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安徽省管子研究会 时间:2020/4/7 10:45:09
略论《管子》在中国经济思想史中的地位
陈保中
【摘要】《管子》是一部先秦时期集中反应管子思想的重要著作,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之一。《管子》原有八十六篇,保存到现在的有七十六篇。此书包罗万象,是研究先秦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等的重要史料文献。在存世的七十六篇《管子》中,大量的篇幅涉及到经济问题方面。其体现的经济思想历来被学术届重视,尤其是近十年间,大量关于《管子》一书中经济思想的成果问世,笔者试图在各位同仁的基础上总结《管子》一书中反映出的先秦经济思想,把握当时经济发展脉络以探讨《管子》一书在中国经济思想史中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管子》;管子;经济思想;先秦;
现存的《管子》七十六篇中共分为八类:《经言》九篇,《外言》八篇,《内言》七篇,《短语》十七篇,《区言》五篇,《杂篇》十篇,《管子解》四篇,《轻重》十六篇。其中三分之二的篇幅涉及到了经济问题,二分之一的内容是对经济问题的专述,可以说《管子》是先秦诸子百家中少有的如此大量的研究经济问题的文献。胡寄窗先生评价它是一本伟大的经济巨著恰如其位。此书论及了先秦社会经济问题的方方面面,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等各种经济形态。更包括了管子的理财、消费、分配观念。这些经济思想形成了一套独立的经济系统,其全面性反应了先秦时期我国经济思想的发达程度。
一、《管子》的成书背景
西晋之前,文人学者们对于《管子》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著名政治家管仲所作深信不疑,但之后有学者做了大量对《管子》的考证研究工作,有人指出《管子》一书并非管仲自己所写,而是后人假托管仲之名所写。如朱熹曾说过《管子》之书杂。管子以功业著者,恐未必曾著书梁启超也曾对《管子》进行过研究工作,他认为:《管子》皆先秦作品,非后人伪造者可比,很可以用作研究春秋、战国时事的资料。;笔者认为管子是先秦时期的作品,书中保留了有大量管仲相齐的史实记载,是以齐国历史以及管仲为背景所作。基本反映了管子其人的大部分思想,此书中反映的经济思想更是可以看做是先秦经济思想发展的代表。
二、重农贵粟的农业经济思想
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大变革时期,顺应时代潮流《管子》的经济思想就是为了反映封建君主,地主阶级的立场而产生的。其主张国家推行重农贵粟的政策以保证农业的发展,维持国家的稳定以及强大。《管子》中存在大量重视农业生产的记载,如《小问》篇中记载,管仲在回答齐桓公问怎样才能使国家富裕的问题是答到力地而动于时,则国必富矣。这也是就是表明管仲认为用心努力耕种土地,合理及时安排农时,国家就能够富裕;又如,《治国》篇中提到:王天下者何也,必国富而粟多也;夫富国多粟生于农,故先王贵之。意思也就是称霸天下必须要国富粟多,而这些都是来源于农业,所以先王很重视农业。诸如此类的论述在《管子》一书中大量出现,同时《管子》中也提出了一系列农业组织管理方面的思想,如君主要亲农务,顺民之功力,以养五谷《立征》篇中也提出了要设立司空、司田等管理农业事物的农官。这些鲜明的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特点,而重视农业不仅使齐国不断的强大,也对我国古代国家经济乃至社会政治产生了十分巨大的影响。其后历代王朝无不把农业放在第一位来重视,视为国家的根基。
三、通轻重、重视商贾的国家经济中的作用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商业经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尤其在管子所在的齐国,沿海多山泽的优越地理位置使其相对于其他诸侯有的更加发达的商业。同样的工商业经济思想是《管子》一书中关于经济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书中反映了很多中国古代重要的工商业经济思想,对后世影响颇大。管子重视商业在国家社会中的作用,在《轻重》篇中,有记载到:万乘之国,必有万金之贾;千乘之国,必有千金之贾;百乘之国,必有百金之贾。也就是说国家的强大必须要有相应规模的商业存在。管子认识到了商业在国家经济运行中的重要作用万物通则万物运,万物运则万物贱,万物贱则万物可因矣。《管子》不仅重视工商业的发展,同样也一定程度的肯定工商业者的地位以及在国家中的作用,书中把工商业、手工业者列为四民之中,说道: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也,四者国之本,犹柱之石也。《管子》一书中同样提出了很多保护促进工商业发展的措施理论,如管子强调市场的重要性,在《乘马》篇中说道无市,则民乏矣因此管仲相当重视市场的设置,《揆度》中说到百乘之国,中而立市。可以说管仲学派关于市场功能及市场设置的思想,是我国最早的市场理论同样《管子》主张使工商业者聚集而居处商就市井以便于他们了解市场信息也可以使手工业者更好的相互学习,提高技艺。《管子》在我国工商业经济思想中的另一个突出贡献还表现在重视对外贸易的重要作用,《轻重丁》篇中有论到:善为国者,守其国之财,汤之以高下,注之以除疾,一可以为百,未尝籍求于民,而使用若河海,终则有始,此谓守物而御天下也。从这可以看出管子认为对外贸易可以增长本国的财富。针对此《管子》中提出了许多政策来发展对外贸易,其一为重视引进外资,其二为重视出口,换取外资。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管子》中对于工商业的论述非常之多,其中有价值,对我国工商业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也不胜枚举。
四、《管子》中的货币政策及其思想
《管子》中关于货币思想的内容也非常之多,在我国古代货币经济研究著述中,此书涉及的全面性无能出其右,它包括到了货币的起源、货币的职能以及货币调控的措施等各个方面。《管子》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货币职能的概念,但是对于货币的职能在多篇幅中可以看的出来,《管子》中把流通手段看做是货币的主要职能,《国蓄》中说到:黄金刀布,民之通施也另外货币也具有支付手段的职能如《立政》篇中提到黄金一斤,值粟八石在对货币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管子》中提出了一些货币政策来调节社会经济以使国家富足强大,其中重要表现控制货币的发行权,《国蓄》篇中有人君铸钱立币,民庶之通施也。另一方面《管子》中认为国家应该通过货币调控物价,如《山至数》篇中有:岁丰五谷登,五谷大轻,谷价去上岁之分,以币据之,谷为君,币在下,国币尽在下,币轻谷重。&这是反映了国家利用货币提高农产品价格以促进农业生产的措施。《管子》的另一个重要的货币政策是实行国家放贷支持农业生产,《巨乘马》篇中记载有春耕时,国家资子之币《国蓄》篇记载春赋以敛增帛,夏贷以收秋实。是故民无费事,而国无失利也。通过国家放贷的方式使得没钱的农民免除民间高利贷的盘剥,一方面保证了不误农时,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国家的收入。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来看,《管子》中关于货币的理论在我国古代史绝无仅有的,这些货币学说以及货币政策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提倡适度的消费管理思想
因为《侈糜》一篇的存在,多数学者在谈及《管子》的消费思想时,首先反映上来的概念便是《管子》是主张奢侈消费的”其实不然,《管子》中体现出的消费观念既不是人们认为的奢侈的消费观念,也不提倡过度的节俭消费,而是一种适度的消费思想,管子崇尚节俭,但在一定条件下也主张奢侈羞愤以刺激生产。《禁藏》篇中说道:适身行义,俭约恭敬,其唯无福,祸亦不来亦;骄傲侈泰,离度绝理,其唯无祸,福亦不至矣。又如《权修》篇中记载地之生财有时,民之用力有卷,而人君之欲无穷,以有时与有倦养无穷之君,而度量不生于其间,则上下相疾也。从中以上两则中我们可以看出《管子》把节俭当成一种美德和正确的消费观念加以提倡。另一方面管子也主张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不能过分的节俭,如《侈糜》篇中提出:兴时化若何?莫善于侈糜。在《乘马》篇中辨于黄金之理则知侈俭,知侈俭则百用节矣。故俭则伤事,侈则伤货。俭则金贱,金贱则事不成,故伤事,侈则金贵,金贵则货贱,故伤货。从中可以看出《管子》是辩证的看待消费方式的,这种辩证的看待消费是《管子》消费思想的重要特色。同样,《管子》的消费经济思想至今仍然有着十分有益的借鉴意义。
五、“富上而足下”的分配思想
《管子》一书在中国经济思想史上的另一个重要的贡献在于他的分配思想,《管子》中不仅揭示了社会分配过程中的不公平问题,分析了分配不公平产生的原因,也提出了很多解决收入分配不公平的措施途径。首先,管子看到了先秦时期存在的大量社会分配存在差距的情况,《治国》篇中记载:今为未作奇巧者,一日作而五日食;农夫终岁之作,不足以自食也。而产生这种情况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人的差别,《形势解》篇中提到:人惰而侈则贫,力勤而俭则富,贵而不骄,富而不奢,行理而不懒。故能长守富贵。二是市场因素的作用导致的,《轻重甲》篇中记载:故贾人乘其弊以守民之时,贫者失其财,是重贫也;农夫失其五谷,是重竭也。显然《管子》认为市场经济的作用可以形成有钱的商贾之人更容易在社会分配中占据有利地位。基于以上认识,《管子》中提出了贫富有度,富上而足下的分配原则,管子反对所谓的甚贫或者甚富,更反对分配差距过大,一旦社会分配差距过大,会造成法令之不行,万民之不治的严重现象,显然这是不利于国家的稳定统治的。为解决分配不公平的现象,《管子》中提出了很多社会保障措施,如《幼官》中写道:再会诸侯令曰:养孤老、食常疾,收孤寡。《五辅》篇中写道:养长老,慈幼孤,问疾病,吊祸丧,此谓匡其急。衣冻寒,食饥渴,匡贫窦,资乏绝,此谓振其穷。这些切实可行的社会保障措施同样对于今天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综上,我们通过《管子》一书可以看到,它记载了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其农业、工商业等经济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其关于货币、消费、分配的经济理论思想更是在我国古代典籍中鲜能见到,可以说《管子》一书是研究我国先秦社会经济的重要文献,《管子》所反映出的经济思想在我国经济思想史中的地位不言而喻。
[参考文献]
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上册)[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288
黎靖德:《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七[M].北京:中华书局,1977:663
梁启超:《古书真伪及其年代》,见陈引驰编校:《梁启超国学讲录二种》[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147
宋玉顺.《论<管子>的工商业思想》[J].《管子学刊》1994年第4期
赵麦茹,韦苇.《<管子>生态经济思想及其对当代的启示》[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作者简介:陈保中,安徽大学历史系历史文献学2012级研究生)
上一条:《管子》廉政理论研究 下一条:《管子》的政治思想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