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学期刊
当前位置: 首页 > 管学期刊

总第48期 浅析经济新常态下《管子》轻重理论

来源:安徽省管子研究会    时间:2020/4/22 14:50:14


  

浅析经济新常态下《管子》轻重理论

  韩振标

中国古代几千年的封建社会是高度集政治权利一身的社会,在这种社会背景下,经济必然依附于政治,封建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政治地位就必然会对经济进行干预,因此,国家统治者对经济的态度主要是政治干预而不是自由放任。《管子》轻重理论第一次提到了宏观调控,符合时代的要求所以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管子》轻重理论中的一些思想与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思想不谋而合,对于发展当今的经济很有借鉴意义,也有些思想与新常态下的经济相违背。

一、消除贫富对立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经过了几十年的高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空前的提高,然而我们也面临着新的矛盾,就是穷人太穷,富人太富。尽管过去几十年我们一直在努力地消除贫富差距,但是我们会发现,虽然太穷的人已经少见,然而其代价却是富人又变得太富。这依然是一种不健康的社会状态,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中国的富人真的已经富到了能吓你一跳的程度,而这些人在邓小平同志所说的先富带动后富方面,做得实在不够。于是,我们只能眼睁睁看着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却无可奈何。

《管子》轻重理论认为,要想巩固封建政权,最关键的是消除贫富之间的尖锐对立:夫民富则不可以禄使也,贫则不可以罚威也。法令之不行,万民之不治,贫富之不齐也。然而造成贫富不齐的主要原因,是富商大贾的兼并活动。要想打击富商大贾的兼并活动,国家就要把流通领域里的轻重之权控制在手,这样就可以摧毁富商大贾得兼并势力,消除贫富对立。而且过去富商大贾拥有的大量商业利益也可以转归国家所有,从而增加国家财政收入。轻重理论的这种思想对于消除当今社会的贫富差距,达到共同富裕有着非常深远的借鉴意义。

二、突出聚财思想

    轻重理论认为,物价的变化受国家法令的影响,因此,国家可以利用法令调节物价,使其有利于国家,为国家取得收入。比如,国家从富商大贾哪里借大量钱财,然后下令百姓有粮食一律不准出卖结果,市场粮食供应减少,粮价上涨:谷坐长十倍,于是国家就用涨价的粮食折钱偿还借富商大贾的债款,这样,就可以使富商大贾白白遭受损失,而国家却因而取得了一大笔货币。

这种思想的实质就是国家利用政权的力量,采取强硬的经济手段直接用政权干预市场买卖活动,操纵物价。在当今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国家也同样利用政治手段干预市场经济,对关乎民生的物品像粮食直接干预,这种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市场经济的不足。

三、加大对外贸易

《管子》的作者们对贸易非常的重视,在国内贸易交往的问题上曾一再提到万乘之国必有万金之贾,千乘之国必有千金之贾。《管子》虽坚持商无废利,但对于投机商人的趁机兼并却防范的不遗余力。《管子》的作者一直想限制贸易所得,以至于不过分超过农业收入。但贸易收入总是很多的,故不惜采用提高农产品价格,向富商借贷以及其他各种方式来延缓或阻碍贸易对农业的兼并。对于对外贸易《管子》主张关几而不征,市鏖而不税或者是征于关者勿征于市,征于市者勿征于关。《管子》将关看作是外财之门户,故要能虚车勿索,徙负勿人,以来远人。对外国商人更有优厚待遇,但不可否认的是管子在某些时候将对外贸易依附于政治军事目的,从而使外贸丧失独立性。《管子》提出了两个非常有名的原理谨守重流的守泄原则,这一原则把吸引外国物资进口作为外贸的第一原则,认为吸引外国物资泄出是瓦解对方国力的最好办法,而对于本国的粮食和战略物资则要守住,以保存本国经济实力。第二原则则是可因者因之,可乘者乘之的因乘之术,即在外贸活动中寻找对方的弱点或困难,甚至通过搞阴谋诡计给对方造成错觉和困难,以取得控制支配对方的轻重之势。然而为了利用外贸达到其政治目的,《管子》主要利用价格战术,在一般情况下国内价格须与国际价格水平相适应,天下高则高,天下下则下。在要鼓励进口时须天下下而我高,在要奖励出口时须天下高我下。这种做法倒有点像国与国之间的倾销行为,贸易不管是国内贸易或是国际贸易它总是在一定的市场上进行的。《管子》对市场的认识也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他认为市场的作用在于互通有无,可以解决百姓的物资缺乏,市场是决定商品贵贱的场所,市场可以治乱,市场自身不能生产商品,市场为财利聚集之所,市场可以刺激生产事业。

然而在当今社会中,我国对外贸易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在对外贸易中,我国始终保持互惠互利的原则。这些年从我们的生活中间可以感受到,称为农民工的劳动者,他们的收入是翻了倍的。当然这对企业的影响也非同小可,但企业在这过程中间,劳动用工成本上升的同时,实际上也是一种压力和动力,促使他们更多地考虑技术、工艺升级换代,更多地注重在提高人力资本质量的同时,通过创新开创局面。而在实际生活里边,劳动力成本上升带来的是什么?是低端劳动者收入提高,就是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在低端就得到了体现,他们的收入芝麻开花节节高,越来越有奔头,整个社会从原来的低收入阶段,现在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又在进入中高收入阶段,我们未来的愿景是希望能够一路发展到高收入阶段。劳动力成本上升是不可逆转的一个过程,所以我们要寻找新的比较优势。我们现在已经更多地注重高水平地引进一些东西,不是再简单的大路货式招商引资, 而且是开始努力大规模地走出去。中国综合国力提升以后,注重在创新点支撑下有亮点地走出去,以高铁为代表,我们的领导人现在不光是在亚非拉,就是到了欧洲,到了美洲,照样会推介我们的高铁。这一种高水平引进来, 大规模走出去,新常态之下,同步发展,当然会带来一系列新的问题,怎么样掌握好,怎么样在这个过程中间真正把我们新的比较优势形成和发挥好,是很现实的重大问题。在对外贸易中我们所关注的不仅仅是财富的顺差逆差,更多的是走出去。

四、扩宽消费理念

    轻重理论在消费理念上主张奢侈,而不主张节俭。消费上的侈靡,可以促进生产。官僚贵族的服装流行皮衣皮帽,山林居民就会全力以赴打猎以获取兽皮。消费得越多,提供这些消费品的生产部门的发展就越迅速,这显然有利于经济的繁荣。反之,消费上的节用,则会使生产随之萎缩。同时,统治阶级奢侈消费,就要用大量金钱去购买这些消费品,这些金钱就会从统治者手

中转入从事生产的劳动者手里。“大夫散其财物,万人得受其流。”使贫民生产者受益,为他们开辟谋生之路。在灾荒年头,这还是救济灾民的一项重要措施。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这种消费理念就无法立足。我们现在强调的是生态消费、理性消费,消费和发展的过程中都要注重环境的保护。我国的消费呈现排浪式的特征。“老三件” “新三件” 这种当时人民生活中最看重的三大件,经历了排浪式的替代。老三件”、“新三件” 排浪式的消费过后,又有升级版的私家车、住宅,还有现在仍可看到余波的旅游(包括出国旅游),其中组团的旅游就带有排浪特征。我国曾有到某一国外目的地的旅游会出现几百人甚至上千人的旅游团, 其排浪特征非常明显,比如从开始的“新马泰” 再到后来的欧洲旅游。但是到了现在,中央作出判断是排浪式消费基本结束了。比如我们看到出国旅游现在更加推崇的是有弹性的个性化设计,小团组,一个家庭或者一些比较亲密的朋友,以不大的规模、多样化的设计来形成各种具体的安排。不像过去那样了,一下子来一个简单的模式,有一个信息出去,多少人就踊跃参加。这样的模式趋于个性化、多样化, 符合经济体发展的普遍规律。从一个具体角度来看,生活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越来越表现的就是与众不同的个性。消费方面这已变成了主流,表现在各种各样的一般消费品,耐用消费品,特别是大家所看重的前沿上的一些消费形式上。这样的阶段显然对我们的新常态,提出了一系列的新的要求。

环境承载力达到或接近上限的局面,要求我们在新常态之下推动绿色、低碳、循环经济新方式,要找到节能降耗的长效机制,找到动员全体社会成员、所有企业,在经济手段为主的调节之下,从自己的利益出发自觉去节能降耗的一套制度安排和机制。新常态之下很多的改革正在发挥作用,以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来推进节能降耗。

因此,在与环境和谐共处的大背景下,我们要调整自己的消费习惯、消费行为,逐渐促使大家更认同于低碳化的生活,产生种种新的合理消费习惯。这样一来,从企业到居民,能够在总体来说接受这种变化,又可以引入这种经济手段为主的新常态长效机制,去推进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发展。

《管子》轻重理论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是有经济价值,值得推崇,有些伟大的理论在现代也是值得借鉴的。然而,经过几千年的沧海桑田,时代在变化,理念在变化,《管子》有些经济理念已经不能顺应时代潮流。因此,对《管子》轻重理论我们要理性择其有用的之处而学之。

 

【作者简介】

(韩振标,颍上县农村基层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安徽省管子研究会会员)【【】】【】

上一条:总第48期 《管子》的生态经济思想对当代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下一条:总第48期 浅析管子政兴废与顺逆民心的论述