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学期刊
当前位置: 首页 > 管学期刊

总第38期 最早与湖州结缘的名人一一管仲

来源:安徽省管子研究会    时间:2020/4/7 9:25:18


最早与湖州结缘的名人一一管仲

  

湖州这块宜人居住的江南清丽之地,在公元前700年时管仲经商、政治避难,隐居在湖州长达十年之久。管仲在春秋早期成功佐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霸,40年担任齐国仲父宰相和霸盟大宰相(相当于国内联合国秘书长)。他的历史功绩在于:在东周春秋初,诸侯虽无独霸天下能力,但皆蠢动欲灭周天子取而代之,而周王朝实力还沒完全丧失殆尽,势必引起天下大乱,他审时度势用霸权维护王权治于内乱,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是他用约法结盟制衡争取百多年和平,成为法家典范和鼻祖。因此孔子尊称管仲中国历史第一人。当然管仲被后世称为出现在公元前800200年轴心时代,与亚里士多德、释迦摩尼、苏格垃底、孔子等尊为撬动世界的轴心人物,不用说是举世闻名的第一先贤。

管仲出生在安徽颍上,从小与鲍叔牙结为发小,鲍家富管家穷,管仲少年失父与寡母相依为命,鮑叔牙是中国历史上知人善荐的谦谦君子典范,他与管仲一起经商,利润分配时让管仲多拿点钱,因为管仲要抚养母亲。他与管仲一起参军打仗不计较管仲临阵脱逃,因为管仲是个孝子,老母的生存是管仲的最大的心结。因此管仲当上宰相时曾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叔牙,他们的友谊在中国历史上成为楷模。全国各地有好几处管鲍分金的古迹,都借以宣扬鮑叔牙礼让管仲多分润金的故事。但是中国历史上货币起源于战国时期,春秋早期还仍把铜作为金,而且普通商人分金、藏金都是极秘密之事,无需当事人之外知晓,何必设此分金处彼分金处,把私相授受之事弄得天下皆知?从湖州西塞山之栖贤山的分金岭、分金台、分金路,及古碑管鲍二公分金处得知分金有着其他意义。

管仲约三十岁的时侯,由鲍叔牙介绍给齐王当上了公子纠的老师,鲍叔牙也做了公子小白的老师。不久老齐王驾崩,大公子当上了皇帝称齐襄公,齐襄公品行很坏扬言要杀掉纠、小白两个弟弟以绝夺位之忧。管仲与鮑叔牙商量后,扬言带两位小公子去宋、莒国避难,其实他们直奔经商时看中的湖州。当时他们认为湖州水碧山青、物产丰富、气候宜人乘一舟可达各处,是个隐居的极佳去处,现在大难临头湖州是避难的首选之处。他们周密地几经辗转来到湖州,选中西门栖贤山梅家村住下,当时他们连召忽至少有五个男人住在一起,虽号称经商和教书不免引人注意。于是管仲思想要想长期隐居下去,料理和保护好两位公子非娶妻开户不可。管仲和鲍叔牙也到了男大当婚的年龄,经人介绍管仲欲娶梅家村梅春花为妻。为了保证至少有一位公子的绝对安全,管仲与鲍叔牙要拉开距离分居二地,鲍叔牙选中溪南鮑山居住,两地舟行只须一个时辰。分别前管鲍在栖贤山上一席长谈,下山后将宫中带来的财物二一添作五,鮑叔牙乘棹东去,给人以各奔东西之感。从此栖贤山有两公分金之典,至今有分金岭、分金台、分金路古迹。清湖州太守吴绮有一首《游栖贤山》诗:高山淡若阴,春风动林薮。我来问寒条,倚楫龙溪口。山路平可驰,梅花拂我首。濛濛雪色中,风香互先后。十里无停骖,马上劝行酒。我闻管仲父,栖迟在此久。古迹不复寻,飞英落金斗。

管仲隐居栖贤山多久,约齐襄公当政的整整九年半时间,正合吴诗:我闻管仲父,栖迟在此久。之句。公元前685年齐桓公小白拜管仲为宰相,同年夫人梅春花病逝,暗合栖贤山梅家女有与管仲同甘苦之德,无共享荣华之命的流传之语。公元前645年管仲病榻论相后逝世,后200年齐国田常作乱,管仲后裔投奔远祖母舅之地栖贤山居之,才有元代赵孟頫《管公楼孝思道院记》:按〈吴兴志〉齐管夷吾之后,有避地于此者,人因名其地曰栖贤,今乌程栖贤山是也。其裔散处郡邑,迄今不绝,吾妻仲姬所自出也。湖州栖贤山因管仲隐居而称栖贤,管族因历尽政乱战乱后世不兴仕政,故管姓默默无闻至今,只有赵孟頫夫人管仲姬因夫荣封魏国夫人,书画技艺受夫熏陶称卫夫人后第一人,创水墨梅竹一派而称鼻祖。

管仲在湖州隐居之地被历代视为隐逸胜地,唐代张志和在此吟有《渔父子》名词、南宋胡仔在此著有《苕溪漁隐丛话》,李结在此绘有《西塞渔舍图》。栖贤山一带也被佛教称为妙喜佛国,梁武帝542年在金斗山建妙喜寺,南宋绍兴初正堂明辨禅师创建仙顶寺。这都是随名人管仲与湖州结缘而来的效应,永垂湖州史冊。

 

[作者简介]

(辛 文,浙江湖州市科协研究员,安徽省管子研究会特邀研究员)

上一条:总第38期 李庄插队纪略续      下一条:总第38期 中国梦的理论建构与管子治国思想的当代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