽减刑罚,赦免罪犯,宽恕小过;赡养老人,慈抚幼孤,救济鳏寡,关心疾病,吊慰祸丧;对弱势群体实行政府救助:寒冷人给衣穿,饥饿人给饭吃,贫寒人给帮助,破败人给赈济,赤贫人给资助。管子认为,做到这六个方面,政府德之兴也。与此同时, 管子还提出了著名的九惠之教,即老老(养老)、慈幼(关爱儿童)、恤孤(关心孤儿)、养疾(关怀残疾)、合独(关心鳏寡人婚姻)、问病(医疗保障)、通穷(困难救助)、赈困(以工代賑)和接绝( 烈士抚恤)。这些民生福利保障制度,几乎胜过西欧那些现代化的福利资本主义国家。

漸进改革,管子改革, 结合实际, 进行可行性研究, 区分轻重缓急。他说:举所美必观其终,废所恶必计其穷。意思是举办所喜欢的事的时候,一定要估计到事情的结局; 废止所厌恶的事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事情的后果。他先调整齐国行政区划, 然后釆取作内政而寄军令(军政合一的形式);再修旧法, 择其善者而业用之。在强化国君集权的同时,又强调国君要慎用六柄(即生、杀、贫、富、贵、贱的赏罚措施);尤其是在官吏制度改革方面,为了打破从贵族中选拔人材的世卿世禄制度, 他建议桓公从士、农、工、商四民中选拔人才,先从低级官吏开始,对德才和政绩特别突出的人,经桓公面谈考察后越级提拔,直至委以副卿,将周天子封于齐国的两个正卿予以架空, 以推行他的改革政策。

顺序差异管子在齐国推行经济改革,分顺序,辩轻重。先农业后手工业,先个体经济后国家经济,先内地后沿海,使富民富国政策逐步在全国推开。

混合经济为了富民富国,管子把奴隶解放出来,实行分田到户,自给自足的封建小农经济开始出现。为了保障增加国库收入,管子实行盐业专卖政策,开放盐池让民间自由生产,然后由国家统一收购营销。对冶铁业,管子实行国有民营,统购统销,并控制铁器的定价权。用盐铁两种商品加大和邻国贸易。管子在改革中采取混合经济政策,推动了齐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管子的这种独特的经济制度,直到现在仍被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所采用。

对外开放管子非常重视对外贸易, 将齐国盛产的鱼、盐、铁制器械等,采取天下高我独低的价格政策, 销往远近的诸侯国。管子还运用货币杠杆调控外贸市场。齐国不产黄金, 为了储备黄金,对亟需要进口食盐的梁、赵、宋、卫等诸侯国, 要求用黄金来购买, 这样就很快积累大批黄金, 从而购买大量战马和四夷珍宝。为了赢造发展的和平环境,制定尊王攘夷政策,与楚国讲和,援助受夷狄攻击的邻近诸侯国,保卫中原和平, 等等。

上述管子改革的治国思想理念和改革实践,无论是对于当今想发展想富强的第三世界国家,还是想急于疗治因金融危机导致经济危机严重创伤的发达国家,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社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路易斯·戈麦斯指出:资本主义国家在借鉴和学习社会主义的成功经验,在这方面,中国是一个比较不错的借鉴和参考,其优点体现在中央政府调控与市场主导性调节的完美统一等,给市场有序竞争和资源的有效配置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障。俄罗斯莫斯科大学经济系亚洲研究中心主任叶夫根尼·阿夫多库申说:中国进行的是具有自己特色的经济改革。俄罗斯则是完全按照西方现成的经济模式与理论,由此带来的结果可想而知。印度孟买塔塔社科院院长巴拉苏罗曼反思道:新中国成立后60多年的发展为印度提供了很多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今天印度经济社会所面临的问题,几乎都可以直接在中国找到解决答案。(以上引自2012年12月25日人民日报第23版)由此可见,中国模式对当前世界一些国家的发展所具有的伟大现实意义。

第三代年鉴学派的代表人物勒高夫明确指出:社会史比任何时候都重视从现时出发来探讨历史问题。﹙转引自人民日报2012年5月31日﹚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成果,或者说用中国模式的八个特点,来解读2600多年前管子的言论思想及其做法, 这并不是简单的类比, 也不是给管子倒贴金。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晁福林指出:对古代历史人物进行理性思考是很不容易的事,古人在那个时代达到的标准,也是我们今人深为敬佩的,甚致连今人也很难超越的。﹙ 中央国家机关团工委编:《名家谈历史》第17页﹚按照中国模式八个特点,梳理一下齐国当时的一些史实,把管子文化中的优秀成分,融合在当代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活中。这样做,不仅鲜活了管子文化的存在,而且使我们更能站稳当代,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须知,中国存在的唯一模式就是从历史中重生,中国就是一部活生生的历史, 今天发生的每件事情都与历史有着密切的联系, 如果沒有历史, 我们就无法解释它。(《当中国统治世界》第162页)。

管子对齐国的改革,与当代中国的改革,虽然在政策、策略、措施等方面有不少相似之处,但仍有根本上的不同。从目的方面说,管子通过改革发展生产力,是为了富国强兵从而称霸诸侯国。当代中国的改革,是在用和平方式寻找人类避免成为经济动物的方法,实现世界和平,从而走进大同世界。从思想理论方面讲,管子的认识论属于朴素的唯物主义阶段。列宁说:生活、实践底观点,应该是认识论底首先的和基本的观点。管子对齐国的认识,完全是出自于他的感知体验和其经验智慧。他从实际出发制定的改革政策, 坚持了实践的基本观点,解决了当时齐国面临的国内外矛盾。但是,他的实践观点还沒有达到辫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高度。当代中国的改革,是在辯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指导下, 运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 立足于中国国情和世界世情,结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而制定的政策, 由此形成了具有先进的科学性、鲜明的时代性、历史文明的包容性和社会实践的可行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内是中华文明的复兴之路,对外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伟大创举,是全球化时代对国家治理的探索。这个伟大理论,不仅成功地指导了中国大陆社会主义的科学发展,也成功地指导了中国的香港、澳门两地区资本主义制度的健康发展,受到世界许多著名学者和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的认同。2012年12月31日新华社网报道,最新一期美国《外交》杂志刊文指出:如果十八大的战略规划能夠一一实现,那么有朝一日西方选举式民主是唯一合法和有效的政治治理制度就会终结。中国模式的成功确实表明,只要符合一国的文化和历史,许多政治治理模式都可以成功。

中国模式走向世界,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文化走出国门,从而也有力地推动管子文化走向世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走出国门的浪潮逐年高涨。据2012年12月19日人民日报报道:传播中国文化的孔子学院仅用8年时间,已在10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400所孔子学院和500多所孔子课堂,还有62个国家160多所大学要求开办孔子学院。目前已有40个国家和地区颁布政令,将汉语教学纳入本国国民教育体系。美国斯坦福大学在申办孔子学院材料上第一句话这样写道:为了培育未来了解中国的美国领导人。2013年1月24日,美国国务院宣布十万人留学中国基金会成立,推动实现2014年十万美国人留学中国的目标。孔子学院在全球方兴未艾,不仅传播着中国汉语,同时也传播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改革开放初期,1985年,管子就走进了《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这部权威巨著, 一是 认定管子为中国春秋初期政治家、思想家,二是从几个方面肯定了他的功绩,三是认定《管子》中有些篇章是管仲言论思想的记录。全球最大的资料网站维基百科介绍管子是中国春秋时代齐国的政治家、哲学家。近年来,为了对外传播管子文化,国内出版了汉英双语版的《管子语录》。美国芝加哥的中国城有一个标志性的大门,上面大大地写了四个字:礼义廉耻。这四个字,就是管仲提出的四维。北京中华世纪坛塑造的中华文化名人像,管仲居首位,排在老子、孔子之前。所有这些,都是中国文化包括管子文化走向世界的实际行动。

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对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出了一些具体措施。十八大报告强调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这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我们坚信,中国13亿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保到2021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以及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模式必将进一步在世界范围展开,中国文化必将进一步在全球蓬勃发展,而中国模式中的管子元素将更加显示出其璀璨的光彩。先后访问中国达50多次的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2011年1月在其新著《论中国》一书的序中写道:我日益钦佩中国人民,钦佩他们的坚韧不拔、含蓄缜密、家庭意识和他们展现出的中华文化。这位美国前国务卿、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外交家、国际问题专家,以其丰富的阅历和深邃的智慧,以如此身份和头衔发出如此钦佩感慨,令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随着钦佩中国文化的国外友人增多,中国文化包括管子必将走向世界,管子也将成为世界级的文化伟人。

(作者简介:王好华,中国诗歌学会会员,阜阳市颍泉区关工委主任, 谷超杰,安徽省管子研究会理事、中华管子文化促进会副会长、安徽管仲酒业董事长)

上一条:试 论 管 仲 之 为 人      下一条:奇情双亮 名令俱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