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学期刊
当前位置: 首页 > 管学期刊

总第47期 毛泽东与哲学社会科学——学习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的讲话》之三

来源:安徽省管子研究会    时间:2020/4/21 16:29:12


认真学习《讲话》精神,增进理论文化自信

 

毛泽东与哲学社会科学

学习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的讲话》之三

                       管岩

习近平同志在《讲话》中所指出的:毛泽东同志就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社会科学家,他撰写的《矛盾论》、《实践论》等哲学名篇至今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他的许多调查研究名篇对我国社会作出了鞭辟入里的分析,是社会科学的经典之作。

首先,毛泽东是爱学习、善学习的典范,毛泽东思想也是爱学习善学习的结晶。毛泽东身为党和国家的领袖,无论是在戎马倥偬的艰苦岁月,还是在建国后日理万机的繁忙国务工作之余,始终坚持读书学习。铭记来路,不忘初心。一九三八年一月十二日,毛泽东给时任延安抗日军政大学主任教员的艾思奇写信说:我没有《鲁迅全集》,有几本零的,《朝花夕拾》也在内,遍寻都不见了。后来,毛泽东终于获得了一套一九三八年八月,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在上海编辑出版的二十卷本,紫红色封面,黑色书脊,每册封底、封面的上下角都是黑色的布料包裹的编号为第五十八号的《鲁迅全集》,从此,毛泽东就和这套珍贵的《鲁迅全集》相伴相随,形影不离了。尽管当时战事繁忙,毛泽东总是忙中寻闲,挤时间在低矮简陋的窑洞中持卷秉烛阅读,有时顾不上吃饭,有时忘记了睡觉。毛泽东说,孔夫子是中国古代的圣人,而鲁迅是中国现代的圣人。晚年毛泽东写道:解剖自己严于解剖别人,我的心与鲁迅是相通的。

毛泽东是一个愿意当马克思主义者,而且会当马克思主义者的学习的个案或范例。

第二,毛泽东的教导和毛泽东思想的光辉不可磨灭。毛泽东一生善于思考,勤于动笔,著作等身。他的那些原理性经典性教导,尤其不可忘记。譬如毛泽东这样一句著名的、也是大众熟知的教导:

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党的领导地位和马列主义的基础地位,这两个地位不可动摇。这句话抓住了事物的本质,通俗易懂,简洁而深刻,提出了立国和发展的两大根本原则,也是新中国及其社会主义社会的两大支柱,涵盖上层建筑方面和意识形态两大领域,至少具有三层排他性内涵:

一是党是事业的核心领导力量,我们的民族、国家、社会和人民必须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二是党本身及其所领导的事业,首先是路线、方针和政策都必须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三是与上层建筑密不可分并为之服务的意识形态,包括思想理论必须基于马克思列宁主义。这里面还有两个隐含的原则,就是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和正确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合理性。这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理论创新和巨大贡献,是毛泽东原创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是具体化的毛泽东思想。但是在抽象化、符号化、形式化理解、诠释毛泽东思想的语境下,这些原则和原理恰恰可能会在全面、准确的名义下被任意割裂、各取所需,而使得完整的原则和原理边缘化或被遗忘。

毛泽东的著名的两个地位理论及其实践是密不可分的。比之坚持党的领导的艰巨性,马列主义的基础性的建立更具有挑战性。

第三,铭记来路,不忘初心也是毛泽东的性格和毛泽东思想的本质。新中国建国以后,毛泽东带领党内一班秀才不断研读《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联共布党史教程》、《哲学小辞典》等前苏联的经典教科书。

19655月,毛泽东重上井冈山前,在长沙请陈伯达、艾思奇、胡绳、田家英、关锋商讨为马、恩、列六本书写序言,自己为《共产党宣言》写序言。要懂得或者研究文革,应该重视1965年春夏毛泽东重上井冈山这一段史实。有学者认为,毛泽东重上井冈山而将井冈山精神加以重新梳理,对其晚年的政治生涯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毛泽东追思来路,不忘初心的做法是非常具体的,体现在他对井冈山革命三点基本经验(艰苦奋斗、支部建在连上和士兵委员会)的概括,也类似于借助哲学思维的炼金术,提炼从而配伍一剂适合于新中国党和国家治理的新药:实行党一元化领导,要永葆党艰苦奋斗本色,党和国家要建设自下而上的大众民主监督机制。(参见马社香《前奏》,当代中国出版社,北京:2006年)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毛泽东亲自布置出版了《鲁迅全集》、《十批判书》、《红楼梦研究》等一大批社会科学类图书。为扭转我党真懂马列的不多的现状,号召全党全国学习理论,开出列出几十种马、恩、列、斯原著,要求自学为主、读原著为主,认真看书学习,弄通马克思主义。在走遍祖国大江南北巡视调查研究时,每到一地总是下车伊始问志书,已经成为标准的毛式;规矩。要求全党同志读一点哲学,读一点政治经济学,读一点历史,读一点文学和逻辑学。终其一生,都手不释卷。

腹有诗书气自华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毛泽东从田间走来,以并不显赫的学历,却创造了很多大学者难以望其项背的思想、文化和学术成果。他以理论指导实践,身体力行,领导党和人民改天换地,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在世界人口第一大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让人民当家做主,使神州大地焕发勃勃生机。

毛泽东立德、立功、立言,做出同时代人才难以企及的丰功伟业,博得广大人民群众的爱戴,成为世界级的杰出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战略家。一个人的一生,要取得这样的成就,除了具备一定客观条件和时势因素,还需要个人勤奋好学、博闻强记、以及在哲学社会科学方面著书立说的主观条件配合,而毛泽东正是具备了这样难得的主、客观条件,所以中国出了个毛泽东顺理成章,并非神话。然而,中国由此开始奉献给世界的,正是不折不扣的东方神话。

 

上一条:总第47期 管子语录(文白对照)      下一条:总第47期 管子治国理政之道的当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