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安徽省管子研究会 时间:2022/8/10 14:21:09
管子管理思想与全面深化改革
张绍良
管子辅佐齐桓公四十年,他坚持改革使贫弱的齐国成为春秋第一霸。管子思想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资政学问。他实行经济改革为齐国崛起奠定坚实财政基础;实行政治改革,确定国家体制、目标、实行军事改革,实现富国强军;实行人事体制改革,为齐国确立选贤任能的原则办法,管子思想,闪耀着中华智慧的光芒。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管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国梦,需要秉承管子思想,需要发扬伟大中华智慧。
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坐大。齐国地处边远而且贫穷。管仲变法使齐国在大国争霸的形势中竞争崛起,成为中原诸侯的盟主,并得到周天子的承认,史称齐桓公称霸。
管仲从经济、政治、军事、外交等全面实行了系列重要改革,表现出天下无以伦比的第一宰相才能。他改革的第一招:经济改革,为齐国奠定坚实的国家财政。齐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税是一个大项目。(《管子、大匡》)记载:齐国实行《案田而税》。《国语·齐语》曰:管子对曰:相地而衰征,则民不移。这项改革就是把农业社会最重要、最根本的土地资源按土质好坏、产量高低,划分等级,按等级的高低定税向农民征收。这《案田而税》既适用于原有的井田,也适用于后来的私家开荒地。合乎情理地扩大了政府税源,既稳定了社会秩序,又增加了国库的收入。
经济改革第二招,实行官山海盐铁专卖。(《管子·海王》)篇有记载。官山海中的山海含义为山海之藏、山海之业、山泽之利,主要是指藏于大海中的食盐和藏于山岭中的铁矿两种重要资源。官山海就是实施制盐业和冶铁的国家垄断性经营,实施食盐和铁器的国家专卖。盐铁产销由国家垄断,是农业社会中利润最大的行业纳入了国家管理,它获取了巨额财政收入。官山海政策的推行,盐铁业垄断利润的获得,迅速增加了齐国的国家财政,为齐桓公的霸业奠定了坚实的财政基础。管子官山海成为后来历代沿用专卖的经典;直到今天食盐业仍为性质不同的国家垄断专营。
经济改革的第三招,实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由以下几项措施:(《管子·轻重》)有这方面的记载。一是稳定物价。国家采取敛轻散重的策略,购进人民所轻者,抛售人民所重者,这样既可以稳定物价,又能使政府从中获利。还提倡发展经济,积财通货,设轻重九府,观察年景丰欠,人民需求平抑粮食物价。(《管子轻重甲》)二是控制流通。《管子·轻重丁》记载,为保证本国缺少而重要的商品不外流,国家采取天下下我高,天下轻我重的策略,保持重要物资的高价,就会使天下他国的重要物资流入齐国,而对齐国自己生产的剩余商品,则采取天下高我下、天下重我轻的政策,促其外销。在一般情况下,则要做到天下高则高、天下下则下,保持经济政策适度的灵活性。
三是货币的发行权由国家控制。《管子·国蓄》说:善者执通施,以御司命。通施就是货币,它由君主掌握,用来控制民众的生命的主宰。货币是国家控制经济的重要工具。国家必须掌握货币的铸造和流通。四是实行富民政策。《治国篇》明确指出: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如何实现富民的目标呢?管子认为发展农业生产最重要。管子主张奖励农业生产,对于哪些勤于农事和精于农事的人,国家给予奖励,民之能明于农事者,置之黄金一斤,直食八石(《山权数》),以资鼓励。五是对外开放,搞活流通。齐国把自己产品食盐卖给梁、越、宋、魏等国,再用黄金向滕、鲁等国购买粮食和向其他国家购买皮革、竹器等齐国所缺乏的商品。为了吸引招商还制定了优惠政策,对各国商贾来齐经商,免征一次税。提供食宿等优惠条件;(《轻重乙》)记载:天下商贾归齐者若流水。优惠的政策环境,极大地调动了国内商人和国外商人从事贸易的积极性。
管仲在政治改革的作为有三个方面:一是总目标明确:富民、富国、强军、霸诸侯、王天下。相当于今天我们所讲的建设超一流的国家。管仲是高才大略的政治家,他在向齐桓公推荐五大臣和抒发政治抱负的谈话雄心勃勃:治齐,此五子足矣。将欲霸王,夷吾在此。(《韩非子·外储说左下》)在周王室一统天下时候,一个诸侯国宰相就敢于提出霸诸侯王天下,具有大政治家的超前思维。二是行政改革实行国野划分。西周本来就有国都和鄙野之别,但以前齐国没有实行。管仲主政后政治改革,把齐国分成国和野。其中,把国都划分为21乡、士居15乡、工居3乡、商居3乡。每五家为一轨,十轨为一里,四里为一连,十连为一乡。对于野,以三十家为一邑,十邑为一卒,十卒为一乡,三乡为一县,十县为一属。全国共有五属。设五属大夫分别管理,并划分各级官员的职责范围,要求他们兢兢业业,不许荒废政事,不然处以刑罚。每年正月向桓公汇报述职。三是政治体制作了重大改革。建立了丞相首辅责任制。《管子·君臣上》有记载说:制令传于相,事业程于官。国家的重大决策都必须出自丞相,下级长官直接对丞相负责,丞相对国君负责。这就突破了以往集各种大权于国君一人的君主专制体制,实行丞相负责制。是管子的一大建树。
管仲的丞相负责制建立后为了实现富国强兵的总目标,又进行军事改革。史称作内政而寄军令:就是把居民的组织和军队的编制结合起来,行政组织与军事组织相统一,是管子的独创。(《管子·小匡》)记载:制五家为轨、轨有长;十轨为里,里有司;四里为连,连有长;十连为乡,乡有良人;五乡一帅。利用这一行政系统建立军事组织,五家为轨,故五人为伍,轨长率之;十轨为里,故五十人为小戌,里有司率之;四里为连,故二百人为卒,连长率之;十连为乡,故二千人为旅,乡良人率之;五乡一帅,故万人为军,五乡之帅率之(《管子·小匡》)。军政一统的体制建立后,管子就从严治军练兵;以能打仗打胜仗为建军目标强调军事教育和训练。乡有行伍,率长则其制令,且以田猎,因以赏罚,则百姓通于军事矣(《管子·小匡》);通过军事训练,士兵必须熟练三官、五教、九章和十器,即熟悉金、鼓、旗等指挥信号,按照信号要求训练和行动,在各种天气、地形条件下作战,并能够熟练掌握各种兵器。利用农闲时以狩猎为野外训练的形式,提高军队的互相配合协调能力。同时,管子强调改进军队的武器装备。聚天下之精材,论百工之锐器,春秋角试以练,精锐为右,成器不课不用,不试不藏(《管子·七法》)。军队受过严格的训练,再装备精良武器,这样,齐国军队在作战时就能够战之能胜,所向无敌。
管子管理思想中,对人事和社会制度改革也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管子提出了崇贤尚功、选贤任能的原则和办法:明主之择贤人也,占勇者,则试之以军;言智者,则试之以官。试于军而有功者,则举之;试于官而事治者,则用之。故以战功之事定勇怯,以官职之事言愚智(《管子·明法》)。国中慈教、聪慧、拳勇出众者,由乡长推荐试用,称职的委任为吏,任用称职的还可以晋升,直到晋升为上卿助理。选贤任能以政绩为标准,突破了世卿世禄制,扩大了齐国人才队伍的来源。管子实行的人才制度成为科举制度的开端。同时,管子礼法并重,以法治国的思想也是政治史上实行以法治国、法治社会最早奠基者。世界范围内首先提倡以法治国的理念在中国历史上管子是首倡并实行者;在世界法治史上管子是最早的以法推动改革、以法推动经济发展的大政治家。
齐桓公称霸,是管子改革的巨大成果,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骄人业绩显示出中华智慧的无穷创造力。管子当之无愧地登上了中华历史名人排行傍并站在第一位上。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励精图治、继往开来,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篇章。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就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总目标凝结实践经验、着眼未来发展,揭示了改革的方向,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目标相适应,相衔接,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引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强调的是基本制度的坚持和完善,既涉及经济基础,又涉及上层建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建国6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带领全国人民长期奋斗的根本成就,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与时俱进的发展着的社会主义。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要求我们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更好地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生机活力。
近年来,国内外有些舆论提出了中国现在搞的究竟还是不是社会主义的疑问,有人说是资本主义,还有人说是国家资本主义、新官僚资本主义。这些都是完全错误的。我们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最根本的就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它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了鲜明的中国特色;既破除了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又抵制了偏离和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科学社会主义强调,社会主义必须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石,必须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必须以无产阶级政党为领导核心,必须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必须坚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必须以人民当家作主为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必须坚持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和体制机制。30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中一路走来,集中体现了这些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实践上理论上没有丢掉老祖宗。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力的集中体现。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创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首先应加强顶层设计、从战略上谋划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是一个制度系统,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个领域,必须从总体上考虑和规划各个领域的改革方案,从中央宏观层面加强对治理体制改革的领导与指导。要站在国家和民族根本利益的高度,超越部门和地区利益,进行全局性的统筹规划,挣脱既得利益的束缚。其次,以促进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改革是为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如果偏离了改革的正确方向就完全偏离了改革的航向。改什么、不改什么,应紧密围绕总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等,现在不能改,今后仍然不能改。再次,破除官本位观念,消除官本主义流毒。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主法治取得了重大进步,民主、自由、平等、公正等现代核心政治价值日益深入人心。有权就有一切的官本位观念与官本主义流毒在现实中还大量存在,在一些领域和地方官本位现象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全面深化改革,把破除官本位观念列为改革的重要任务,要求党员干部破除权力崇拜,牢固树立公民权力至上的观念并在制度上将官员的权力关进笼子里。最后,全面深化改革要依法而行。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进行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要求我们不断推进治理能力建设,善于运用制度和法律治理国家,不断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水平。全面深化改革要依法进行,首先是改革的决策和行动必须符合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要求,必须讲究正当程序;决不可牺牲法治理念,决不可违背宪法法律基本原则。其次,改革的主持人也要依法行事,自觉接受法律监督、有敬畏法律之心,使重大改革于法有据、有序进行,需要得到法律授权的重要改革举措,要按法律程序进行。第三,全面深化改革的成果要及时用法律制度加以巩固。从深化改革的成果巩固方面,要把成熟的改革成果和成功经验及时总结提升,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通过改革解决法律规定中不合理的问题,通过修改法律再纳入法律里面,在面上推开,进一步减少工作的随意性,增强规范性,保证公开性,为落实改革要求提供法律保障。
管仲是中国历史上的春秋第一相。齐国称霸是管仲全面推行改革的结果。管子管理思想是管学资政的宝贵结晶,管子思想是中国历史上发生社会大转变时期凸显的伟大中华智慧。我们要以史为镜,深入学习并借鉴管子管理思想蕴含的中华智慧,跃马挥鞭全面深化改革,早日实现伟大中国梦。
[作者简介]
(张绍良,湖北省襄阳市委党校教授,安徽省管子研究会特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